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是外国人“不识货”还是专为“中国人定制”

2017-05-19 08:35:55 朱匡杰

  最近,又看到一条流失国外的中国艺术品,获得远超购买价千倍的高估价的新闻(详见本报4版)。这样的新闻,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熟悉!对价值毫不知情的所有者,意外发现珍品的行家,主角依旧是中国瓷器!于是,在机缘巧合之下,曾经家里普通装饰品变成了天价的艺术品,并进军拍场。

  回头看看近些年的报道,在2010年的时候,英国拍卖行上拍了一件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以5160万英镑成交,刷新当时中国最贵艺术品纪录,而这个瓷瓶,是一对中年英国兄妹在打扫去世亲人的房间时发现的。类似拍卖新闻不胜枚举,这样的器物确实经常拍出天价,而且,这些器物的买家,不单是最后的购买者,出现在现场的,也基本是中国人,这样的购买行为,往往还掺杂着爱国主义的情绪,被媒体广泛宣传,最后会在社会上引起截然不同的褒贬之论。只能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了。

  因为历史的原因,中国流失国外的艺术品非常多,这是不争的事实。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在全世界47个国家、200多家博物馆的藏品中,有164万余件中国文物,这其中不包括私人收藏,而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共有1000万件左右。从这样的大数据来看,海外拍卖中国艺术品的情况也是非常多的,人们也应当对中国艺术品的价值有相当的了解。但在类似上文的新闻中,当事人往往对身边器物价值判断严重失常,而“识货”的拍卖公司往往能一击即中,识得这些被埋没的天价艺术品。

  真的是外国人不识货吗?我想不是的,这些东西被收藏了这么多年,怎么可能完完全全被忽视,或许,这样的新闻,这样的器物,只是为国人“私人定制”的销售“套餐”。国人出门买回中国艺术品,还屡屡爆出天价,单从效益角度考虑,拍卖公司当然更倾向于把这些拍品推荐给富裕的中国人。而国人最看中的就是流传有序,传承可鉴,拍卖公司也会顺应行情,以本文开头的新闻为例,瓷瓶是收藏者19世纪30年代时从她的亲戚处收购得来的。你看,还是家族系的收藏!

  面对国外这样的“定制”服务,不得不说,他们的客户群定位相当准确。不过,还是希望这样的事情能少一些吧。毕竟,一颗为国家买回流失文物 的心就这样被利用,还是很不值当的。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王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