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林霖:去体验一场“大开脑洞”的展览

2017-05-16 10:12:27 林霖

  前阵子看到一条新闻讲,截至4月30日,《速度与激情8》的中国内地票房已达25亿元,创造了中国大陆影史进口电影票房的新“神话”。很多人想不通,这种炒冷饭的“爆米花”电影,情节没有逻辑性、人物角色符号化、比之系列前几部作品而言无甚新意,更别提什么艺术价值,何以掠走25亿元的票房?其实答案很简单,这部电影看了很爽很刺激!无需费脑,满屏超级豪车、帅哥和美女养眼,为什么要和这些东西过不去?特别是在如今去影院已成为和吃饭一样,几乎成为生活一部分的当下。

  诚然,对视觉快感的追求,正是我们现在这个消费社会的“简单粗暴”逻辑。电影如此,而同为文化产业一员大将的艺术大展如今也难以免俗。2015年申城扎堆的几个“特展”引发的话题热议还未冷却,如今展览宣传的包装升级了,摇身一变成了“浸入式”——从前两年余德耀美术馆的“雨屋”到近期在展出的龙美术馆詹姆斯·特瑞尔(James Turrell)“灯光秀”展览,都是在新名词“浸入式”上大打噱头,当然这两个展览也不负众望,人气爆棚。

  这里不打算展开阐述什么是“浸入式”,因为这不是本文重点。重点是观众的想法,他们会为了什么买单?买单的不仅是付出金钱,还有时间。其实大多数观众的想法很简单:时髦、新鲜、刺激,有互动,而且可以不费脑就“Get新技能”,最后加上照片拍出来好看,可以刷朋友圈。

▲“血管”比喻身体的缺失和生命的流逝

  因此,在这样的风气之下,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下文简称PSA)的“身体·媒体Ⅱ”虽然同样主打“互动”,却因满满烧脑的“干货”而显得诚意十足。

  “身体·媒体Ⅱ”是对十年前也即2007年的第一届“身体·媒体”的延续。这十年,人类的科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人们对科技发达前景的态度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从十年前壮志凌云般的热切与期待,到十年后的今天或许更多地是一种忧思与谨慎。

  十年前的第一届“身体·媒体”展览设立的诉求是以观众的“身体”为载体,以“个人体验”为切入点,就“艺术”与“科技”的边界问题展开讨论,在展陈上以音频、视频的视听装置作品为主。而今天的这场“2.0升级版”,除了强调显而易见的互联网一代的元素和思维方式,也更强调“电脑游戏”的虚拟交互体验。由此,虚拟与非虚拟两个语境的叠加与消解,形成了令人着迷又迷惑的魅力——这或许也是当下很多都市人的写照。而艺术,不再仅仅是传递清晰的定义,或是扮演“温暖的鸡汤”角色、“宏大使命”的担负;如今,艺术显得多元而细腻化了,也变得更私密化、更电子化,对艺术的价值判断进入更难界定的层面。于是,PSA再提这一议题,是希望能够夺回因太多便利而正在慢慢退化的对时间、空间、宇宙的感知能力,并追溯我们的感官是如何被各种技术重塑的。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社交的“界面”——健康的,精心打扮的,迟缓的,活力的……身体是可以感知艺术的,也对作品的材质敏感,还会因他人的在场产生诸多反应。而我们的身体其实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我们对周围世界的看法,并进而影响我们的处世之道。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常常会和友人一起看展,然后可以一边看展一边聊天,聊着与眼前所见作品完全无关、甚至也和艺术无关的话题,通常是那些家常的琐碎和抱怨;这些话题,很多时候却影响了我们对这场展览的印象和判读。

  回到展览来说,“身体·媒体Ⅱ”的惊喜之处在于,并没有犯时下很多所谓“新媒体艺术展”的毛病——过于仰赖技术而炫技。正如展览的法方策展人理查德·卡斯特里(Richard Castelli)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所言:“差的艺术家会追随科技发展,也许他们会使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来创作艺术作品,但这些新技术也很容易变得过时。我希望艺术家能够超越技术的桎梏,有时候他们的想象力可能比科技的发展更早一步。”

▲《3D水阵》

  没错,想象力是艺术发展的活水之源,而身体力行则是将想象落地生根的载体。这个展览的展厅被刷成“黑盒子”,一个个黑盒子就是一个个项目,若有心静下心来去观看,会发现这些项目是非常幽默的,也是对我们想象力的一种启发。比如,蒂尔·诺瓦克的《大脑离心机计划》,用建筑学严谨的草图设计了各种天马行空、挑战极限的游乐场项目,他说“艺术就是对抗现实的努力”;生物艺术家贾丽拉·埃塞蒂利用修改基因的技术改造生命体的本质,同时也是为循环经济提供可替代的原料,可以说她的试验是拓展了农业发展的可能性。值得一提的是埃塞蒂曾发明了“防弹皮肤”(Bullet Proof Skin),谁会想到,“羊奶+蜘蛛丝”就会产生比钢铁还要坚硬十倍的物质呢?而将这种物质与人类皮肤相混合后,科幻电影中的“金刚之身”实现了!还有一件作品是3D打印的《水阵》,单看照片可能和前文所提到的“雨屋”颇像,但若亲临现场,会发现这“会跳舞的瀑布”是一种加入音频和震动装置从而能让你震动到头皮发麻的作品,策展人理查德·卡斯特里透露《3D水阵》其实在七年前某个展览就想做出来,迫于技术原因没法呈现,而现在因技术成熟了才通过这个得以实现。不过他更喜欢把这件作品看成一个“界面”——可以因地制宜制作不同外观的同一件作品,并且链接观众和作品。在这一艺术语境中,策展人并不是在摆放一个物件,而是在提供一个根据艺术家的蓝图所设计的参与“平台”。策展人不仅要理解这个“平台”是如何工作的,也要考虑到观众的参与度问题。

  这就到了最后要提到的很重要的一点:比起赶时髦的炫技,更重要的是如何把观众带到现场——这一点,今天似乎被很多人忘记了。“在场”,是可以见证历史的。这里想援引温普林回忆的一段话,他说有幸见证中国当代艺术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因为“恰好在场”,而这一金句出自他的恩师汤池先生,汤池曾参与过众多重大考古现场的挖掘,课堂上每每讲到激动人心的时刻,先生高亢的音调总会突然来个停顿,轻声言道:“当时,我恰好在场。”

▲ 阿部幸子在开幕式上的《剪纸》行为

  因而,我认为“恰好在场”对艺术的发生、发展是很重要的,有时候甚至对艺术史的建构有助推作用,特别是加入观众感官感知和体验的行为。如此番开幕现场的《上海时间》与《剪纸#21》的现场行为表演,会使我们对作品的发生、发展和最终呈现的结果有更直观而深入的理解。毕竟,再怎么炫技都是“好玩”,而“好玩”并不能成为一个艺术展览的追求。因为,大众并没有真正培养出对艺术的兴趣与审美。就像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同样在PSA的场地,大家趋之若鹜的并不是“身体·媒体Ⅱ”,而是它楼下的爱马仕特展——消费凌驾于文化了吗?或许,这又是言外之意的另一个话题了。而诸如《3D水阵》这类作品背后是有理论和数据支持的,但它最终呈现的效果仍是现场体验大过于理论探讨,并且是依托技术平台才得以实现。据说,此番展览有些作品还是因技术原因未能实现。也许在未来十年,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或许亦将大展拳脚。如此,我们有理由期待“身体·媒体Ⅲ”。但是,真正的艺术,是超越媒介的,只关乎人类的真诚与自由。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王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