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300张钢丝床搭建的流动之川 或许你会获得生与死的全新视角
2017-07-11 17:11:39 未知
▲盐田千春,《生命之川》,2017年,装置,尺寸可变,新委任制作,PSA“身体 · 媒体II”展览现场
PSA近期的展览“身体 · 媒体II”探索了在当今时代中身体与媒体的关系。当你走进PSA一楼大厅,肯定无法忽视一件由300张钢丝床组成的装置作品——《生命之川》。这300张“赤裸”的钢丝床散发了冰冷的气息,与PSA工业风格的建筑相互照应。床上却又缠绕了无数内部流转着红色液体的细管,就好像是人体血管中不断流动的血液。这将钢丝床的“冷”转变为“热”,将“静止”的场域带向“运动”的现场。
▲盐田千春,《生命之川》局部,2017年,装置,尺寸可变,新委任制作,PSA“身体 · 媒体II”展览现场
这件装置作品从一楼大厅的地面开始攀沿上电梯,并延伸至二楼的展厅平台上,就像是冉冉升起的生命之柱,又像是奔流不息的生命之川。
01
艺术家:盐田千春
▲盐田千春肖像照,图片来源于艺术家本人
这件作品来自于日本艺术家盐田千春。1972 年,她出生于日本大阪。幼年时,她曾亲眼目睹过邻居家发生的火灾。这个遭遇对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使她之后尝试以艺术来思索永恒与瞬间、记忆与毁灭。
1992年至1996年,盐田千春就读于京都精华大学,在校期间她创作了许多与生命相关的绘画作品。毕业后,她前往德国数所学校读书。留德期间,她曾师从玛丽娜 · 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在一次访谈中,盐田谈及了她的这一段经历。其实,她原本想投师于波兰艺术家玛格达莲娜 · 阿巴卡诺维奇(Magdalena Abakanowicz),但是她将两位艺术家的名字混淆了,闹了一个乌龙。但是阿布拉莫维奇仍收了她为弟子。
▲盐田千春,《浴室》,1999年,影像,图片来源于艺术家官网
盐田千春后来认为这是一个幸运的错误,因为阿布拉莫维奇之后教会了她许多知识与经验,包括了行为艺术的身体力量、表演的时间性以及缺席的存在状态。我们也不难看出阿布拉莫维奇与安娜 · 蒙特富尔(Ana Mendieta)对盐田早期作品的启迪。在那些作品中,盐田以自己的身体为媒介,以仪式化的创作过程追寻生与死的关系。
02
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
衣服、床、鞋子、钥匙、椅子、钢琴等日常物件,是盐田千春后续创作时时常运用的元素。这些物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不仅使用它们,同时也赋予了它们许多记忆与感情。这些感情正是盐田的创作源泉,同时也被她以千丝万缕的细线进行呈现。
▲盐田千春,《遍布大陆之上》,2010年,日本国家艺术博物馆,图片来源于艺术家官网
在其作品《遍布大陆之上》中,盐田千春募集了许多鞋子,同时向这些鞋子的主人们收集关于鞋子的故事,并书写在信纸上。最后,盐田以红线将信纸和鞋子串联在了一起。
▲盐田千春,《手中的钥匙》,2015年,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日本馆,图片来源于designboom
2013年,盐田千春的作品《手中的钥匙》成为了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日本馆的参展作品。这件作品由两艘破旧的船舶、红线编织的迷宫以及逾50,000把钥匙组成。这些钥匙同样也是盐田向公众征集获得的,它们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必需品。盐田认为钥匙是我们用以保存珍贵物品与空间的物件,同时它们会让我们有机会打开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门。
▲盐田千春,《手中的钥匙》局部,2015年,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日本馆,图片来源于designboom
盐田千春通过将充满个体记忆的日常物件的再次收集、大量堆积以及相互关联,指向一种普遍意义上的集体记忆以及共同宿命。所以,很多观众在看完她的作品后,皆会产生一种无法言表的共鸣与感动。
03
缺席的存在
▲《在沉睡间》,盐田千春,2005年,现场表演及装置,图片来源于艺术家官网
“缺席的在场状态”是盐田千春近几年创作的重要母题。本次参展PSA“身体 · 媒体II”的作品《生命之川》让人不由地想起她之前的另一件作品《在沉睡间》。在那件作品中,她以无数黑色的羊毛线在美术馆空间编制了千丝万缕的迷宫,其中安置了24张病床,每张床上皆躺着一位沉睡的女子。她们安详的姿态与复杂不安的外在环境产生了强烈的对比。
▲盐田千春,《生命之川》,2017年,装置,尺寸可变,新委任制作,PSA“身体 · 媒体II”展览现场
而在《生命之川》中,安睡的身体与纯白的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无数条滚动“血液”的“血管”。盐田千春在300张钢丝床上盘绕了无数条8毫米的医用PVC管,并利用医用蠕动泵向这些细管输送红色的食用色素,从而营造了源源不断的生命迹象。
▲盐田千春,《生命之川》局部,2017年,装置,尺寸可变,新委任制作,PSA“身体 · 媒体II”展览现场
在与PSA的采访中,盐田千春提到“床”对她而言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因为我们大多数的生命始于床榻,也终于床榻。所以空无一物的床看似暗喻了生命的逝去,但是不断流动的“血管”又展现出了一种缺席的存在状态。或许生与死的对立关系早已不再存在,因为对我们来说,关于逝者的记忆就如同是一种“缺席的存在”,这些痕迹永远不会消弭。
(责任编辑:段维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