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内美静参——黄宾虹山水画展”浙江美术馆开幕

2017-03-30 12:22:16 郑成航

黄宾虹 玉泉纪游图轴

  3月29日,“内美静参——黄宾虹山水画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繁花似锦的春日西湖边,又迎来了一场宾翁的画展。

  然而,欣赏黄宾虹的画,历来都是有门槛的。看惯了馆外的碧水青山,再来到黄宾虹的画作前,面对满纸黑压压的水墨山水,难免不惊讶于宾翁的脑洞。在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也有“南黄北齐”之说,但相较于白石老人的雅俗共赏,黄宾虹就有些曲高和寡的意思了。难怪在他弥留之际,曾预言五十年后才有人能看懂他的画。如今,半个世界已经过去,我们能读懂他的画吗?

  其实,黄宾虹的画也并非一开始就是“黑”的。他出生于浙江金华,老家在安徽歙县,自然而然地受到了“新安画派”的影响。早年的黄宾虹得力于李流芳、程邃,以及髡残、弘仁等,但也兼法元、明各家。新安画派疏淡清逸的画风对黄宾虹的影响终生的,在六十岁以前,他的画作都是典型的“白宾虹”。

  六十岁以后,黄宾虹曾两次自上海至安徽贵池,游览乌渡湖、秋浦、齐山。江上风景甚佳,他起了定居之念。贵池之游在黄宾虹画风上的影响,便是从新安画派的疏淡清逸,转开学习吴镇的黑密厚重的积墨风格。以此为转机,黄宾虹开始由“白宾虹”逐渐向“黑宾虹”过渡。1928年黄宾虹首游桂、粤,画了大量写生作品。六十九岁那年,黄宾虹有巴蜀之游。这是他绘画上产生飞跃的契机。其最大的收获,是从真山水中证悟了他晚年变法之“理”。

  与齐白石的“衰年变法”类似,在亲历了辛亥革命、清朝灭亡、军阀混战之后,在经历了中国时局变化最频繁的岁月磨难之后,晚年的黄宾虹入蜀之后大彻大悟,开始以打点作皴,逐渐形成了我们所常见的“黑宾虹”的风貌。

  七十岁后,黄宾虹的画作兴会淋漓、浑厚华滋;喜欢以积墨、泼墨、破墨、宿墨互用,使山川层层深厚,气势磅礴,十分挺拔。所谓“黑、密、厚、重”的画风,正是他逐渐形成的显著特色。这一显著特点,也使中国的山水画上升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黄宾虹曾说过学习传统应遵循的步骤:“先摹元画,以其用笔用墨佳;次摹明画,以其结构平稳,不易入邪道;再摹唐画,使学能追古;最后临摹宋画,以其法备变化多。”黄宾虹所说的宋画,除了北宋的大家外,往往合五代荆浩、关仝、董源、巨然诸家在内。

  完成“黑宾虹”的转变后,黄宾虹又进行“水墨丹青合体”的试验。用点染法将石色的朱砂、石青、石绿厚厚地点染到黑密的水墨之中,“丹青隐墨,墨隐丹青”,这是受西方印象派启发,思以将中国山水画两大体系(水墨与青绿)进行融合的一大创举。

  终于,在南归杭州后,看到良渚出土的夏玉而悟墨法,将金石的铿锵与夏玉的斑驳融为一体,画面的朦胧融洽更接近江南山水的韵致,笔与墨一片化机。“江山本如画,内美静中参;人巧夺天工,剪裁青出蓝。”或许从黄宾虹的这首诗里,我们能隐约感觉到他画中的玄机。在他看来太极起于一点,墨法才是真正的关键。也许在他的画作中,大千世界的山山水水已经幻化成了层层叠加的墨点,它们不具备绚丽夺目的色彩,却蕴含着一种活生生的生命元气。

  “乱花渐欲迷人眼”,五色也能令人目盲,此时的你,正需要一场黄宾虹的画展,感受草木山川浑厚华滋的“内美”。

(责任编辑:王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