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一下岗工人“半路”学刀刻剪纸 传承刀尖上的艺术
2017-07-07 00:00:00 未知
图为任书恒在制作剪纸,用刀尖传承艺术。
“沙沙沙”,伴着切割纸张的节奏,一把锋利的刻刀在任书恒的手中翻转,一个个活灵活现的飞鸟游鱼,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纷纷出现在刻板上。
5月20日到7月16日,邢台市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邢窑烧制技艺、沙河皮影戏、面塑、孔明锁制作技艺、南宫刀刻剪纸、秸秆扎刻、内丘手工剪纸、威县土布纺织等多项非遗传人向市民展示技艺。
图为任书恒制作的刀刻剪纸作品
“用力要均匀,不能一顿一顿的。右手用刀,左手要按着纸,跟着转。”5日,在展演现场,任书恒一边做着示范,一边向围观的市民解说着。只见他轻轻地扭动手腕,用刀尖在纸面刻出一个个小洞;时而像鱼儿游水一样,轻快地切出平滑的线条。纸屑不停地洒落,大约10分钟,一匹灵动的小马就刻出来了。
“这幅‘马到成功’完成了”,任书恒说,“下面再做一个‘凤穿牡丹’,大家可以观摩一下。”每当一幅作品做好,就会引起围观市民的一声声惊叹。
南宫剪纸是自明末清初流传于南宫地区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以窗花、灯笼花、对碗花、团花、条幅、吊钱等为主,多以吉祥喜庆、农事耕作、节令习俗、故事戏曲、历史典故、风景花卉、动物鱼虫等为题材。
“太神奇了,就用一把小刀就能在纸上雕刻出如此生动的图案,画中动物神态逼真,线条流畅,真是让人爱不释手,这老祖宗留下来的技艺真叫人佩服。”市民张卫华说。
2007年,任书恒所在的工厂倒闭,成了一名下岗工人。在朋友帮助下,任书恒干起了建筑工人,四处揽活,补贴家用。机缘巧合,2009年,任书恒在电线杆上看到一则招聘刀刻剪纸钟点工的信息,他开始接触到剪纸艺术,从此他开始痴迷剪纸,那年他30岁。从那时起,他就成了一名“半路出家”的民间艺人。
“说起来也是缘分。我很喜欢伏案工作的状态,能让人享受创作过程带来的平静与安宁。”任书恒说,刀刻剪纸相对普通剪纸来说,需要更多步骤与方法。先挑选合适的图案,然后放大,再一点点用刀精细雕刻。剪刻完后,再进一步装裱。
为掌握刀刻剪纸“秘诀”,任书恒先后到临清、沧州等地四处拜访民间有名的剪纸艺人,向他们请教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任书恒的勤学苦练和痴迷追求下,从最初简单的花草、小动物等图案,到后来的复杂花样,他只用了9个月的时间。尤其是作品《清明上河图》,给人以妙剪生辉之感,场景栩栩如生,景物人物活灵活现,让人叹为观止。
凭借近10年的积淀,任书恒大胆创造,剪纸作品从传统的福禄寿喜、吉祥图案等扩展至书法剪纸等,作品题材也越发广泛。尤其是通过精心揣摩,他创造出来的一只只形态各异的蝴蝶,集自然美和形式美于一体,渗透着别样的创意和精彩,受到剪纸爱好者的青睐。2017年,任书恒被评为邢台市美术工艺大师,成为当地刀刻剪纸的代表人物。
“为了传承刀刻剪纸技艺,我常到当地学校为学生们讲授剪纸知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上了剪纸这门技艺,剪纸的文化魅力也受到关注。我会用我毕生的精力,去提高剪纸作品的艺术性,将刀刻剪纸这项技艺传承下去。”任书恒说。
(责任编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