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稿】“顽主”林海钟:春有百花 无门慧开

2017-05-07 09:13:48 邹萍

林海钟

  视林海钟为“顽主”,因其既爱“玩”,也真“顽”。玩的是生活之趣味,顽的则是对大道的坚定。

  熟悉林海钟的人都知道,他爱玩,常是今日在这里喝茶,明日便去那处观鹤,他日则携友踏青。天真率然之态充溢在外,举措安闲而意绪蕴涵,风度可观。而他自己,也自觉做艺术需要闲情,“若是没有了这份逍遥,那么对事物的观察就会有所欠缺,所以我很喜欢陶渊明诗歌里的心境。”但“闲是很难的,既要有闲钱、闲暇,又要有闲心、闲情。”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认为林海钟“那笔常常有点心不在焉;那形仿佛要随时被抽解,又仿佛正在悄然地聚合。而正是常在无心处,显露出某些意存笔外的洒脱与飘逸。”确实,其作心物相忘,似为信手拈来, 实则妙用玄机,转迅间逸趣顿生,无论山水、人物、花鸟皆自成家数。他以笔墨默契造化,展现人文自然的山水画意,日积月累的研习和沉淀一目了然,并自觉回归传统,反拨以创新之名而进行全盘西化之实的画风,召唤出以宋元文人画为审美精神的笔墨,融诗意、书意、画意于一体,不只表现出远离尘嚣的淡泊之思,也自然流露出个人的胸中逸气。

  然顽,除却心绪,亦是一种生存状态。林海钟成名甚早,圈内圈外都有很多人想和他做朋友,却似乎亲近不了,其多年挚友、瀚阳艺术中心执行董事冯黎敏说他是“看着一脸天真憨态可掬,骨子里清高骄傲”。与其聊天,看似漫不经心,却字字珠玑,常有意料之外的收获。究其原因,皆因他真心对艺,无附加其他,纯粹至真,直指童心。

  观林海钟画,既有萧散简远的诗趣,又充满简率古意。以澹抒情,以闲写意,可谓室外车水马龙,山水云烟,室内山水清幽,云烟淼漫。他从未刻意拉开与古人之距,甚至似乎笔笔有出处,却自然而然地画出了自家品位。下笔断然,行笔流畅。“近年来,他的笔法出现一种新的迹象,像用硬笔速写一样的硬朗流畅,又不失清灵之气。”薛永年如此论。

  林海钟,号卧霞散人、林泉阁主人,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以书入画承古意,倡文人画风,亦重今人气息,认为以画悟道乃绘画之至高境界,虽重正本清源,但非学近人,而是借径发扬更古的宋人传统。其作萧散简淡,极具禅意,赋色之作则承唐宋遗意,代表作《墙》现藏大英博物馆,其带学生为杭州灵隐寺创作的大型壁画《济公行化图》及为国家博物馆创作巨型青绿画作《鉴真东渡图》等均为业界力作。当下,他的最新个展“春在枝头已十分”正在杭州黄龙饭店“西湖•山水•文化——艺术长廊”展出,六十余件书画作品涵盖山水、花鸟、人物和书法,如此多元的呈现,对常以山水画家示人的林海钟而言,无疑意义甚大。

“春在枝头已十分—林海钟作品展”开幕式现场嘉宾与艺术家合影(左四:艺术总监冯黎敏,左五: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林海钟

  “春在枝头已十分”个展中最重要的一件展品是本14开的《春有百花》册页,其诞生源于一首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宋代禅宗“无门禅师”的一首诗偈,述说了内心想望的自由心灵,同时扣合了心经所传达的“观自在”,有着雨过天晴后的清新透亮与盎然生机。这首诗偈对如何做人处世、安身立命做了很好的开示:人真正的快乐是什么?无非顺从内心,做自己喜欢的事而已。

  理虽简,却有多少人能做到?林海钟便是其中之一。 

“春在枝头已十分—林海钟作品展”展厅内景

  “好玩”的中国画

  林海钟绝非世人常认为之老学究,“很多人会认为画国画的是老先生,为什么?因为大家都觉得中国画是有传承的。当然我会花很多时间去研究传统,但人本身是鲜活的,对世界的关注肯定也是新鲜的,而优秀的人会更鲜活,因为活力与执着都超过常人。”

  林海钟爱生活,喜中国画,诗般生活是他追求的目标,“中国画其实很好玩。”他觉得中国画有意思的地方是可以容纳很多东西,通过诗文、书法、印章和装裱不断地加分。“一张画画好了,然后要想题什么样的词让它增色几分,盖什么样的印章,盖在何处,让它看起来更加雅致,或者更加活泼。装裱是最后一道添彩的工序,三分画七分裱,万万不可轻易放过。我们看画的时候首先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才能品到国画的妙处,体会到画家的用心,而不仅仅是随随便便地看一个图像而已。当然,最终决定一张画的依然是一个人的品格、品位,修养、修为。”

  他自认是躲在故纸堆里较多的人,却在绘画里面看到了世界,以及古人看这个世界时的状态。“因为我知道标准所在。”在他看来,世上无事不能接受,“比如我给学生讲课,我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在打盹,我觉得很开心,为什么?首先要知道为什么会打盹。人有昏沉的状态,这是身体的自然反应,疲惫就是要打盹,春乏秋困只是对这个世界发发呆。”在他看来,敏锐力和观察力不深刻,是画不出好东西来的,不够聪明,也不会灵光闪现。“昏沉的原因是什么?这是你要去面对的。”

  前几日,林海钟和学生们写小楷《黄庭经》,写了四个小时,中间只休息了10分钟,“这个过程中肯定会走神,你会发现是身体出问题了,姿势不对要调整,有些人写字写出了颈椎病,那一定不是写字本身的问题。”出现问题如何解决?“要调理,本来是关注写,然后关注身体,最后发现你的身体能够感觉到笔,最终再感觉到你的人,这个时候就有了关照心。文征明86岁的时候还写蝇头小楷,情绪稳定,一气呵成,他身体有多好!”知道问题出在哪后再对峙,“我的画有禅意,什么叫禅意?就是保持一种敏锐的状态,看起来深远,有联想,空间大,而不是画什么就是什么,画外能量很多,而且不可说。”

  今年年初,朋友约他去北海道看鹤,“我飞到北海道,零下30几度,那里全是仙鹤,然后来了一群天鹅,占领了鹤的属地,以前在我心中天鹅很美,但这次觉得它们很霸道,俗气顿生,毫无雅致。这种状态和当下的中国类似,宋朝时,全世界最美的是中国,中国最美的是杭州,现在只剩一个湖山,别的全部荡然无存。”回来后,林海钟本想再去福建、闽南,结果学校通知要上课,“一上课就要动笔画画,我很兴奋,春天到了,突然想起这首歌(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就把它写出来,学生让我先画,画第一张时恰好拿了锭墨,墨形是朵辛夷花,就这样开了头。”

  今年,林海钟对花有别样之感:“有些花是我在西湖边行走时所常看到的,有些来自平日读画时的感动。梅花是春节的时候学生来看我,带了很多,插在花瓶里,我也很有感受。以前很少画花,今年和花有缘,画了这么多花。看到桃花漂亮,但没画过,恰好在朋友家里看到了一套恽南田的册页,是机缘,就这样慢慢凑了12张。”他重经典,也重自然,自然还有机缘,“再看现实的花,就会想到古画与现实的过渡。”

  林海钟十分重视装裱,“我要做到的是作品本身的完成度,装裱是要呈现给别人看的,就要注重整体性。每一个环节都要讲究,才能让作品有一个更完美的呈现。”这次个展,装裱用的材料依然都是极好的:册页的封面用的是华贵典雅的宋锦,纸张是百年的日本老纸,墨则是明代嘉靖年间澹吟堂所制,册页内所用绢卡的颜色,也是林海钟亲自跑去厂里跟师傅商量调试出来的。而那张《松风阁诗意》更特别,画好后拿去装裱,原本说好要把边裁掉,结果裱后没有裁,林海钟就手绘了花纹上去。

《春有百花册页 》 17×12cm×14  纸本设色  2017

  传统是进入开阔和自由的捷径

  身处中国画漫长的历史轴线之中,林海钟不可避免面临着继承与发展的选择问题:如何面对过去,以及如何面对未来?

  对待传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和通道,林海钟是极为重视传统之人,“传统是让你进入开阔和自由的一个捷径。”他认为面对古人的智慧,我们不得不低头,因为浪费的时间太可惜了。在体悟真山真水的时候,前人作出了榜样。向古人学习,可以提高智慧,缩短正确认识壮丽山川规律的距离。“宋《林泉高致》云:山有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可行可望不如可游可居。观山水千里,可游可居者十不到一。此正可谓山水的绝胜佳处,这是古人的经验所在,对于后辈学者,只要去应证即可,相当直接和简单,无需从头做起。学习前人留下的丰富经验,也就是师古人,透过古人的语言和画迹可感知和触摸他们的心。而在山川的写生当中是否能有会心之处?当你被山水之美感动并与之有了契合,这种契合就是会心处。也许在某座奇峰异石上与石涛和尚相遇了,或者在深壑岩崖中的某棵古松下遇到了洪谷子,此类种种的会心,种种的契合,真是妙不可言。此刻你已经深得古人之心。”

  就具体路径而言,他认为首先要有信任之心:“首先要信传统,这很重要。现在大部分人还没明白传统好在哪里就先否定传统,其实,传统之所以能够被那么多人接受并流传到现在一定有理由,不能接受只能说明自身的浅薄,专业的人对他的专业一定极为了解。”我们留恋所见有限的山林,并在其中勤奋写生,青春流逝。此时此刻,我们也许有收获,然而因为有所收获,自我便开始膨胀,于是更增加了傲慢的心。我们走了弯路,浪费了时间却完全不知道。

  其次是客观面对:“‘传统’是极其丰富的,而且有多个面,如画山水就有很多家,每一家都有好的一面,你有很多对象可以选择。”

  最后,悟性不同,对峙的方法也不同:“入门的话我建议选心性相投的,比较亲近,一学就有信心,慢慢也就懂了,一定阶段后又要反过来找弱项,反其道而行之,最后是打通。比如有人手的力量很强,脚的力量不行,开始练手,后面炼脚,最后全身都好了。”

  徐建融曾如此评价他:海钟虽然迷恋于传统,执着于传统,但他并不迷信古人,而认为即使古代的名家,也有很一般的作品,有不怎么样的地方。当然应该是它的精华而不是糟粕,学它的在今天条件下有可能发扬的精华而不是没有可能发扬的精华。海钟的这一传统观,也是深得我心的。

  中国画三大品类里,山水最难,没学到十年不知道什么是山水画,没学到二十年则很难入门,但学会后则等于掌握了一定的通关秘诀,“你看我以前画山水,现在什么都可以画,没画过花鸟,却一画就成,《春有百花》是我平生第一套花卉册页。”

  世人常谓林海钟任性恣意,其实是忽视了他的坚韧与眼光:“我只做喜欢的事情,所以顺利,永远这么开心。”当然,“顺”并不是指没有经受过磨难,“我当然经历过各种困难,但都用自己的能量应对了,因为我知道自己的路在哪里。”

  清醒自己,也清晰艺事,人生之乐也。

《春在枝头已十分》  23×70cm  纸本设色  2017

《婴戏图》 18×17cm  纸本设色 2017

《松风阁诗意》 34×26.5cm 纸本设色 2017

《不忘初心》 45×28.5cm 纸本设色 2017

《水从天上来》   22×32.5cm   纸本设色   2016

《唐潭州龙山禅师偈》   23×69.5cm   纸本设色   2017

《梧园清夜图》   23×46cm   纸本设色   2017

(责任编辑:邹萍)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