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毕业创作的初心

2017-06-26 08:55:44 潘丰泉

  毕业季犹如是国内各艺术院校刮起的一股青春旋风,2017年也不例外。既展示年轻学子的艺术初心,更是青春飘扬和梦想的开始。

  自人类有绘画起,不同艺术风格表现载体,所呈现出对社会现象的捕捉,构成了精彩纷呈的艺术长卷。这种深入于大众审美视域的艺术图像,即所谓的普遍性创作,这类作品的技法、效果、图式,具有广泛性和亲民性,远的如俄罗斯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近的如国内雕塑《艰苦岁月》、油画《父亲》等。而另一种艺术图式,呈现出与普遍主流创作不同的风格手法,尤其在突出个人创作语言的今天,无论是构建和谐社会与文化氛围,还是形成审美的多样化,都极有必要。

  当下活跃在各创作层面的青年艺术家,自然以艺术院校的年轻学子为主,他们直接受益于学院派技能训练。或许整体基本功不及早期的艺术家,但也能借以表达艺术想法。况且大多数院校专任教师,基本是这样过来的。而今,学子们却有不同于老师们的经历,虽说,有画展要去看,相关美术史的名家大师作品理应熟悉,但透过课堂获取绘画知识以外的,还有另一些空间,也是呈现他们追求艺术个性自由的天地,网络信息的快捷传播,各种媒体图像对年轻人创作思维的影响,已经不同程度改变着原有的创作理念和图式,使写实手法,不再是铁板一块,和年轻学子信奉的唯一教条。

  回想日前在毕业展中看到的一幅画作,让我感触良多。一学生因学习上的压力而失眠,于是想表达一种心绪,自己梦游在一座十分熟悉的美丽校园,最终出现在观众面前,是一幕赏心悦目的画面。想想,这一画面在十几年前或更早一些,学生不敢也不会去碰,或者展示有阻力、困难。还有,一幅表现几十辆残缺不全歪歪扭扭叠成一团的破旧自行车创作,那种出人意料的视觉冲击扑面而来,显然作者强调的不再是常人眼里自行车的美感,而是异样另类的视觉图像。

  在没有先入为主的创作模式下,学生的内心想法通过艺术挖掘,及尝试新材料得以映现,比如用国画油画手法不好表现的,为何不借其他画种如漆画综合材料绘画加以拓展。再者,指导教师会由此及彼推及自己的孩子,衣食无忧的他们,在成长阶段也会出现一些小干扰,比如来自学习或生活压力。那么,在指导毕业创作时,学生有各种各样表达情感的企求,理当激发他们通过画笔去释放心灵,而非漠视学生有感而发的创作初心,甚至按照自身有过的绘画模式,一五一十让学生进入到惯性思维中。

  不同时期的毕业创作风格,反映的不仅是年轻人对艺术与时代社会生活之间的不同看法,包括艺术的观照角度。想想,人类艺术的每一轨迹,不正是由这样细小的改变而改变?总之,当以更大的创作热情反映现实社会生活主题的同时,还要适当给另一类个性学子一些自由的表达空间,由此才有展示的多样性。(作者为厦门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雷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