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讲堂】杨思梁:西方的形势分析与潘天寿的绘画— —塞尚与潘天寿的跨文化比较

2017-06-28 11:09:44 彭吉顺

主讲人介绍:

杨思梁:美国堪萨斯大学艺术史博士

 

杨思梁

主题:西方的形势分析与潘天寿的绘画— —塞尚与潘天寿的跨文化比较

  杨思梁:首先是从形式分析切入。这是西方20世纪最重要的一个艺术史学派,就是形式分析和图像学。我发现形式分析缺乏统一的定义,它的术语相当混乱。原因就是在西方的史学和文化传统中没有根基。

  形式分析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为弗莱用这个方法对塞尚的画做出了令西方读者满意的解释。我可以证明这套术语是来自中国的。

  就是在当时西方的艺术没有一套标准,而中国的术语给它提供了一套标准。中国的这套标准,至少在宋朝,也就是在文人画的时候,已经非常完备了。到了明末和清初的时候,按照西方意义上理解的形式主义,已经达到了顶峰。潘天寿就是从这个传统中出来的。换句话说,潘天寿继承了一千年的传统。他经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了绘画形式美的顶峰。根据形式分析的标准(以及绘画的客观标准),潘天寿的绘画比塞尚的绘画更优秀。我只是拿潘天寿的形式方面来比较。昨天,范老师和潘老师说得非常清楚,潘天寿不是一位形式主义者,但我只是拿潘天寿形式这个方面跟塞尚进行比较。比如,潘天寿绘画的实践和理论都是潘天寿一个人完成的,而塞尚的绘画实践,他是做出来的,但他的理论阐述是弗莱替他完成的。

  首先是形式分析。英语的形式分析是什么,大家都有定论,它就是分析组成艺术作品的要素。什么是要素?或者说什么是形式?维基百科给出的诠释是要素里面包括形式。这就让我们非常的惊讶。形式分析是分析要素,要素中又包括形式,这不是又绕回来了吗?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这个定义是很难接受的。再看企业艺术词典的定义,艺术的形式当中包括风格。这又让我们大为惊讶。我们知道风格包含了形式,形式又是分析元素的,元素中又包含了风格,这就形成了循环论证。我们不看词典里的定义,看教科书。我选择了美国常用的五本教科书。第一本只举了两个要素。第二本举了五个要素。第三本举得多一点。第四本举得更多。比较一下,它不仅包含了元素,个数不一样,内容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西方形式分析缺乏基本的统一术语。因为它缺乏基本的理论体系。我不知道大家是否能够接受。我这篇文章是尽量用数学的方式来证明。如果大家觉得证明得不是特别清楚,一定要告诉我。

  在弗莱之前,形式分析的术语是相当窄的,它不成体系。沃尔夫林怎么样?一个是他比弗莱要晚。更重要的是沃尔夫林《美术史基本原理》中的五对概念没有用来评论西方现当代艺术。如果做更多的分析,也可以证明沃尔夫林的概念也是来源于中国,但跟我现在的题目没有关系,我就略开了。中国画论的情况完全不一样,我们看到的这些词,最年轻的一个都有三百年以上的历史,有一些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国画论中用来描述形式的术语源远流长,而且从来就没有间断过。这是个历史事实。

潘天寿作品

  弗莱最早运用了形式分析的新术语。我加了“新”字是因为在这之前西方人没有系统性的用过这套术语。他用这套术语解释塞尚等一批后印象派。“后印象派”这个词是他发明的,最主要的就是推出了塞尚。不仅如此,他还为后摄影时代的西方艺术批评找到了一条生路。在摄影发明以后,它对艺术家的打击是相当大的。可是我们很少人关注到它对艺术批评的打击同样很大。因为大家没词了。至少从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的艺术批评最主要的说的话就是像不像。可是,摄影术发明以后,像不像没有意义了,他们急切地想找到一套新的适于,这套术语是弗莱最早找到,而且最成功的运用,把塞尚推上了西方艺术史的舞台。换句话说,假如没有弗莱,就不可能有塞尚,毫无疑问。当然,没有中国的术语,就不会有弗莱。

  弗莱到底用了什么术语呢?实际上他用得最主要的是谢赫六法的英文翻译。谢赫六法的英文翻译成six canons,意思就是“准则”。为什么谢赫六法对西方有这么大的吸引力?是因为他们没有准则,摄影把西方批评艺术的所有准则都打乱,这个时候发现中国有六准则,正好是他们需要的。到了弗莱开始写作主要论文,也就是1909年,谢赫六法至少有四种英译法和法文译法。因为弗莱在法国留过学,毫无疑问,他懂法语。1905年,他把“六法”的中文写上去了,你可以知道他对“六法”的重视。下面我会通过一些例子来说明弗莱用六法术语把塞尚推上了西方艺术史的舞台。如果我们对塞尚不熟悉,可以看看沈语冰教授翻译的《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是比较权威的中文的塞尚读本。

  我举了六法当中的第一和第二法,就是气韵生动和骨法用笔的英译文。我找这些东西花了19年的时间。所谓的点睛之笔,说塞尚好的时候,就会说到气韵生动,或者是骨法用笔。为什么不把另外“四法”写上去呢?不是不可以写,可以写。但是,另外“四法”在弗莱之前的西方也有美术史家提到过。弗莱是用音译的“六法”的术语,因为以前有西方史论家提到过,他不用,就只用第一法和第二法。因为气韵生动和骨法用笔在冰庸和魏翟里介绍中国绘画之前,这在西方是闻所未闻的,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在西方任何一本书的任何一个地方找到和气韵生动、骨法用笔类似的描述术语。只是中国绘画介绍到西方的时候,气韵生动和骨法用笔才开始流行起来。弗莱就是用它们来描述塞尚。

  还有两个词,写、书写性,也是从中国来的。在弗莱之前,也没有任何西方的艺术史学家会认为“写”和艺术有关。另外一个词就是肌理(texture),这个词跟艺术和艺术史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到了1908年,冰庸(音)用这个词描述中国画的皴擦效果,texture才变成艺术作品之中值得关注和称道的东西。实际上肌理就是中国皴法的译法。所以,结论三是塞尚之所以伟大是弗莱用中国画的标准衡量出来的。

  塞尚是所有西方艺术大家中被写得最多的人之一。除了文艺复兴三杰之外,大概就是他了。这么多的评论,怎么样呢?用贡布里希的话来说都很粗浅,又很矛盾。对塞尚的那么多解释,2003年的《塞尚传记》里列出了17页主要的英文书单,其中唯一一个没有争议的就是弗莱的这本书,其他的书是大家都不认帐的,有些还跟塞尚本人的说法相矛盾。既然是用中国的“六法”推出来的书,你就会有疑问,我们也读过翻译的书,怎么没有发现呢?举个例子,这句英文the picture-space recedes,and every part has the vibration and movement of life。每个局部都生机勃勃,充满了生命的起搏和运动。生命的起搏和运动都是同一句英文,可是这句英文就是中文的气韵生动的翻译。

潘天寿作品

  塞尚也不是一上手就找到了中国的术语,他有一个过程。我追溯了他1910年到1928年的整个过程,弗莱怎么找到中国的术语,他是这样摸索出来的。只有这样,才能解释毕加索的疑惑。毕加索跟张大千见面的时候,说过一句话,毕加索说“我最不懂的就是你们中国人怎么跑到巴黎来学习艺术”。张大千以为自己听错了,让翻译又翻译了一遍。毕加索说“不要说法国巴黎没有艺术,整个西方白种人都没有艺术”。毕加索接着说“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就是你们中国人,其次是日本人。当然,日本的艺术源于中国”。我们觉得很惊讶。西方文艺复兴的艺术不是伟大的艺术吗?当然是。毕加索不知道吗?当然知道。只有一个可能,毕加索在这里说的是现代艺术,知道这个解释,不可能有别的解释。

  换句话说,毕加索说的中国的现代艺术既然是影响了弗莱推出塞尚,换句话说,中国是西方现代艺术之源,中国人跑到西方来学艺术,这是莫名其妙的。只有这一个结论。弗莱为什么要采用中国画的理论和术语呢?其实是它没有准则,大工业生产和摄影技术摧毁了西方旧的绘画准则。谢赫六法的英译本填补了空白。下面讲讲潘天寿。西方人的标准,或者说塞尚的标准是中国人的标准。没有中国的标准,塞尚就不存在了,只有这一条,就可以把他和潘天寿进行比较。当然,我们还可以视觉格式塔的共性作为标准,绘画有一些客观的标准。我们再看看潘天寿的画和塞尚的画。比较几点主要方面,首先是构图。塞尚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就是这幅画,阴影确实没办法解释。但是,同样的画在潘天寿的成熟作品中能找到这么大的缺陷吗?绝对找不到。色彩的和谐,跟潘天寿的色彩相比,我觉得潘天寿的色彩更热闹、更鲜艳。我举的这些例子都是弗莱认为塞尚好的地方,不是我认为的。

  至少有一点可以说,潘天寿用色的大胆和创新性是绝对超过塞尚的。我们都知道蓝色和大红是最难用的。任伯年就很明确地告诉吴昌硕不要用大红,结果吴昌硕用大红用得很好,还很得意得说假如我的老师任伯天还活着,我一定要给他点颜色看看。红色很难用,蓝色也很难用,但潘天寿可以用红色和蓝色构成这么和谐的一幅画。肌理效果就不比较了,塞尚的肌理效果确实是没有传统的。构图成分的险峻,这也是弗莱认为的塞尚的一大特色。书架上的书摆得满满的,动一本就会全部掉下来。可是跟潘天寿的险峻相比,潘天寿的险峻是在自然当中的,根据西方标准,潘天寿的险峻更具有崇高感。因为苹果掉下来,捡起来就可以了,自然的力量是没有办法控制的。所以,我们是根据西方的标准,潘天寿的构图更具有崇高感。空白的运用。弗莱说塞尚的画面中对空白的运用是多么好。跟潘天寿的画比较一下。形式的简洁。这是塞尚形式的简洁的最佳例证。跟潘天寿的画放在一起,我们都不用描述,就知道哪一幅画的形式更简洁。

潘天寿《映日荷花别样红》

  形式和意义的统一,更不用说了。一说到塞尚形式的时候,大家有共性。一说到意义的时候,大家就吵起来。苹果到底有没有性象征意义?到底是象征邪恶的?还是讨厌女人?根据西方的标准,塞尚这些彼此没有脸的人根本算不上艺术,只有按照中国的标准才算艺术。这让西方学者很尴尬,如果脱离了中国标准,塞尚连艺术家都算不上,更不用说艺术大师。我们最多可以说塞尚用媒体翻译了中国画。皴法的用法在西方是革命性的,革命性的人当然是很了不起。但是,他在精微性方面绝对不可能跟潘天寿这样从一千年走过的人相比。革命性是大胆,精微性确实是要很深的冲动才能达到。

  潘天寿的绘画,意义非常明确。只要中国受过教育的人,看到这些画,没有人会怀疑,或者是质询,或者是争吵,潘天寿这些画是什么意思?可是,西方的绘画就是这样。我们可以从很多例子来论证潘天寿的意义和形式的统一,以及构图的完美性是经过多么仔细的考虑才达到的。潘天寿绘画和塞尚异同的比较。潘天寿的形式优美其实是来源于他的二度升华。因为他在40年代已经达到了艺术形式方面的最高峰。到了50年代、60年代,因为政治鞭策,又让他再次升华。在形式方面,他把中国文人画当中最优美的东西,经过自己的蜕变,达到了最高的高峰。潘天寿还有其他方面的成就,他不仅仅是形式主义者。但是,塞尚没有,塞尚只是形式主义的画家。

  从形式分析的角度来看,潘天寿比塞尚更伟大。当然,我刚刚说到了,潘天寿不仅仅是形式主义画家,他比形式主义要多得多。从大的框架上讲,塞尚的画为当时的西方绘画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因为西方写实绘画的这条河流已经赶赴掉了。潘天寿的伟大是把这个母传统给拓宽、加深了。

  谢谢各位给我更多的时间。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樊玮)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