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物感•感物》——当代媒介链接独立艺术家观念的思考

2017-05-25 13:02:06 未知

  

  《物感•感物》——当代媒介链接独立艺术家联合展

  主办方:优居客装修网

  策展人:汤宜飞

  展 期:2017年5月20日—27日

  开幕式:2017.05.20  10:30

  展览地点:上海市杨浦区杨树浦路2866号(上海国际时尚艺术中心8号馆)

  一个国家或者民族最具代表的文学形态莫过于诗学。作为诗学,无论古今都隶属于哲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美学的一种特殊形态,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它与历代诗人的创作实践具有密切的联系,是诗人们创作经验的归纳、总结、升华;另一方面它与哲学气脉相联系,受历代哲学思想推动或抑制。“物感”说也不例外;一方面是历朝诗人的创作精华,另一方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又受到不同的引导和制约。目前中国的“物感”说经过丛丛渗透融合,主要是“以儒为主,以道补之”为核心理论基础。从《礼记•乐记》中可以窥探到“物感”的起源原因:即物、心、乐之间的联系。

  马克思说:“原始思维局限于最近的感受所及的环境,即人们能够思索的便是仅是他们直接感受到的东西或现实。而在文化形成过程中,文字、文学、艺术都是离不开对自然的领悟。”当然远古人自己不可能意识到这个问题,更不可能提出“物感”说,但对认识自然万物、摸索运动规律的活动从未停止。“人类首先要在自然审美中具备一定的心里趣味与能力条件,在自然审美中实现由生理到心理、由客观到主观的升华和飞跃,才可能在文艺创作中运用联想、比兴、借喻、抒情之法。”在这过程中,对应的“物化”起到很大作用。

  魏晋时期是“物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是“物感”思想发展成熟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也基于当时的文化氛围,文学艺术上以“人的主题”、“文的自觉”为主调,这两点刚好适合“物感”生长发展的土壤。

  

  “物感”思想经历快速发展后,必然经历一段低谷期,在佛陀世容渗入“物感”说中,使其发生了短暂的失落。后又在唐宋诗词和元山水画影响下,“物感”说又再次得到充实,但其性质也随着时代变化而悄悄发生着变化。直到明清时期,“物感”说也基本由“诗缘情”为主转变为“诗言志”为主。内核思想也由“儒道互补”转变为“以儒为主,以道补之”的文化内涵,这种民族精神意蕴一直发展至今,深深的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和价值观。

  绘画艺术作为传统文化表达中一种普遍及特殊的方式,在如今又面临什么样的困境呢?

  当人类的生活、工作被电脑、网络化之后,最明显的是改变了我们阅读、沟通与表达的方式,很多能量都集中在用图像替代传统的语言交流。同时,人工智能制造和提供给适应的人群以生理和技术环境。尤其反映在新一代年轻人对传统阅读的抵触,以及利用图像传播与消费的直截了当之中。“读图时代”的呼啸而来,使我们已经不再单一地从图像中获得信息或从图像中寻找多重现实,而是面对、判断和处理被多重现实入侵的海量的图像。作为古老的艺术绘画,似乎已经失去了传达思想和感情的功能,而对美的热衷成为个人自恋的真实写照。因此,“读图时代”的图片的泛滥与消费,造成的全民狂欢已经终结了绘画艺术的“英雄时代”,导致了绘画艺术家在影像的汪洋中涉渡和求生。那么,在不断超越经验与想象之外的未来,绘画艺术何为?绘画艺术家究竟是展示外部世界的窗口,还是个人创造力的折射?或许绘画艺术的问题不仅仅是如何面对现实,而是如何回归自我的认知与觉知之中。

  今天,我们以“物感”为引,来谈论“感物”,显得特别合适和必须。甚至可以深层次的探讨到每个独立艺术家对于“物”(艺术本身)的“感”(链接)。

  

  每个独立艺术家都一直在艺术本身的可能性上给予着不同方式的与现实“链接”。“链接”的概念,既包含有艺术家对艺术的个人立场和态度,也包括从内容到形态,语言到媒介等方面的各种实验。当然任何艺术创造都可以说是某种链接,但我们可以区别两种基本的链接方式:一种是某一艺术传统内部的链接,一种是传统之外的链接。传统内部的链接是对传统艺术自身语言和风格的不断提升和丰富化;传统外部的链接则注重的是对现存艺术系统的重新定义,所希望达到的是传统表达方式、审美之间的相互打破,包括对所谓各类艺术语言的重新定义。所以它不仅仅是对某一艺术审美或语言的完美化,而是带有某种革命性的作用。这种“链接”的自我判断是解读这次展览的主要参照之一。依我看,艺术家的链接在于对以往习惯的创作表现模式充满着质疑,在于对年轻一代流行的“私人话语”或“小清新”潮流的反拨;试图寻求在既定环境下,视觉经验之后的形象感知,以一种状态立即而且直接地引向另一种感觉,也在真实的环境中营造虚置的场面,并用记录的方式将虚幻的瞬间保存下来。

  很多时候他们一直在试图寻找一个入口,能跨过画面瞬间的缝隙进入另一个广阔的场域,打破碎片形式,进入瞬间和表面的背面。这种“链接”方式是强调可能的、张力的观念来自于对传统物像艺术概念和惯常方式所形成的认知和叙事规则的挑战与反叛,是在“互为图像”的关系上对原有创作意识和表述的颠覆与拆解,抑或也是一种“反叙事”或“新叙事”尝试。

  

  在艺术界,总有那么一些“游离”的艺术家,自知、敏感而又甘愿存在于社会边缘之中。这是一些不愿循规蹈矩于现有秩序、不愿与世俗苟同存活的群体,无论做人还是创作上都保持着与主流价值观疏离的状态,尝试着表达自身经历、经验的倒影。从边缘出发,走向边缘;边缘是他者,是不认同;边缘还是差异,也是多样性的显现。边缘状态中的艺术更是自我的投射,从而构成了他她们作品特有的话语方式。这些作品不是将存在的问题意识表述为被“环境”支配的无能为力的痛苦,而是在于整个当下社会中,她不得不用自己的选择加以面对现实挑战。如果希腊酒神精神一样总是用一种悲剧和宿命的眼神注视着你的观看,将诡异的峥嵘,零星的浪漫镶嵌在虚无之间,偶尔地显露却足以让观者伴着突如其来的惊奇而深深打动。

  对于一个观看者而言,想象之中的事实总是遥远的,更多的时候,当日常行为转换为艺术形式时,人们只能看到其中的一个个碎片,或是被凝固的时间和心绪的痕迹,而具体而微的活着,却远不是这样的简单。在如今这个时代,不知所终地将把我们带向何方的现代化过程,使一切都变化得急速而扑朔迷离。人与人之间,性别的模糊化,情感的无法划分定位,造就了我们漂浮的缺乏节制的游离状态。因此,我们想通过“媒介”来链接这种自我抑制或自我放纵的艺术实验和转化,寄希望触及一种情感上或者心理上的真实,就像孤绝的情感和自我尊重的态度。亦或强调的是在“不确定”中张望到不确定方式,而并非如以往艺术一样只重视“确定的意义”本身。

(责任编辑:武玥)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6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6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