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杰:谈中国画创作的主体精神——对中国画“笔墨”之思考
2017-07-06 09:52:43 未知
艺术家司杰
一、笔墨是中国画创作的最基本的精神表达
现当今对中国画最基本的精神表达——笔墨也争论得莫衷一是。笔墨本来是中国画存在的基础,就连最基础的东西也争论个不休。争论是件好事,证明大家都在用心思考问题。笔墨当随时代,这是大家公认的,是应该没有问题的。笔墨发展到今天已形成了多元格局,通过对现代笔墨发展现状的分析与研究,将笔墨归纳为:传统开发型、抽象构成型、材料综合型。无论哪种类型,笔墨结构就是为了解决中国画的造型的,是一个基本规律和造型观念、方法。是和西方造型观念不同的。不然,西方也不会承认中国画的存在。这一点每位都明白,但是在具体做法上,西方教学观念和中国画教学观念总是要打架,容易造成观念上的混乱,也就会造成中国画发展的障碍。
别山情韵 2016年 50-50
笔墨是中国画关于点、线、面的一门学问,是中国画语言的承载者,是画学精神的体现者。笔墨观主要体现在众所周知的“五笔七墨”中。所谓“五笔”,即“平、留、圆、重、变”五法:所谓“七墨”即‘浓、淡、破、泼、焦、宿、溃七法。’在黄宾虹笔墨观中,“墨法之妙,全从笔出”,笔法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五笔”中的前四法纯系从传统书法学拈来加以阐发的。中国画中关于点、线、面的学问全部囊括在里面了。黄宾虹在《画学臆谈》中说:“中锋之说,不必纯取把笔端正,要使笔尖锋芒八面生出,有藏有露,藏者为中,露者为侧,皆是用笔,则落笔圆浑自然,不为板滞。”主张用笔不可有弱笔,贵乎有力。在著作与书信中,黄宾虹一再强调笔力的重要性:“气关笔力,韵由墨生:笔有力而后能用墨,墨可有韵,有气韵而后生动;有笔力然后可观水墨之干湿浓淡,以笔法之强,能使墨法变化从心;青绿用笔亦贵乎有力。诸如一点之中有锋、有腰、有根,一点墨中有干湿互用之笔;有分明而融洽,含刚劲而婀娜;从火车远观似缓近观急速悟用笔:‘静’字诀;用笔似刀的‘辣’字诀;悟自行车泥淖的转笔法;不工者,工之极;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都呈现一派造化在手的恢弘气象。
村后 2015年 45-45
村后 2016年 50-50
村头 2016年 50-50
中国画笔墨是中国画的精髓,是基本的语言形式。笔墨结构,不只是笔墨的功力,或是一笔一墨组成的各种关系,关键是它关系到整个画面的精神、气势,是整个画面的构成因素,是中国画中非常核心的问题,从整体上概括了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中国画中的造型问题、趣味问题、意境问题、格调问题都可以通过笔墨结构来进行分析,而画家正是通过笔墨来表现所有这些的,也可以这么说,中国画笔墨结构是中国画的灵魂和核心。
在创作中不断地将现实生活升华到意象的笔墨结构,意象造型的形式不是空的,它必须通过笔墨结构表现出来。否则,靠素描关系勾勒轮廓去画,就失去笔墨结构,只有素描结构。按照中国画的笔墨和要求,根据生活感受形成艺术的意象形式,进而用笔墨来概括,这就是笔墨结构概括了艺术形象,这个过程就是将生活升华到意象的笔墨结构。将意象的笔墨结构上升到一种精神表现,一个画中国画的人如果没有笔墨功夫,那是不可能画好中国画的,有了笔墨功夫,但还要笔墨的深化,必须上升到意象的表现。
故乡的雪 2015年 45-45
故乡的云 2003年 200-160
二、中国画创作应具备“写意”的主体精神
(一)传统中的“写意”
作为中国画的画法已经非常的悠久。王维曾留下过“凡画山水,意在笔先”的论调;白居易《画竹歌》中亦有“不根而生从意生”之言语;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讦说顾恺之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虽笔不周而意周”等。欧阳修也有“心意既得形骸忘”、“古画画意不画形”的诗句,苏东坡论吴道子画有“出新意于法度之中”一说。此后,梁楷的写意人物画、徐渭的写意花卉、陈洪绶的古意人物,以及元四家、明四家、四僧、扬州八怪、海上画派等无不以写“意”为正宗,以表达自己的精神世界为主要。
归 2016年 50-50
(二)写“意”是中国画艺术的精神
写“意”不仅仅是文人画的表现形式,也是文入画的精神表达,还是中国所有造型艺术的精神——包括工笔画、宫廷画、民间画工画和装饰画等等,它们都是以传达“意”为主旨的,在“形似”和“神似”之间,都是更强调“神似”,并且以“神似”为最高目标。这样也才能更充分发挥笔墨的艺术效果,表达自己的精神世界。所谓的“神”,作者自己感悟到的“神”,有很多是作者主观的“意”的成分。
画室 2001年 210-136
(三)写“意”是中国所有艺术的灵魂
不仪造型艺术,所有的中国艺术都是写意的:音乐、戏曲、诗词莫不如是。一定的曲牌、词牌、表演动作等都有一定的格式、都代表一定的情绪——比如京剧的表演:双手一起拉就是开门,鞭子一挥就是几千里,两手一合一插就表示“关门”。中国人把一定的内容、形式概括为“程序”。既成为“程序”,不以描摩具体的对象为目的,而是借助这个特定的程序来写“意”。
所以可以说,“写意”是中国艺术的传统,是中国艺术的精神、核心和“灵魂”。 孔子早就有“圣人立象以尽意”(《周易·系辞上》)的说法:《庄子.外物篇》也有“得意而忘言”之说;卫夫人在《笔阵图》中也说:“意后笔前者败”、“意前笔后者胜”;王羲之也说过:“须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晋王右军自论书》)。中国的艺术观从来都是轻“实”重“意”,留下了许多诸如“意境”、“意象”、“意态”、“意趣”、“意绪”、”意在笔先”、“意在言外”等语言和思维的结晶。
觅 2004年 200-165
(四)中华民族是一个写“意’’的民族
再往本质上讲,中国是写意的中国,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写意的民族,写意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中国人的思维特征就是“意”的思维。中华民族是一个概括能力很强的民族,它讲究“悟道”,“朝闻道,夕死可矣”。中国人是从社会学经验出发的民族。因此中国人是通过经验或直觉得出的结论,西方人可能要在实验室或书斋里经过漫长的推理、检验才能得出结论。比如中医。中国人思考的东西“大”模糊,西方人思考的东西“细”清晰。细有细的好处,大而化之也有好处。这在中国的文化、哲学中表现的非常明显,也可以从中国的文化、哲学中找到依据。中国哲学的核心就是“阴阳”,二元对立,宇宙、世界、人生,莫不如此;天地、 日月,盈亏、物我、生死、分合、敌我、男女、君臣、父子、夫妻、喜怒、冷暖等等,经久不衰,历久弥新。这是中国的辩证法、矛盾论,它不是产生在逻辑学上的思想,而是来自直觉和经验的结论。
这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征,其核心还是“意”:从自己的经验中得出判断,并将自己的直觉通过笔墨外化、表达出来。这正是中国画中“意”的表现。
清晨 2016年 50-50
(五)中西绘画之比较,中国画更强调“意”的流露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应该强调,这就是绘画过程中的“写”。在以往谈论 “意象”和“具象”、“抽象”的区别时,只不过是着眼于完成形态的结果“象”,而没有涉及到“象”的形成过程;在谈论“写意”和“写实”的区别时,只不过较多讨论的是“意”和“形”的分别,而往往忽略了“写”的环节和过程,而“写”其实是一个重要的创作过程和传达途径。中国画是“写”出来的,西洋画才是“画”出来的。中国画的绘画工具和日常的书写工具都是毛笔。毛笔在绘画过程中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在落笔之前甚至是不可能完全预知其效果的。笔、墨、纸的性能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落笔时的精神、情绪和体能状态都会在画面上造成细微的差别。中国画有即时性,就是一个人画同一题材的画,谁也不能画出两张完全相同的画,就是不懂画的人都会看出差异的。时移、地移、气移,画也就移。因此中国画讲究一气呵成,不能间断。西洋画画坏了可以涂改,可以反复多次完成,而中国画一笔画坏就只好重来。因此中国画更强调“写”的“过程”,是有节奏感、生命感的,写的是作者当时的瞬间状态,是当时的“意’咱勺流露。
清音 2016年 45-45
(六)“写意”因为中庸才显“大”
西方没有“写意”的概念,却有一个“抽象”的概念。“写意”是在“写实”和“抽象”之间的一个概念,它是写实和抽象的“中庸”。因为中庸,不走极端,更具包容性,更显其“大”。即有象又具象更显其“意”。
中国画是和中国哲学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不懂中国诗歌中的意境美,就不可能完全理解中国画中的内涵。也许能欣赏到部分线条或者什么气息,那么这样的理解是太简单了。中国画中的笔墨留在宣纸上是最好看的。因为没有比它更好、更自然的表现。中西绘画的精神都是源自人心,人心是一致的。但我认为中西方的内心世界还是有很多不同的。这种不同是源自各自文化体系的差异。而我时常在考虑两种文化的精神到底有没有相通的地方。当年林风眠、傅抱石、黄宾虹等人不同程度地接触过西方人。傅抱石说:“中国画是中国人对中国哲学的直接表白。”黄宾虹也讲到:国画民族性,非笔墨中无所见。当年很多人认为黄宾虹的绘画不正统,认为他是力图革新的,但其实他恰恰是传统之集大成者,是一位坚守传统笔墨精神的大艺术家,而非刻意为新,他说:“画有民族性,无时代性,虽因时代改变外貌,而不移,今不注重笔墨,即精神之丧失,况因时代掺入不东不西之杂作。”从这里,不难看出黄宾虹先生对中国画精神独特性的肯定和珍视。黄宾虹先生总结过:“中国画有三不朽:一用笔不朽:二诗画合一不朽;三能远取其势,近取其质不朽。”这“三不朽”正是中国画的魅力,不仅西方人几乎不能理解,就连现在一些中国人谈起传统来也有问题,不是过度就是不足。
秋林逸居 2005年 50-50
民族文化差异导致了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隔”,如果想要好好地传播,推广我们的中国画,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需要“国际化”?虽然鲁迅说过: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国际的。但要想让西方人看懂中国画,就势必要把笔墨淡化,走向主观情感的宣泄、表现:或是对色彩、空间造型的追求上来;对真实世界的再现等。我想,中国画的高明之处不会在这儿。但如果所谓的“被人理解”就意味着要先消失自己的东西,这样就会让人非常担心了。
东西方的绘画观念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体系。中国画的绘画,实际上是用笔用墨,画一个概念、图式符号。中国画的真实实际上是概念的真实,而西画的真实是视觉的真实。比如素描,是要求尽量画的立体和逼真。也就是说西方绘画比较接近于科学,是实在的、直观的。因此,他们很难理解中国画的笔墨形式。中国画经历过几个流变,但从整体上来看,作为文化的载体,时刻表达着中国传统文化——这是中国画的主脉。不论是在朝还是在野:也不论是“明劝诫、著升沉”,还是文人绘画要寄托风骚之情、聊写胸中意气,中国画的灵魂始终都是“文心”——这就是中国画的独特文化立场。中国画和西画其实就是两大运行轨道上的星体,彼此独立,如果轨道发生偏离,就会造成两大星体的冲撞,是没有益处的,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如果只是用中国画的材料画着像西画,这样做越来越离中国画更远,那还不如直接去画西画好,因为不论不类肯定是不能过瘾的事,而且也会意味着同时丧失了两种绘画的个性和审美味。
素染龙山 2016年 50-50
同年记忆 2016年 45-45
三、用画说话,体现独立品格
在中国画的创作过程中,作者首先应该是经过仔细的思考的。一幅好的作品是用来体现作者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
最近很流行的一句易中天教授的“三要,三不要。”“说真话不说假话,说实话不玩虚套,说人话不打官腔。”同样的道理可以用到中国画的创作中来。我们来做一个类比,“人话”就是发自肺腑的话,体现表达者真实性情的话,说真话,不来虚的。就像艺术家独立的创作思维和审美情感;“官腔”则是约定俗成的比较周全圆滑的表述方式,就像艺术创作中现成的普遍认为比较好的风格技巧。作为人而言,男女老少,各自有各自的性格习惯,各自有各自的表达方式。而艺术品其实就是艺术家说的话,如果所有的人一个腔调,艺术品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独立品格。
微风轻轻 2017年 45-45
小雪 2016年 50-50
园外 2015年 45-45
目前很多从事画画的人一味的追求技法,或者一味的模仿古人或某大师的风格,而忽略了前人创作的主体精神。艺术家应该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的,越是强调这种师承关系,就越掩盖了主体精神的可贵,而如果想完成一幅有自己主体精神的作品,就要敢于尝试加入自己的东西,要领会到古人的经验如何拿来我用,如何借古以开今。要看你创作的一幅作品是不是诉说了你的情感,你的思想,说出了你想要说的话?“临摹用工,是学书大要,然必先求古人意指,次究用笔。后像行体。”这些道理古人早就已经告诉我们了。拿朱耷的作品来说,之所以旷绝千古,靠的不是他笔下的那些特立独行的形象所散发出的荒寒孤高的气质吗?艺术家最终的目的,是达到自己创造,但达到创造的目的是不容易的。比如你画的作品,听到别人说,你画得好极了,像王石谷,或像其他人,这就糟了。表示你没有创造。欧洲画家最不愿意别人说他像什么人,他很喜欢听别人说你走出了一条新路,有你自己的面貌。
我们应该要让自己头脑保持对艺术的敏感和激情。在创作一幅作品前,是要通过作品传达自己的一种审美理想,一种精神世界,把某种气质、某种情绪表达到极致。体现独立品格,突出个性,当然,对于个性而然,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不同于别人,不是搜奇抉怪。我们对中国画创作主体精神的认识不能停留在底层面上,停留在一个低层面上,因为艺术品除了新鲜,更需要深度。
(司杰 安徽安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原名吕新、中国美协会员,研究生学历,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导师何家英)
(责任编辑:房卫)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