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保护挽救非遗 需要全社会发力

2017-05-27 15:55:19 未知

  5月24日,由文化部联合教育部共同启动的非遗保护“研培计划”,在陕西师大举办非遗传承人泥塑作品展。来自三秦大地的民间泥塑艺术传承人和从业者参加本次展览并展出自己的作品。培训期间,他们不仅与校内师生互动交流,还深入到西安社区,向市民手把手传授泥塑技艺。“研培计划”之前已经举办了两期剪纸、两期刺绣,本次培训是第五期,下半年还将有面花和皮影。(《光明日报》2017年5月26日第9版《陕师大举办非遗传承人泥塑作品展》)

  非遗算得上是我国的稀有文化资源,很多非遗现在已经失传或者濒临灭绝。保护这些濒临灭绝非遗项目,自然是迫在眉睫。

  非遗作品进入高校很有意义,他们可以借助高校平台展示其独特的魅力,点燃一些情有独钟大学生的激情,进而让非遗本身起死回生。

  非遗作为稀有文化资源,往往“长在深山人未识”,鲜为外地知晓,结果往往是自生自灭。走进高校,由文化部联合教育部参与拯救,本身已经看见了凤凰涅槃的曙光,是生存or毁灭的二次选择。

  由文化部联合教育部共同启动的非遗保护“研培计划”已经在陕西师大经举办了四期,两期剪纸、两期刺绣,下半年是面花和皮影。说明对非遗保护的系统工程工作已经全面开始。说不定哪一天,非遗会列为选修课、必修课,乃至上升至专业课程。

  行文至此,笔者联想到了《中国教育报》2017年5月26日第三版《福建:鼓励文艺界人士中小学兼职任教》一文,文中说,福建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文联近日下发《关于协同推进中小学美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通知》,提出鼓励艺术家、社会文化艺术团体专业人士、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及高校艺术专业教师到中小学校担任美育兼职教师,满足学校特色发展和美育课程建设的师资需要,弥补中小学美育教育教学工作的不足。(《中国教育报》2017年5月26日第三版《福建:鼓励文艺界人士中小学兼职任教》)

  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入了中小学,无疑是非遗项目的福音,那些濒临灭绝非遗项目从此可以生机勃勃,那些已经消失的项目完全有可能昨日重现。

  笔者认为,就保护、挽救非遗而言,进入中小学的福建比进入高校研培的陕西做得更好。因为艺术家、社会文化艺术团体专业人士、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入中小学,福建是五年前就开始了。但这些仍然局部的修修补补行为,不能从根本上保护非遗,要让非遗全面得到保护和挽救,全面起死回生,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英楠)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