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特色小镇 谨防“急进”中的“走形”

2018-06-01 09:28:57 未知

特色小镇要注重生态、文化功能与产业的融合。

  南晓

  2016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以下简称“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提出“到2020年争取培育1000个特色小镇”,各地随即掀起一股特色小镇建设潮,特色小镇也因此成为许多房地产商的目标。随之,特色小镇建设是否“一哄而上”、是否会成为下一个炒作市场的质疑之声也开始响起。

  在特色小镇的开发培育过程中,确实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的倾向,今年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也围绕特色小镇的建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大方向“向好”但仍需管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发展,推动一批具备条件的县和特大镇有序设市,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

  “国家三部委提出要做1000个特色小镇,去年已做了100多个,因为其资源禀赋比较好,能树立标杆。但中国的整体发展,仅靠这些特色小镇还不够。”全国政协委员、住建部原副部长齐骥表示。

  目前,住建部已公布127个首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各省市也密集出台了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有的提出计划建设100个,有的则达到200个。面对特色小镇建设热,国家发改委很快发布了《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坚持产业建镇,防止照搬照抄、一哄而上。

  “特色小镇还需大力发展,这个方向没有错。”住建部总经济师赵晖表示,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大部分省份没有一哄而上,少数省份将发展目标定为100个甚至更多,不过也是先行规划、分批进行。不可否认的是,在特色小镇开发培育过程中确实有一些不健康的倾向,目前住建部已经开始约谈,不过这只是少数。

  “主要是要提醒地方,规划数量过多的省份要注意数量问题,同时要防止特色小镇房地产化,另外,要注意产业培育。对发展过程中一些不太健康的倾向,要予以管控。”赵晖透露,住建部后期将召开相关会议,明确特色小镇建设的底线。

  “一定要选有发展条件的,不是所有的小城镇都能发展起来。”赵晖表示,小城镇发展是有规律的,不能盲目追求大规模,规划、设施建设规模要予以控制。部分省份在这方面做得不错,在门槛上也设置得较好。

  “我国当前建制的小城镇有两万个,这正是地方政府引入民间资本的良机。”齐骥认为,我国大城市的很多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异越来越小,但小城镇、乡村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需要补齐短板。

  “当前民间投资仍在增长,但增速萎缩。一个不可回避的原因是,民营资本很少能找到一个新的、供不应求的领域开展生产,要么投资无路,要么没有稳定预期收益的项目。”齐骥表示,让民营资本参与到小城镇的建设中,正好是“买的碰到卖的”,社会资本若打开这个渠道,可以形成双赢。

  资金方面,赵晖表示,住建部已经和国家开发银行达成合作协议,下一步和商业银行也会有合作。此外,住建部正在搭建一个信息网络平台,即将对外开放,让小城镇、企业、银行都能够在平台上进行交流接洽。

  警惕新一轮房地产“圈地运动”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徐钧健指出,试图以“流水线”生产方式大规模地造城、造镇的计划,明显违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也脱离了我国的国力和国情,需要予以高度关注。

  民建中央在今年两会上提交了《关于高质量推进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提案,而徐钧健也带来了“关于特色小镇建设不能搞运动”的建议。民建中央提案指出,要把握小镇创建节奏,分梯度逐步推进,避免平均主义和“摊大饼式”推进,集合资源要素,重点建设示范小镇,尽快发挥引领作用。

  “培育1000个特色小镇,约占全国总数的5%,大体是合适的。但是,50%以上应该在广东、浙江和江苏等经济发达省份,而不应平均分配。”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沈迟表示,特色小镇不是炒作房地产的借口。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李铁强调,培育特色小镇需要时间,应更多把行政权限下放给特色镇,让其根据当地特点自主支持创业,而不能对特色小镇提出时间上的硬性要求。如果3年就要建成,很可能结果就是面子工程。沈迟也表示,如果把特色小镇建设当成政绩,不考虑基础,最后可能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真正好的小镇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持。

  同时,李铁认为,更要警惕打着特色小镇旗号复制过去的产业园模式,搞新一轮房地产热。“现在除了一些旅游、文化特色小镇外,绝大多数还在复制过去三、四线城市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一方面低成本招商引资,一方面开发房地产进行补偿。这是很可怕的信号,不仅会带来新一轮房地产热,还会导致产业发展的瓶颈和危机。”李铁表示,实体经济需要较低的创业成本,一旦房地产商进入,成本大幅提高,小镇特色就很难实现。

  在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看来,特色小镇不应被曲解成房地产的“圈地”项目。“特色小镇建设与单一的房地产开发完全是两回事。后者往往将特色小镇包装成一种纯粹的卖点,进而为自己搞开发盈利铺路,不考虑村镇本身的发展需求。单一的房地产开发并不能解决乡村建设的难题。”

  朱鼎健为此提出综合产业的概念,“一个项目形成上下游衔接的全产业链,比如第一产业种葡萄,第二产业做葡萄酒产品,第三产业做葡萄酒节和旅游参观,去带动周围整个片区的发展。”他表示,如何能让村民不要背井离乡、跑去大城市找工作,而是回乡创业,是特色小镇建设要思考的命题。“要让当地百姓享受到特色小镇的红利,成为最终受益者。”

  避免“一刀切”改造

  “目前,特色小镇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民建中央提案中指出,部分地方政府和小镇创建主体对特色小镇内涵认识不深、定位不明晰,产业定位同质化,特色不鲜明。

  针对特色小镇“一哄而上”的现象,徐钧健建议,政府应设立特色小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如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指标、长期就业岗位数指标、GDP和GNP指标、单位面积土地产出指标、公共服务能力指标、绿色生活环境指标、消费者主观评价指标等,科学、客观地评价特色小镇建设水平。

  提案还将目光投向了政府引导规划。徐钧健建议,应建立特色小镇建设综合服务体系,如政府规划指导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体系、产业分工配套协调体系、环境保护和公共服务体系等。“各地历史文化不同,特色小镇产业定位也不同,建设综合服务体系也需因地制宜。”民建中央提案则建议引导地方科学做好特色小镇规划,注重旅游、生态、文化功能与产业的融合。

  在《切实升级我国村、乡、镇地区规划及建筑设计管理的建议》提案中,朱鼎健表示,要将绿色、生态作为特色小镇规划中的硬性指标,循序渐进,试点先行。“特色乡镇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首先把好新建关,还要科学布置乡镇修复工作,各地要避免盲目建设、操之过急,避免过度和大规模的拆改重建,避免‘一刀切式’改造。”

  近年来,加入特色小镇建设队伍的房企数量日渐增多,其中不乏多元产业的深度开发,一定程度上为升级当地产业、改善片区就业做出了贡献,但也有不少“圈地者”搞非科学的规模式开发,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适得其反。

  如何让生态理念贯穿在乡镇规划建设的各个环节,让绿色环保成为特色小镇的显著符号?朱鼎健建议,可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在特色小镇建设中让规划先行,由国家及各级省政府层面主导,并由各级规划及住建部门组织邀请规划专家,充分利用自然、文化、乡土等资源,对一乡一镇做好规划。

  在产业选择上,“特色小镇产业基础要扎实,且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徐钧健说,“如果随便拿些名目和产业‘套’进特色小镇,过段时间就没了,人口集聚随之而散,将是很大的资源浪费,一旦搞不好,后患无穷。”

  民建中央提案中也指出,特色小镇建设要坚持差异化发展,对地域相近、产业相同、定位相似的小镇择优选择,避免同质竞争,要在细分领域占领制高点。以“补短板”思维,优化产业生态圈,打造特色产业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责任编辑:刘倩)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