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朴茂敦穆 恢廓高邈——伊秉绶书法艺术展在榕开幕
2017-06-16 15:08:17 未知
嘉宾共同开启展览序幕
展览现场
明 文征明 墨笔兰竹图卷 1807年伊秉绶跋
清 伊秉绶 隶书四条屏
6月16日上午,由福建省文化厅主办,福建省美术馆、福建博物院、宁化人民政府承办的“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伊秉绶书法艺术展在福建博物院积翠园正式开幕。本次展览作为省文化厅组织开展的“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的系列活动之一,共展出伊秉绶不同时期的作品近80件。
“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的系列活动,已经先后成功举办了章友芝、朱棠溪、沈觐寿、陈子奋、谢义耕等书画名家的书画艺术作品展,在社会上,尤其是在福建省的书画艺术界产生了积极良好的影响。
伊秉绶(1754—1815),字组似,号墨卿,晚年号墨庵,福建汀州宁化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惠州知府、扬州知府。伊秉绶为官一生,以“廉吏善政”著称,所到之处“下车问苦”、“体恤民情”。在惠州,百姓曾在他离任后建了生祠;在扬州,嘉庆七年伊秉绶因父病故,去官扶椁回乡丁忧,数万百姓洒泪相送,在他身故后,将他和欧阳修、苏东坡、王士祯奉为“四贤”并祀,永久怀念他。
清 伊秉绶 行书轴 浙江省博物馆
清 伊秉绶 行书扇面 广东省博物馆
清 伊秉绶 行书镜片 私人收藏
清 伊秉绶 隶书五言联 四川博物院藏
伊秉绶书法五体兼擅,隶书尤为杰出,在清代书坛上,特别是隶书领域内,伊秉绶堪称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作为清代碑学中隶书中兴的代表人物,伊秉绶被誉为“乾嘉八隶”之首,他与擅长篆书的邓石如,并称“南伊北邓”。在创作上,伊秉绶精研东汉前期篆书意味浓厚的古隶,善于挖掘并脱化,行以篆势,转见瘦劲,既暗合汉碑敦厚古朴的精神,又创出一代隶书书风。在行书的艺术风格上,伊秉绶成功地将隶书干净宽博的趣味与行书合为一体,摸索出了瘦硬紧致,萦回往复的脱俗面貌,体现了他的敦厚性情和高洁品质。正因为伊秉绶为人正大温厚,光风霁月;为官刚直不阿,廉政亲民;为艺气象宏阔,独标高格,品德官德艺德兼善,才会为万民钦敬、古今同表。
展览期间,省文化厅还将举办一次“伊秉绶书法艺术学术研讨会”,并于下一阶段编辑出版《伊秉绶书法艺术作品集》、《伊秉绶书法艺术研究文集》。同时,会同宁化县人民政府修缮伊秉绶故居和陵墓,建设伊秉绶纪念馆,让更多的后人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15日。
(责任编辑:苏兰婷)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