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专稿】王卫 高倩彤告诉你:生活要逼真 艺术要现实
2017-06-16 09:00:43 未知
“逼真主义者的灵感”王卫、高倩彤联展
编者按:日常艺术语言中,看到过现实主义、古典主义、表现主义,但“逼真主义”是什么?这是马凌画廊为6月25日开幕的展览“逼真主义者的灵感”,而新生的一个词语。
【这展览要聊什么】
这就要问了,观众看到写实作品的第一反应是“真逼真呀”,又为什么一定要将“逼真主义”和“现实主义”两者分开呢?从字面上来说,据官方解释现实主义(Realism),又称“写实主义”。在艺术上,指对自然或当代生活做准确、详尽和不加修饰的描述。
而展览提出两者之间的区别是:逼真主义只沿着一条狭窄的道路一往无前,只有一种技术性标准;而现实主义有无穷无尽的可能定义及实践方法。
艺术家王卫
艺术家高倩彤
展览中,一位是生活在北京的爷们王卫,另一位是香港妹子高倩彤。将两位生活于不同环境的艺术家以观察身边世界作为出发点,背离逼真主义的灵感作品,放大式的透出现实环境中人、事、物所隐藏的意义。
所以,它们是现实里的逼真,还是逼真了现实...
【王卫:“空间里”的变迁与人】
王卫是多领域的装置艺术家,但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的他,在美院学习过程中,逐渐对非传统的理念及表达方式更加感兴趣,关注空间的基本原则。
1999年的王卫参展作品:《水下1/30秒》摄影装置
王卫的当代艺术起源于90年代,首次正式参展是1998年的《反视》。毕业后,王卫认识了刘韡、邱志杰等人,并于1999年一起举办地下展览《后感性:异体与妄想》,成为“后感性”艺术家之一。“后感性”的集体合作经历,在王卫早期创作中起到了关键的引导作用,“大家在一起更多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尝试各种扩展艺术边界的可能”,他曾表示。
空间里的空间:变迁
身处于北京变迁发展时代,让王卫一直对“空间里的空间”有着极大的兴趣,同时也特别关注空间的变迁会怎样影响身体与精神。
王卫 《虚伪的空间》 影像装置与行为 上海 2002年
他首次正式以“空间”为题材的系列装置作品《虚伪的空间》算作是其中一个。这件作品呈现在2002年上海双年展期间,徐震带头租下了一处废仓库作为展厅,举办了名为《范明珍与范明珠》的另类展览上。
《虚伪的空间》是一个面积为15平米,高3米的“房子”。“房子”以金属材料搭建成框架,借助摄影制造视错觉,把360度全景照片放大装裱到金属立方体框架上,并在“房子”下面装上轮子,让四位学生不停地来回推动,制造出某种多余空间或镜像空间的假象。
《临时空间》2003,喷墨打印 - 12组图,40 x 60 厘米;1 DVD,12分钟 © 图片由马凌画廊及艺术家提供
局部图片
城市变迁的元素,被王卫用作是一个素材来使用。在王卫早期的重要作品《临时空间》中,他征募10个外来工或称“砖贩子”。他们用两万多块砖头在画廊内部建起一个100平方米大小,高4米的方型空间。建好几天后,这件工程便被拆毁,砖头被运走卖掉。整个过程历时17天,王卫用12张照片记录了从建到拆的全过程,随工程进度分阶段在展厅展示。只有等砖屋完全被拆除,观众才能看到完整的一套记录照片。
王卫 《捕捉器》 现场装置 北京 2005年
王卫后来发现,“空间与空间的悖论关系能使观者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这种不舒适感,似乎正是面对日常生存空间时的直接反映。
2005年,王卫对物理及抽象空间的探讨被运用在装置作品“捕捉器”中,他用被放大数十倍的木制“捕鸟器”与极具“侵犯性”的脚手架,在整个展览空间中营造出一个庞大的、繁复的现实丛林。
利用了“空间中的空间”这一概念,在现场为观者布下一个虚拟与现实的“阵”,当观众在空间里艰难地穿梭在间隙之中,似乎是在体验浓缩版城市钢筋混凝土景观,强化了被压迫的感觉。 王卫曾表示,这件作品和欲望有关,想在其中讨论欲望的有限性。
空间里最本质的问题还是人
随着作品关注角度的变化,王卫希望作品要么自身为一个空间,要么与现场空间发生特别直接的对话。但这些空间作品,“最终反思的还是人自身更本质的一些问题”,王卫曾说道。
《没有动物的动物园1》2007,文字灯箱,铁,木,石,红色灯光,4个10平方米房子 ©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2007年以来,王卫创作了一系列北京动物园的作品。灵感来自于他逛北京动物园和旅行期间的偶然发现,他疑惑动物围栏内的墙面设计,是为人而设还是为动物而设?
于是,为了在作品中追求物理空间变化对人产生的一些影响。王卫在《没有动物的动物园》中重建了一个完整的熊猫居室。在《自然史6》中也采用环境复制与情境专一的方法,在一面弧形墙前,使观众“进入”非洲龟笼子的背景之中。
《自然史6》2013,孤形木板墙,丙烯绘画,850 x 350 厘米,广州观察社 ©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在这些作品之后,王卫很多作品里面逐渐没有人的影子,“但是最终还是在谈人更本质的东西”。他认为,这种更本质的东西可能已经超越了身体所能代表的一种生命,例如人的生死这样一种东西。
《两个房间》2015,油彩,木,铝板,尺寸不限,马凌画廊 装置现场 © 图片由马凌画廊提供
2015年,在马凌画廊所展出的三维虚拟装置《两个房间》,延续2007年《没有动物的动物园》的一些想法,借用了原有的空间及视觉元素,强调某个具体环境或地点的复制与转移。
《两个房间》以两组巨型嵌板覆盖画廊的墙壁,分别展现了冬、夏两个不同季节的场景。观者可以从冬季奇特的群山走进夏季的缤纷多山之景。这些重复而单调的人造环境,虽然是立体的,却是虚空的。
《山中的自然史4》2016,马赛克,"山中美术馆" 联展,四方当代美术馆 装置现场
作品《山中的自然史4》是在南京老山废弃矿山所形成的整体山形走势中,加入一块来自广东东莞马赛克建筑外墙的“直角”与“平面”。以“托”和“补”的创作方式,将人们日常嬉戏的场所转换为遗迹,另一方面也使其成为供游人驻足的公共场所,作品介于残迹与新物之间,在工业行为下造成的诡异场景中成为一个特别的存在。
《山中的自然史4》局部
王卫在作品中不断挑战原空间陈列,并打破其假定的中立性。他给自己设定更大的挑战:不改变空间结构,通过将其沉浸于一个构筑的叙述之中而改变其意义,使其充满视觉和实体整体印象。
王卫《看到的不是看到的(马凌画廊上海)》模拟图,2017,马赛克瓷砖,1650.5 x 330 厘米 © 图片由马凌画廊及艺术家提供
本次在马凌画廊的展览中,王卫继续运用镜像和马赛克两个意象。镜像其实就是逼真主义者所追求的境界,也是现实主义艺术的常用方法。
但是王卫的镜像有至少两个特点,其一,他所选择反映的不是任何“有趣”的景象,而往往只是展览现场本来样貌的其中一块;其次,他的镜像并不逼真,只是用廉价的马赛克砌成的真像。他的目的是让人们在终于发现作品反映的是他们所处的空间之后,得以重新去关注及思考这个空间本身。
王卫《看到的不是看到的(马凌画廊上海)》模拟图局部
【高倩彤:居住环境的人与生活】
高倩彤是香港新锐艺术家,其以绘画、视频、图像、数码打印等不同媒介来创作。她关注生活中不曾被注意到细节,彩绘壁纸、修补的墙壁、旧建筑支架、家常用品、路边场景等等,这些日常事物都是她的创作元素,用来突出城市建设所盛载的愿景及其价值落差。
城市的高速发展让高倩彤被迫接受人制造给自己的事物,例如指示牌、修马路的临时工地等。高倩彤将这些状况形容为“某程度上它算是一种干扰”,但反而又对这些看得见的东西感兴趣。
2016 “华宇青年奖入围艺术家群展”装置现场 © 图片由马凌画廊及艺术家提供
2015年,高倩彤曾于马凌画廊举办自己的首个个展,又于2016年荣获三亚艺术季华宇青年奖评委会特别奖。她的作品被评价为:“虽然和很多同龄人一样,着眼于日常材料的置换,并列与改写,但是她的作品却少些观念主义的神秘,多些真实的体温。”
从网络影像中,关注居家生活
《Things in order》
原子笔墨水、塑膠彩、纸、批墙灰木
城市发展和土地用途的变化,让高倩彤联想到每个人“所拥有空间”,只剩下自己的居住环境可以拥有掌控权利,她逐渐关注居家环境。
起初,高倩彤以原子笔水墨的方式绘画生活中的家居用品,后又尝试不同媒介和方式来表达这一主题。2013年开始,她作品中常出现“网络影像”的元素。她曾解释,可以透过网络能看到别人对于生活的一些想法。
《摩登现代居家系列》
2013 – 2014年间,高倩彤创作的《摩登现代居家系列》,是裱框的喷墨印刷摄影作品。呈现的家居用品图像是在网上搜索 “室内设计”一词所找到的资源素材,保留原本图像的低像素,经裁切后打印出物件原有大小的图片。所以画面中这些花瓶、杯具细看是一堆数码格子,模糊失焦,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曾被不同的人使用。
观众可以通过这些生活用品感受每个家庭的审美观,但又因为模糊的处理,呼应出物件能提升品味这一不切实的功能。
高倩彤曾介绍,影像的真实感,会产生与现实间的落差,“模糊了影像也许比较接近记忆和幻想的状态,令人立即意识到画面和现实的分别”。
《尽可能的白1》2013,塑胶彩,收藏级喷墨打印,每张 113.5 x 83 厘米 - “缄默有时" 装置现场 © 图片由马凌画廊及艺术家提供
2013年创作的《尽可能的白1》中,她搜集陌生者居所的窗户部份的图片,用绘画方式营造电脑修图的效果,除去原有窗花的元素,并把一栋住宅大楼的栏杆涂成白色,将最原始的风景“光”呈现在画面之中。
用这一“返璞归真”的过程,来表达出抵触物件的美丽、有纪念价值的一面。而去除了任何视觉介入的事物,让高倩彤发现,光对于居家空间的影响,以及光在物质形式与隐喻涵义上的呈现。
“采光”是对生活质量的渴望
之后,高倩彤在作品中收集、找寻并呈现“光”。
《采集光线》2014,塑胶彩,收藏级喷墨打印布本,尺寸不定
2014年,高倩彤在台湾居住室内实地考察,创作了《采集光线》。她发现台湾大部分网络上已出租的房间都有一个共通点:采光。这一词语对于台湾地区并不陌生,但在人口密集的香港却是一个奢侈的词语。
《采集光线》局部
高倩彤从租屋网站上,拣选一些不曾到访的房屋窗户影像,把窗户裁切出来,用塑胶彩加以涂色。作品中,间接的方法和距离,也暗示香港和台湾之间的差距。
对于高倩彤来说,整个“采集光线”的行为就变成了一种对室内空间的一项必要元素的追求,再进一步是对一个更好的生活质量的渴望。
《好好睡吧》2014 麦克笔墨水、夜光墙纸
为了找到被人们忽视的“光”,2014年高倩彤创作了《好好睡吧》。以木框将一张星星壁纸裱起来,并以萤光黄标示出每颗星星,凸显这些个别的视觉元素。
《好好睡吧》局部
作品中,高倩彤凸显个体与周遭环境的关系:香港的星空在周遭人造光源的遮蔽下是如此稀有;导致人们必须特地运用星星壁纸,营造自然星空的错觉。
从居家环境到公共空间
有媒体形容,“高倩彤是少数把城市景观搬到画廊并以场域特定艺术(Site-specific Art)进行展示的艺术家”,她的创作密切联系着现实环境和社会状况。
2015年高倩彤在个人首展中,把焦点从居家环境移至公共空间。
《24枝管子》2015,单频录像 (11 分 12 秒, 高清, 彩色, 无声) 、荧光灯、防水灯罩、光管纸套、不锈钢桶,尺寸不定 © 图片由马凌画廊及艺术家提供
《24枝管子》是贯穿“地底工程不合格”整个展览空间的装置。影片中一双手把24枝光管逐一放开、下坠,完好和破碎的光管都重新置于防水灯罩之中,灯管失去光的幽暗环境与展览名称“地底工程”互相呼应。也反映“光”于地底工程为之重要,因为有光源,才能展开一切的地下工作。
《每一个单位》2017,LED 显示器、单频录像 © 图片由马凌画廊及艺术家提供
装置作品《每一个单位》,以深水埗南昌站附近的公共房屋工程为蓝本,录像显示工地中一扇未完成的窗,以不同颜色的长方形逐一标志公寓内的家具和电器。观众可以站在电视机下方收听录音,想像家居布置,分别透过视觉和听觉引发联想去体验私人居所的空间。
《以旧方式站立》2016,油彩,柯式印刷单张,防水帆布,布胶带,尺寸不定 © 图片由马凌画廊及艺术家提供
高倩彤经历了香港旧区楼屋拆迁,以支撑的几何支架为灵感,于2016年创作了《以旧方式站立》。高倩彤将支架与楼房原来互相依靠的状况重新表现,作品的特别在于首张图像经过了艺术家的修饰,支架部份被覆盖,只有拿走了第一张才能看到其真实的一面。
“逼真”环境下的现实
据介绍,在马凌画廊的这次展览中,高倩彤将平时提醒人们注意路面安全的警示灯涂上墙面一样的“保护色”,让它们扮演一次完全相反的角色。
高倩彤《太阳花与安全帽》, 2017 数码打印 176.5 x 138.5 厘米 © 图片由马凌画廊及艺术家提供
她带来了一张现成的广告,在这张宣传工地安全的广告上,将工地安全帽和太阳花重叠放在画面之上,因为几乎一样的黄色,画面有一种奇异的和谐。
还有一件作品,她纪录了传统路灯被更换成新式LED灯的过程,新式路灯将街道照得更为清楚,更为“逼真”。
最后,她以两台今天已是绝对普遍的高清电视,播放两段关于标清的影片,直接说明了逼真主义道路上的的进步。
具体作品详情,请期待6月25日“逼真主义者的灵感”王卫、高倩彤联展。
(责任编辑:王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