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N3 Gallery | 清流:品格镜鉴与美学的重申 冯良鸿

2017-04-21 11:46:26 未知

  策展人:戴卓群

  艺术家:段建伟、冯良鸿、马树青、邵帆、谭平

  展期:2017年4月8日——2017年5月30日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区706北三街 N3 Gallery

  艺术家冯良鸿

  1962  生于上海市

  1983  毕业于上海工艺美术学校

  1989  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1990  旅居纽约

  2006  回到北京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艺术家的个人生活观,与其实际创作有多大的关联?通常,这是一个供街头小报杂志写来给读者消遣的话题。然而在冯良鸿这里,两者之间确实有一种重要的关系,因为他给予自己足够的自由来酝酿绘画情绪,以求创作过程能变成自然的、未经计划的流动。仔细考量之下,这种油然而生的、不拘一格的创作过程,乃是冯良鸿作品最关键的层面之一。

  冯良鸿在画笔落下之前并不怀有观念。他的作品产生于绘画的过程,产生于艺术家与画布之间的对谈。那是一种随兴而至的对谈,有提问且有回答,又可比作一场主题严肃却汤汤流动的、带有诗性美感的交谈:诗人间的交谈。

16-5-7,50x200cm,布面油画,2016

  格哈德·李希特(Gerhard Richter)尝言:“我的绘画比我更聪明。”冯良鸿亦相似,他不认为自己比作品高明一筹。绘画者与绘画的互动,以及每一次落实于画布上的效果都是试验,偶尔令他惊奇。

14-10-8,布面油画,200x190cm,2014

  他作品的气息可以从诗意转化为诡异的忧郁,但那不是真正的忧郁,毋宁说是艺术家想象忧郁的怡悦之思。既然他的作品不悲亦不喜,便没有判断式的感伤意味。它们同样也没有忧郁的涵义。但有趣的是,作品因颜料的化合与元素的即兴构成而产生个人化的记号,其中每一个都各有性格,人们会根据独属于自己的解读方式与之观照。

  因此,冯良鸿的油画可比作回忆的各种程序,它们遵循某个节奏、仿佛不招而至;又可以比作思想过程的边界及其实现。这个推论是通过仔细考量那些不断自我重复的元素而得出的:它们产生于艺术家的美学标准,但是很可能最终源自人类心灵的内在程序。

16-5-3,布面油画,200x190cm,2016

  一般而言,艺术品印记着艺术家念兹在兹的物事。日常的问题与思绪停留于我们的无意识层面,不曾进入有意的考量。但是不能完全否认来自无意识的影响。而且在观看某人的艺术作品时,也可以有多少属于意识层面的聚敛精神、专注思考。一幅优秀画作带有某种速度、一些欲辨难辨的强烈瞬间。艺术家的工作便是隐去个人思想的痕迹,让观众看到强烈的效果而不辨缘由。

作品红13-2,布面油画,250x200cm,2013

  由于其作品对他个人生活的深刻影响,冯良鸿视绘画为生活的同伴,像孩子,又像感情深厚的朋友。然而自从冯1980年代初步入画坛以来,他的作品便带有一种共同特征,明显来自他作为艺术家的个性成长,来自他绘画语言的演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当观众览毕冯良鸿三十年来的艺术以后,大约能在芸芸各家中一眼辨认出他的手笔来。

  冯良鸿的绘画对观众开放了解读权。它们可以从迥然不同的观点来审视,而且不把观者领入某一特定的思路。由于艺术家本人的痕迹不复可见,它们作为完满的艺术品而存在,隐藏着艺术家的个性,邀请观众反客为主地添上自己的情感和诠释,而不是指引诠释之途。完成一幅作品以后,冯良鸿便把它彻底地交托给别人去感受了。就此而言,冯的绘画相当于翁贝托 ·艾柯(Umberto Eco)所描述的开放的艺术品:让观众能够接通自己的思路,保持敞开,成为催生其他想法的土壤。

  节选自《一场持续的对话——冯良鸿:作为终生事业并超出寻常准绳的绘画》亚历山大·格林姆  撰文,郑远涛 翻译

展览现场

(责任编辑:罗书银)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