与历史从“新”对话——“穿越•良渚”古原、陈展辉作品展在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开幕
2017-03-27 10:57:55 鲍霞
开幕式嘉宾合影
2017年3月26日下午,艺术家古原、陈展辉作品展在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开幕。良渚文化艺术中心执行馆长张炎,展览学术主持、国际策展人顾振清,参展艺术家古原先生等在现场先后致辞。未到场的著名评论家王林、参展艺术家陈展辉通过视频为开幕式致辞。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井士剑、王羽天及林中江,浙江省文化产业学会执行会长汪骥等艺界友人参加开幕式。
良渚文化艺术中心执行馆长张炎致辞
展览学术主持、国际策展人顾振清
参展艺术家古原
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大屋顶”
杭州万科良渚文化艺术中心被称为“大屋顶”,由日本建筑家安藤忠雄设计。续着今年艺术中心樱花集市的热闹,古原和陈展辉的展览作品有的带着樱花的灿熳,有的又诠释了当代对良渚、历史思考,将灿烂凝结成艺术思维的对话。
开幕式形简意赅,艺术评论家、独立策展人顾振清先生在致辞中说:“我认为‘穿越•良渚’是一个跨界的行为,艺术家跨入到历史、考古这样一个文化人类学的谱系,去思考比现实更深远的问题,这是艺术家对中西两大文化谱系的一个深入思考和比较。”
“古原的作品是非常感性自由的,有一种很雅致的曲调;陈展辉的作品显然比较理性、单纯,这两个不同取向的艺术作品放在一起,我觉得有很好的对比。”展览学术主持、艺术评论家王林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现场作品:陈展辉装置作品
“这次我用我的凹凸来连接古原老师和安藤大师的对话。非常高兴能在杭州安藤大师的建筑里,策划这样一个跨越古今、跨越时代、跨越国界、跨越文化的一个‘穿越’展。”参展艺术家陈展辉在视频中说道。
现场作品:古原《神域良渚》之一
现场作品:古原《穿越》之一
记者现场采访了古原老师,来听听他作为创作者的一些看法。
记者:您对良渚的印象是什么?
古原:它是中华文明的文化底蕴,最打动我的是:它的图腾、符号,比如说“鸟”,雕刻地非常漂亮。在那么久远的时代,没有任何铁器工具的时候,那个时代的工艺能雕刻得那么漂亮。
记者:您也深受国画艺术的熏陶,觉得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有什么区别吗?
古原:我觉得绘画是每个人的心境和心态,没有什么固有的传统与现代,其实是每个人追求的艺术学养和自己习惯的不同,我没有觉得非要把它分类为多大多小。“传统的”和“现代的”都有他们的情感和情怀,艺术家怎么挖掘自己的情感和情怀,这个很重要。
记者:它是挖掘方式的不同?
古原:对,其实创作手法都一样,是表现形式不同,但传递的是每个人不同时期的情感。
记者:看您很多作品是素描和色彩结合的?
古原:这就是我说的技巧、技法怎么都可以用,我用素描、油彩……不管什么,只要能看到我们表现出来的是什么就行。
记者:您的《穿越》系列是用综合材料,底部是用一些报纸、照片,再用色彩覆盖。
古原:它是一种历史痕迹、记录,是把一个时代的历史痕迹穿越到现代的的结合。我们通过今天现有的符号去看历史,再从远古看今天,这是不同时代、不同情感、不同人的状态的理解。
记者:您旅居美国很长时间吗?
古原:很久了,在国外进行交流学习。最后还是感受到:我们要完成一个东方的、自己民族语言的(艺术),才有价值。
展览现场
鸟的形象,在欧美可能是天鹅、希腊罗马文明对禽类和鸟类的幻想,在中国它可能变成了“朱雀”、“凤凰”的幻想。古原的这次的展览作品,很多运用了丰富的良渚玉鸟、鸟的化石、古代鸟类的素描解剖图元素,并用具象的素描与更抽象的色彩组合。
“当他把这些形象叠压和并置在一个画面的时候,形成的是对解释我们这个世界的西方文化谱系的怀疑和批判”——“这样一个知识体系是否真的能覆盖我们现在的生存现实……他所批判的是中国地理大发现以来,引进中国的这种全球的进化论、博物馆和博物系统”。顾振清先生提纲挈领地阐释了古原作品中的批判性思考。
“这是一个全球巡展的计划,选择了良渚文化艺术中心作为首站。通过这样的巡展,将良渚文化带向全球,我想是几位文化人所向世界传递的一个信息。”此次策展人温雅女士说。
据悉,展览持续到4月16日。
(责任编辑:邹萍)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