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讲堂3179期】唐红平:互联网时代审美意识的变化

2017-05-25 08:51:17 谭娟

  

  第十届四川互联网大会暨2016成都天府软件园年度高峰论坛现场(图片均有天府软件园提供)

  2016年12月3上午9点半,第十届四川互联网大会暨2016成都天府软件园年度高峰论坛在成都通威国际中心举行。来自互联网及艺术圈的10余位“大咖”共聚一堂,围绕“走进互联网美学黄金时代”这一主题,从互联网与美学融合的角度与创业者分享互联网行业的新逻辑、新趋势,带来激烈的“互联网美学”思想碰撞。成都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邱旭东,成都高新投资集团总经理许君如、成都天府软件园有限公司总经理何蕾出席大会并致辞

  作为国内首个专注于“互联网美学”的盛会,本届大会邀请到来自中国美术学院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台北故宫博物院、育碧、数字王国、天象互动、洛可可等著名美学学术机构及知名游戏企业的专家和学者,发表了“互联网时代的审美变迁”、“虚拟现实的国家战略与案例分享”、“泛娱乐时代下,如何打好文化艺术这张牌”、“互联网时代下的产品美学创新”等主题演讲。

  主讲人介绍:中国美术学院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动画系副主任唐红平。

中国美术学院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动画系副主任唐红平

  唐红平:刚才听了几位专家的精彩演讲,我们也感受到现在科学的发展让我们感觉很兴奋,看来我们都很期待未来会怎么怎么样,有很多很多的可能性,接下来我就互联网时代的变迁跟大家一起讨论。首先自我介绍我是来自中国美术学院动画系,所以我的主要工作是动画传播,当然跟网络还是有一定的关系,现在我们都知道网络现在都在讲互联网+,刚才刘老师讲VR、AR、MR,很多在技术,我觉得技术发展正是一个趋势,我们肯定要顺着这个趋势来行,不能是违反趋势去做,那么就是互联网它的审美在七八十年代其实我们是没有普及的,我们中国可能是90年代以后才有了这个概念。之前看到很多艺术家也设想做一些尝试,存在架上的绘画,我们能不能非架上、非纸面的一些表现形式,在七八十年代,六十年代我们看到有一些艺术家做一些激光的影像。这个资料我本来想找一些动态的,但是比较难收集,我们可以看看画面。通过机关表现一些过程的一些效果,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对美的一种阐释,也是我们互联网早期的一个萌芽状态的一些表现方式。

电脑原画

  到90年代计算机我们所谓的PC机的一个普及,很多软件的产生,艺术家可能表现的方式会更直接,比如说一些像素、flash的东西,影像,当时也有很多的争议,尤其是搞艺术纯绘画的艺术家,他们认为计算机是不可能代替手绘的,我觉得当时讨论的争议了很长的时间,到时候我们再说。但是计算机的产生为我们后面所说的VR、MR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我们早期会做一些图案,会做一些比较具体的影像或者是图像,当然也有视频,也有相关的一些装置,这是威廉姆的一个作品,他也是用数字技术做的早期的一个数字三维的影像,这个在当时来说还是比较震撼的,因为计算机模拟三维的影像,其实在那个年代是不可想象的,我本人也是做三维动画的,我觉得好像当时是95年,也是从国外来的一个朋友,他做了一个电视台的一些广告,3D的特别振奋,当然现在看有可能一些材质上还是有很大的一些问题,当时感觉非常震撼了,计算机能做成这么一个效果,所以我当时要下决心要从事三维动画这个行业,从95年开始,95老的版本,最早三维软件比较少,这个3DX,做3D的我们这个行业的这些朋友们都知道,我做的是3D的版本,当时也做了一些效果图,自己感到很有成就感。比如说像这些图像也是比较早期的一些流行的,我们可能经常网络上能够看到的一些影响,一些比较抽象的或者是具象的一些图案组合的一些方式,网络美学他有哪些特征呢,我想这个大家比较熟悉。比如说超级文本链接,这是我们可能阅读跟以前看报、看电影是有一定的区别,我们可以主观地去选择我们要看的内容,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媒体所产生的一些影响,包括我们这个叙事也是一样的,也是非现实的,我并不一定说按照实际的先后次序去学习,我们可以都可以主观地去选择,这也是网络给我们的平台提供一个良好的技术,一个多指向的一个解读,这是我们对同样的东西可以跨时间、跨区域地去理解,这个审美的结构来讲主要还是主体媒介,客体,这个关系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可能始终是这样的,包括我看是MR是VR可能也是这么一个关系,只是说我们的媒介用了更新的技术,这几张图是不同区域,不同时间,他们的一些表现的风格,其实现在我们也发现数字绘画、数字表现的图像跟现实里面的绘画包括照片他是越来越接近他画的水墨、素描,几乎是很接近这个感觉,包括你的表现风格,所以说一些有争议的,这条街不能替代这个绘画,当然现在我们并不认为他能替代,其实也没有必要去替代,他们甚至是并驾齐驱的,最好是一对翅膀,如果你只是一个左的示范也是这样,还是并驾齐驱的一个模式,所以说它不是替代关系,是一个并列的关系。

3D全景

  接下来我把这个总结了一下,刚才我们也听了一些专家的演讲,多元的,互动,他把视觉、听觉、嗅觉心灵的感受他是在一块的。甚至在里边会产生一些偶遇的现象,可能一些技术里边,我们都知道资产阶级是很理性的,但是艺术家是很感兴的,感性和理性放在一块,他会迸发出一种意外的一种激情。我们在维护上也是不仅是2D、3D,它形成多维的。当然包括音乐的体验、音效等等,各种艺术我们感官上能触碰到的能接触到的这些艺术跟元素都会跟着互联网结合在一起会产生我们不可想象的一些发展的一个未来的态势。中间这张图他是3D,比较早期的3D全景的一个观看,当然这个已经是几年前,十年以前的VR的一个技术。这张图是这样的,当时周小姐让我发海报的图片,这是学生给我拍的,我叫他传给我,他的电脑里是好的,然后他传我的就变成这样了,我说这是网络造成的,所以我觉得特别的意外,为什么这样呢?他说我不知道就是这样子。

中国美院

  还有一张是你们看到画面右边这张图像,这是PS,他想另存为的时候变成这样子,他不另存为不是这样子,所以我觉得这个计算机跟网络能够产生意外,当然我们可以肯定数据传播的库存里边数据不完整造成的,这个我觉得也是一个偶遇,一个很理性的计算机的程序,但是对艺术家是非常感性的一个感官感受,特别有意思,这个图形帮他发朋友圈也给了特别多,都问他怎么完成来的,所以他也不知道,这是不可解释的一个现象,这也是我们对可能性一个大胆的尝试,我们的技术可能有很多性可以去创作,可以去突破,包括我们的想象力也是一样的,所以说艺术跟科技的结合能创造无限的可能性,这个是我们这一届毕业班的同学做的毕业创作,这是设定的阶段,他是用像素的风格去表现动画风格,像素我们都知道是互联网美学的风格之一,但是现在我们有一些同学做成这样的风格,我觉得也挺有意思,我们美院的动画作品几乎每一部风格都是不一样的,就是每一部都是原创的,我觉得艺术它是不可复制的,所以中国美院一直有这么多观点,只要是艺术作品他肯定是不可复制的,别的是唯一的,原创的,所以这个作品还没有做完。接下来我们看下一步会做完的作品,风格也是完全不同的风格。这个也是我们学生的作品,其中有几部我是在PPT已经带进来了,下面右下角在这个是可以看的,这个是我找了一些图片,这个也是不同的西方国家的一些数字审美的一些风格,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我们看看这个影片。

中国风

  暂停一下,刚才这两部作品应该是截然不同的风格,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原创的,都是比较有创意的,风格也都是比较独特的。第一部作品是四个同学合作的,这个3D的是一个同学做的,所以说可能跟大片拼技术是没得拼,他可能用的是比较简单的3D技术,但是他是从风格原创这一块角度去出发的,也就是说我们有好的想法也能作出比较好的作品出来,当然有更好的技术,如果后面有很多技术团队合作的话,我想效果会更好。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刚才刘老师提到过麦基雷普的VR的作品。不好意思,可能这个版本不是最新的,本来放了一些VR作品它的展示,比如说戴上那个眼镜以后我们会感觉到现场里有很多影像,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样就是我认为艺术的创作跟科技的发展,我觉得这都是一个趋势,而且目前来说,并不是说现在到什么阶段,还是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现在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所以说刚才我很赞同刘老师所讲的文化的自信,从刚才我们学生的作品来讲其实我们中国美术学院一直在讲中国的文化底蕴,包括中国的元素这些表现,所以我觉得文化自信是很重要的,因为科技的发展是国际性的,这个是不可阻挡的,因为国际这个技术发展,我想我们中国都会跟上,但是我们不能丢的是什么?是我们中国的文化和我们的自信心,我想这个绝对是不能丢的,因为包括我们跟很多国外的所谓的交流,他们都认可中国的市场是很大的,中国的文化底蕴是很厚的,所以他们很喜欢做中国相关元素的一些作品,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说中国很弱,就是说我们没有找到更恰当的方式,这个阶段我想我们自己要担心我们自己应该怎么做才能做到更好,但是有一点我们的自信心你也一定要有,这就是我的观点。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谭娟)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4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4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