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就此别过——刘鼎与韩东”双个展开幕

2017-05-05 18:33:33 未知

   “就此别过——刘鼎与韩东”双个展于2017年5月4日至6月25日期间,在798艺术区魔金石空间举办。

  这是又一次自我认识和自我理解的尝试。这个展览的主角是两位交往近二十年的朋友,自认识以来,两个人第一次有机会在同一时空里重现各自创作轨迹中的片段与痕迹。这并不是说这两者之间有任何必然的联系,多年以来,他们并不在同一城市里生活,也不在同一领域里实践,实际上少有交集。中间有好多年甚至鲜有联系。

  两人的再次相遇是近几年的事情,当年的少年已近不惑,当年的青壮年也早已中年。在刘鼎的创作起步阶段,他就认识了韩东,由此结识和接触了许多文学领域的人与事,通过诗歌和文学写作的视角开启对世界和现实的感知和描述,虽然表达的平台始终是在艺术领域之中。2015年应伊斯坦布尔双年展的邀请,刘鼎第一次创作了31首记录和思考其所面临的政治现实的诗歌作为参展作品。当然他不会自称为诗人或作家,但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文字一直以来都以各种面貌隐藏或现身于他各个阶段的作品之中。

  多年以后,刘鼎常常谈起的是每到傍晚时分到韩东工作室会合,一起和他的朋友们去吃饭的情景……还有他们经常光顾的黄埔路上的稻香楼餐厅。九十年代末,韩东主持当时活跃的文学期刊《芙蓉》,曾请刘鼎在杂志中担纲策划过一年有关当代艺术的栏目。韩东对于创作进行审视和剖析的欲望和自觉接近偏执,对于写作本身践行的是修行般的克制和严苛。很自然地,这种对于创作的信仰深深植入刘鼎的实践之中。我们难以判断刘鼎对于文学天然的亲缘关系究竟是否源自其曾经立志从事写作但受现实阻隔而从医的父亲。但在成年之后从艺的历程中,韩东是一个榜样、是一面镜子,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同仁与对话者。他们共享着与创作有关的种种秘密,也都乐于不失时机地揭示解码的途径。

  2013年韩东出版了诗集《重新做人》,这是他的第三本诗集。诗集中收录了他自2002年至2011年以来的诗歌作品 ,在这十年中,韩东经历了诸多人生的变故。这些诗歌讲述的都是与他有关的人和事:亲爱的母亲、这些年、致曹旭、圆玉、五月、我们坐在街上、一种平静、一只棕色沙发、劝酒、自我认识、小巷里、下雪了、一些人不爱说话、愤怒、总得找点事情干、友谊宾馆、绿树、红果、卖鸡的、菜市场、扫墓兼带郊游、小街上的大树、夜游某山庄、电梯门及其他、黝黑的太阳……这些题目朴素节制,直指人心,连给它们加上书名号都显得多余。2002年,他在《这些年》中写道:

  这些年,一个朋友死了

  但我觉得他仍然活着

  一个朋友已迈入不朽

  那就拜拜,就此别过

  我仍然是韩东,人称老韩

  老韩身体健康,每周爬山

  既不极目远眺,也不野合

  就这么从半山腰下来了

  韩东的诗让人感受到一种决绝,随时准备将自己置身绝境,或与所有作别,但绝对不是一种过激的反应,而是清醒的自觉。

  2013年,在伦敦泰特美术馆油库举行的一个研讨会上,刘鼎受邀演讲,介绍自己的创作。在这次演讲中,刘鼎创作了被他命名为“弱表演”的表演形式的作品《伴随》。在作品中刘鼎首次尝试制造一个以缺席的方式在场的现场。刘鼎扮演了好友刘先生,这位刘先生在刘鼎无法到达演讲现场的情况下与研讨会的策展人进行了一场通过翻译在语言上的转译而开展的对话,评述的恰恰是刘鼎自身的创作。通过扮演他者,人为地制造我与自己的距离,曲折地到达对于自身的审视,其中包含着脱离自身的强烈欲望。

  1998年,韩东与好友朱文等独立作家发起一场名为“断裂”的行为,鲜明地表达一种不同的声音,与体制化的写作实践及其垄断舆论的恶习划清界限。这种没有保留的独立精神极具感染力。当年的韩东与今天的刘鼎年龄相仿。在刘鼎看来,他不免觉察出这场以与体制和与体制相关的各种人和事决裂为宣言的文学行为与韩东在彼时彼刻的个人处境和遭遇不无关系。在一定意义上,韩东决裂的是给予他压力的现实,是自身在成长过程中与周遭发生摩擦而引发的一次决裂。刘鼎很难不被这种决绝的精神所吸引,其根本是一种脱离时代的隐喻和企图,与社会、行业、实践和自身“保持古老的敌意”,早已印刻在韩东自己的诗句之中:

  无数次经过一个地方

  那地方就变小了

  街边的墙变成了家里的墙

  树木像巨大的盆景

  第一次是一个例外

  曾目睹生活的洪流

  在回忆中它变轻变薄

  如一张飘飞的纸片

  所以你要走遍世界

  在景物变得陈旧以前

  所以你要及时离开

  学习重新做人。

  ——《重新做人》,2010年

  关于艺术家:

  刘鼎现居北京,是艺术家和策展人。他的创作与展览实践从思想史的角度将历史与当代进行有机连接和多角度的描摹与凝视,以多重线索展开对中国艺术的主体性叙述。刘鼎曾参加过第14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第八届亚太三年展、第八届上海双年展、第三届新奥尔良双年展、第八届台北双年展、第二届广州三年展、第四届首尔媒体双年展等重要展览,并于2009年参加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馆。他的作品也多次在国内外艺术机构和美术馆中展出。

  他的作品曾经在英国泰特美术馆(2012,2013)、特纳美术馆(2008)、布里斯托 Arnolfini 艺术中心(2008)、奥地利维也纳艺术馆(Kunsthalle Wien,2007)、挪威奥斯陆 Astrup Fearnley 现代美术馆(2007)、巴西圣保罗国家美术馆(2008)、德国卡尔斯鲁厄ZKM新媒体艺术中心(2011)、瑞士伯尔尼美术馆(2016)、比尔 PasquArt 艺术中心(2008)、意大利都灵 Sandretto Re Rebaudengo 基金会(2006)、韩国首尔市立美术馆(2006)、美国旧金山 Luggage Store 艺术中心(2006)、西雅图 Frye 美术馆(2012,2016)、悉尼 4A 艺术中心(2017)、中国北京伊比利亚艺术中心(2008)、上海当代美术馆(2006)、广东美术馆(2003),广州时代美术馆(2011,2012)、红砖美术馆(2016)、日本广岛当代美术馆(2015)、台北市立美术馆(2012)、台北关渡美术馆(2016)、香港 Para Site 艺术中心(2016)和纽约 PS1(2015)等机构展出。

  自2011年以来,刘鼎与卢迎华共同策划了一系列展览:“小运动:当代艺术中的自我实践I、II”(2011,2013)、“偶然的信息:艺术不是一个体系,也不是一个世界”(2012)、“从艺术的问题到立场的问题: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回响”(2014)、“‘新刻度’与钱喂康:中国早期观念艺术的两个案例”(2015),和“沙龙沙龙:1972-1982年以北京为视角的现代美术实践侧影”(2017)等。他合作撰写与编辑的出版物包括《小运动:当代艺术中的自我实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小运动II:当代艺术中的自我实践》(Walther Konig,2013)、《偶然的信息:艺术不是一个体系,也不是一个世界》(岭南美术出版社,2012)、《个体经验:1989–2000年中国当代艺术实践的对话与叙述》(岭南美术出版社,2013)以及《暗礁:前传》(Bonnefanten 美术馆,2016)。

  韩东,1961年5月17生,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自九十年代起活跃在当代文坛,是中国最重要的先锋诗人之一,同时也是知名散文家、短篇及长篇小说家、剧作家和导演。

  著有诗集:《白色的石头》、《爸爸在天上看我》、《重新做人》、《他们》、《你见过大海》、《韩东的诗》;中、短篇小说集《我们的身体》、《我的柏拉图》、《明亮的疤痕》、《美元硬过人民币》、《此呆已死》、《韩东六短篇》;长篇小说《扎根》、《我和你》、《小城好汉之英特迈往》、《知青变形记》、《中国情人》、《欢乐而隐秘》(《爱与生》);电影剧本《在清朝》、《北京时间》、《爱你一万年》等。导演作品《在码头》。

  曾获刘丽安诗歌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长篇小说奖、高黎贡文学节主席奖、金陵文学大奖以及曼氏亚洲文学奖提名。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裴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