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讲堂】唐勇力:中国人物画专业造型基础教学— —从潘天寿关于素描教学谈起

2017-06-27 14:05:02 彭吉顺

  主讲人介绍:

  唐勇力: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副主任、教授

唐勇力

  主题:中国人物画专业造型基础教学— —从潘天寿关于素描教学谈起

  唐勇力:我对潘天寿先生充满了敬意我认为他是伟大的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之所以伟大是他的艺术思想和美术教育思想照亮了道路、启迪了后人,从而不断地创新。今天我发言的主要的题目是关于素描教学,中国任务画专业造型基础教学,从潘天寿《关于素描教学》的观点和看法谈起。

  在五六十年代,中国画素描教学有几种看法,一种是肯定意见,认为素描是基本练习,是中国画的基础,代表任务有画家李宗津、董希文。还有一种是对素描的人事部但没有矛盾,而且肯定地讲是完全必要的,只不过是对教学方法要适应中国画的需要,这代表任务有昂曼硕和莫朴等。还有一种是完全反对素描的,这就是董义方、何承荫等作家。

  潘天寿先生对素描也有几点看法,反对处是学习西洋素描画一张石膏课就需要三四个星期,一年下来画得太少,他认为油画是可以的,可是中国画没有什么作用,所以他表示反对。他认为素描是一个单色画,素描还是用荤素的素来表示比较合适,可以用黑色、红色、咖啡色等。可是中国画大写意的水墨画不是基础训练的单色画。潘先生还认为中国画造型训练不能够全用西洋素描的名称,中国画的基础训练课程名称将“素描”二字用上去有很多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就用西洋的方法,明暗的方法去教学,不教白描和双钩了,这是一种误会,各个院校可能有这样的现在是存在的。可是潘天寿是肯定素描的,他认为作为基础课,中国画系的学生学素描不是一点好处没有,学习素描捉形的方法,西洋的也要知道一些。中国画系的学生学习西洋素描要学习线多的而明暗少的速度快的速写,确实是必要的。一些取其训练比如说对对象写生要取其画得快,不要浪费抹明暗调子的时间,另外是取其线多,中国画用线关联,可以方便学生快速地手法用线来抓形,抓动态、姿态、神情,有助于取像和动态的布局,这就是用西洋素描中速写的长出来弥补中国画学生捉形不足的缺点。潘天寿先生认为西洋素描是线性的素描,我认为这些比较适合中国画的学生学习。

潘天寿国画

  素描的看法潘天寿先生认为对西洋素描要研究,不要停留在现在的看法上,高低年级要分阶段,低年级要画得准细致性,是打好扎实的捉形基础阶段,高年级要重节奏,要注重艺术表现,通过上述的这样的素描先生对素描的看法和梳理,我们不难看出西方的素描方法在中国画教学中是可以借鉴的,但是不要把西方的西洋素描,要结合中国画自身的造型特点,注重吸收西方西洋素描的调子,对素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要有不同的侧重点,这个我想是潘天寿对素描和后人在教学上有一个启示。

  因为我在中国美术学院工作了15年,也常听到老先生们谈起潘天寿先生关于素描的观点和看法,这个对我当时教素描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当时,中国美术学院也就是浙江美术学院自上个世纪70年代为了适应中国画笔墨特点制定了结构素描的教学,当时有方增先、王庆明、吴宪生等等在结构素描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因为在中国画坛里,素描的画法以线性表现的代表性的画家很多,比如说有黄胄、舒传熹、方增先、卢沉、周思聪等等,这些代表性画家在50、60年代已经开始形式了一个面貌。线性素描的提出也是中国画注重线的表现,强调以线为主的来塑造形体,对物体形象体现自身的质感、动感和亮感。

  另外一方面西洋素描的明暗调子是可以深化我们对造型的认识,我们一定爱借用他的调子而放弃明暗,潘天寿先生说,把“脸洗洗干净,画纸些西洋素描中多用线多而明暗少的细致些的速写”。这是潘天寿先生早期提出的。这是清代的画家画的,脸也是用线的结构辅以面的造型。大家可以看到清代的形象的塑造,特别是任伯年的脸很写实,可是身上没有写实的画法。这就是线性素描早期的一种雏形。

  50、60年代美术学院的素描造型基本上实行的是全因素素描,这是学术光影素描,主要是受苏联的契斯恰科夫素描体系的影响,讲究物体的明暗效果,依靠光线对物体的影响所形成的光影色调规律来研究,打造形、质、色的目的。我列举了两幅列宾美术学院的学生作品,完全凭借光线的素描要想进入到中国画当中确实是很困难的。这里面就提到了潘天寿先生为什么反对素描,反对素描其实就是反对这样过分注重物体明暗效果,把任何事物都假定光源,在假定光源下进行绘画,跟中国画的平面性的观念不一样,很难过渡到中国画当中,黑白的光影素描注重的是画调子,最后很僵直,失去了中国画灵动用线的表现力。所以说,光影素描在中国画里面肯定是不适合要抛弃掉的。也是我选的一些早期的方增先的素描,这已经开始用快速的速写线多的素描的形式。大家可以看到,它基本上是以线为主的素描的状态了。这是顾生岳先生的素描,可以看出来,很容易借鉴到中国画里面来。这是卢沉先生的线性素描,也看出来基本上是借鉴了中国画的线和西方素描的调子,更加深入地表现了人的形象、结构、质感。这是我的素描,因为我画工笔的。

潘天寿作品

  线性素描提出的基本概念就是把中国画的线和西方素描的体面相结合,以线性感的浮雕式的造型方式强调以线造型的同时,强调结构,也不排除解剖、透视关系,这样的话使绘画者能充分理解结构和线之间的关系。

  其实,线是中国画在现在写实人物画里面非常重要的语言体系,包括了论廓线、结构线和游观线,这是中国画目前三个基本的因素。这个我就不再多细致地展开了。

  特别强调,线性素描的调子,因为线性的调子是属于辅助性的方法,主要是在形体结构的转折部位借助调子把线造型的形象更加深入、细致、深度地刻划,调子的运用其实非常讲究,它不是明暗的关系,是不受光的抑制,不受黑白的局限,而是抓住物象形体和结构的关系交叉使用。这和潘公凯提出的错构的体系相符合。

  线性素描其实包括了主要是改变了西洋素描的观察方法、认识方法及表现方法,素描的观察方法已经和中国画的观察方法相吻合,是排除光线的、平面性的、立体的、多视点的意象观察,不管物体在任何一个光线的照耀下,我们观察都不受光源的影响,而是局部的多点的立体式的观察的对象,这种观察的方法就使得中国传统的观察方法是相一致的。我们在光线下具体看人物,必须要通过结构、形体和形状来分析,这个和我们现在形式结构分析像潘天寿先生画的花鸟作品造势的线条的布局是相吻合的,这是线性素描的认识方法,其实线性素描的表现方法强调线,强调块面结合的调子,线性素描是写实、写意表现性、抽象、具像都可以作为线性素描的表现风格。线性素描在中国画的基础训练中作为一种技能是一种认识事物、表现失误的方法,对线对结构、对空间、对时间的认识能更好地融入到中国人物画创作当中来,可以弥补过去人物画造型程式化比较呆板单调的弊病。

  线性素描对我们审美判断力的影响进入到中国画里面来是非常适合的一种方式。现在谈到这儿我还是持这样一个观点,中国人物画近百年的蓬勃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主要还是依赖于素描在美术学院的教学,如果没有素描的教学,我们现在这么多众多的优秀的人物画家和人物画创作的成就是不可能取得的,所以中国人物画的基础的训练离不开素描,素描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不断地适应中国画的艺术语言。现代性和中国人物画的培养成长是离不开素描基础训练的,什么样的素描风格就造就什么样风格的画家,线描与速写是作为一个重要的补充。

潘天寿作品

  作为传统绘画艺术语言的捍卫者,潘天寿先生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文化强势入侵中国传统绘画全面改造的形势下,立足于自身实践,在中西绘画艺术比较视野中看到并充分肯定中国绘画的特色及长处,他指出,无论是中国画引入西方画的技法和技巧,或者是西画引入中国画的技法和技巧,目的都是为了增加各自的高度,也就是说中国画引进西方的观点和技巧是为了增加中国画的高度,而不是削弱这个高度,不是消解中国画的艺术语言。

  我觉得我们引入素描不是为了消解中国画,而是为了提高中国人物画的高度,在潘天寿先生的艺术思想的指引下,和教育思想的指引下,他特别提到,我们不能做笨子孙,我们一定要为中国画来增高度,我想我们今后承担的正好是潘天寿先生寄予我们的希望。

  谢谢大家!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樊玮)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2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2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