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雕塑家的生存现状
2017-04-13 20:22:52 未知
7、8月间,各种主打青年艺术家的展览纷纷举行。近日,一个以“新雕塑”为主题的展览在北京开幕,作品创作者大多是80、90后雕塑家。这些青年雕塑家的生存状态如何?连日来,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进行了探访。
“青年艺术家一定代表着希望。”在艺术品经纪人伍劲看来,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虽然目前“并不是特别成熟”,但其实这些作品“展现了新思路的萌发,是新鲜事物刚刚开始的(状态)”。
他指着身旁展出的一件艺术品告诉记者:“就像我手边的这个‘蘑菇’,它就是一个研究生的毕业创作。将来会怎么打开,我们不知道,他(艺术家)自己也不知道。”
伍劲说的“蘑菇”是曾良超的雕塑作品《迷。城》,曾良超今年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这件毕业作品的主体在展厅中被吊在半空,残缺的预制板上站满了木质的蘑菇,一束光通过预制板中间的孔洞照下来,落到地上仅有的一只蘑菇上。
曾良超告诉记者,自己用蘑菇替换了人的概念,“作品上的(蘑菇)有胖的、瘦的、高的、矮的,就是在暗示形形色色的人”。在他看来,和预制板上的蘑菇不同,那只在地上的蘑菇带有一种理想色彩。“虽然不入大流,但它是一个新生的、脚踏实地的东西。希望它是一个不一样的个体,同时能保持很完整的自我的状态。”
他觉得,这只蘑菇的状态其实就是艺术家应该具备的。“毕业了,马上要面对社会,如果一直保持艺术家的状态是融入不进去的,也有一些妥协的地方吧。但妥协归妥协,自己的那一份纯真还是不能丢的。”
事实上,这件作品其实也源于曾良超自己心中的纠结,一种“理想和现实间的纠结”。尽管他希望自己能有机会成为一名全职艺术家,但也不得不考虑现实问题。毕业后,他进入了四川一所高校任教。“我现在有家,我也有父母要养,爸妈为了让我长大、读书,他们付出很多,我不可能一味去追求我个人的梦想。艺术家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也有家庭。
和任职高校相比,成为一名艺术家意味着收入不稳定,并靠售卖自己的雕塑作品维持生计。
今年研究生毕业的李艺浓也有着类似的困惑。即便是她在清华美院的研究生同学,也因这样的现实问题,毕业后少有人继续从事雕塑创作。“一些人去了事业单位,还有一些回老家了。我是毕业后还在继续创作,他们(同学)都说我挺勇敢的。”她告诉记者。
曾在四川某高校任教的吴玥坦言:“一般来说,每个班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人),会像淘沙一样、阶梯似地消失。比方说雕塑系每个班有20多人,可能刚毕业的时候一个班有15个人从业,5年以后只有5个人从业,10年以后他们班可能就只有1个人从业了。”
曾良超提供的数据更为细致。他本科的几十个同学目前还在从事雕塑行业的只有四五个人。“四五个人里还在做创作的就我一个,别的都是跟雕塑相关的,做一些城市雕塑,纯粹是挣钱。”不过他表示,这种情况在行业里“很正常”。
2006年就已经毕业了的闫磊并没有考虑过太多现实问题,而是一路追寻自己成为雕塑家的理想。他也时常回忆起自己刚毕业时的经历。毕业后,闫磊来到北京给艺术家做助手。因为“一直想做自己的创作”,做了不到两年,就毅然决然地出来做自己的工作室。
“当时各种条件都不允许,租的工作室不太好,也没有展览邀请,经济来源基本也没有,心里很苦闷,有点受不了。” 闫磊告诉记者,大概毕业6年后,“作品逐渐开始有比较好的面貌了”。到现在,闫磊基本可以以雕塑创作维持自己一家的生活、工作。
他认为,这种毕业后纠结于理想与现实间的状态是几乎“每个艺术家都会有的”。
已经在北京雕塑圈里摸爬滚打了十年的张弱也是一名专职雕塑艺术家。平日里,他会在租下的工作室中“做一些创作实验”。
但同时他也告诉记者,自己的这十年其实“一直在创作和生活的拉锯之中”。“我觉得我作品的产生就是来自于现实和理想的冲突。”
张弱曾做过一个叫《热狗》的作品。他在一个工业暖气管的一端加了个狗头,另一端加了个屁股。“头就象征理想的部分,屁股就象征肉体生存的压力。它们两个互相拉扯,就像一个腊肠狗一样,中间的暖气管是可以发光发热的。”
“为什么人类还在一直进步呢?因为有很多很多年轻人通过自己努力去追求理想,在追求的过程中他们就会拉扯、撕裂身体,跟暖气切片是一样的,是会发光发热的,会给这个社会带来一些能量、热量。”张弱说。
(责任编辑:李璞)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