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谭平:关于艺术 善于提问很重要

2017-07-16 23:34:23 严长元 施晓琴

无题(油画) 200×160厘米 2016年 谭平

  前不久,一场名为“……”的特别展览在北京元典美术馆低调地开幕了,展览由当代艺术家谭平策划、现代舞者侯莹及其团队和在场观众共同参与其中,白灯管所散发的可控、即时的“灯光”与舞者相融的氛围中,观众也不知不觉成为展览的一部分,去参与、去体验主体与客体、时间轴线、随机与记忆、修养与内悟……没有太多预设、也无所谓开幕仪式,“这是一件作品,这不是一件作品;这是一个展览,这不是一个展览”。这所有“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其内核是谭平的艺术理念。

  谭平身上有着多种标签:一位集版画家、抽象艺术家、实验艺术家于一体的复合型艺术家;一位艺术教育设计体系改革的实践者,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并主管教学工作;如今,他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及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协实验艺术委员会主任。确切地说,他是一位拥有多重身份的文化管理者。曾经在不同的专业领域,他带着推动中国艺术向前发展的使命感,做出了多样的思考与不同的尝试。而如今这种身份的转变,不仅影响着谭平的艺术创作,使其对艺术的思考不再只基于对艺术本身的理解,而且更多地带有对中国艺术发展的宏观认识和考量,体现出他在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文化自觉与责任担当。我们的对话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进行。

  跨界,

  注重观念之间的连接

  美术文化周刊:从2012年中国美术馆的“1划”展览到2016年苏黎世海姆豪斯美术馆的“山外有山”,再到香港狮语画廊以及北京元典美术馆的展览,这些展览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你每次会根据不同的空间呈现新的表达方式和作品,同时在与周围环境、观众的互动过程达到对空间的重构、对作品外延的拓展以及对展览本身的重塑。这是怎样的一种选择?

  谭平:我的这种想法与我的艺术成长道路有关。开始学画时,大家学习的是如何将看到的人、事、物表现出来,后来逐渐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形成自我风格,这时候往往更关注自己。而当这个过程逐渐完成的时候,就会反过来关注到你在这个环境中所存在的价值。每创作一个作品,我都会思考当它放在展示环境里时与外界的关系,我认为艺术最大的价值是在这种关系中产生的,与外界的联系、与人的关系是最重要的,而非作品本身。我在德国留学时就开始做与空间相关的创作尝试,当我回国后接触了设计,这种观念越来越强。因为一个设计师在设计时的思考是多维度的,作品更多考虑的是别人的需求。因而,我会思考作品与人会产生怎样的联系,这与当代艺术的观念也有关系。当举办一个展览的时候,艺术家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观众也不是简单地欣赏而更多地去思考,这才是当代艺术最重要的东西,也是我后来创作的核心。我们原来展览的观念是灌输式的,现在则是开放的、互动的,观众的主动性更强。

  美术文化周刊:你是从学习版画开始的,又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了抽象艺术实验和设计教育工作,目前还致力于推动实验艺术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跨界艺术家,是什么影响了你创作路径的选择?

  谭平:这恐怕是我的性格和经历综合作用的结果。版画是由多种媒材完成的,属于传统绘画中一个非常理性的专业。但是到德国学习后,我在观念上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时候,我发现艺术创作的观念极为重要,需要艺术家找到最准确的手段去表达。后来进入设计领域,更加深了我对于艺术的理解。我认为跨界不只是简单的专业上的跨越,而是与整个生活变化有直接的关系。现在艺术家不断地介入新的领域比如建筑、新媒体、互联网等,但最多的、与生活联系最紧密的肯定是在设计领域,所以我的跨界也变得非常自然。这绝对不是故意地跨界,而是由于接触了新的领域后两种观念之间的连接。在两个专业对接的过程中,有无数个点可以去生发、创造。这种变化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通过这样一个工作表达我的想法和对艺术、对教育的理解。

  创作,

  观念与形式都要符合时代

  美术文化周刊:“叠加”“覆盖”“行动”是你抽象绘画创作脉络中的关键词,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与现代艺术观念、形式融合并成为能为观众接受的表达,你思考的关键是什么?

  谭平:覆盖应该是我的一种创作方法,通过不断地“覆盖”获得和表达新的感受,重点是感受。这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说,就像是当代社会一个信息不断地被另一个信息覆盖,这是一个社会现象,也给我们提出了问题:什么东西是永恒的?面对这样的问题,每个人角度不一样,结论就不一样。对我来说,过去传统的创作属于一个建构的过程,但我的作品是不断地消解和清理的过程。工作上的事务繁杂,但一回到工作室,我会尽力关注于创作。我的习惯是,不管画没画完,都像刷墙工人一样,把画布当墙先涂一遍,就像做一次清理。而在这10分钟里,重新用一个颜色覆盖原作,我也同时把私心杂念刷掉,内心获得平静。这样看起来的一个不断破坏创作的过程,也令我开始获取新的创作灵感,思索新的问题。这与传统的创作方法不一样,也是我理解的“继承”,它是一个带有批判性的过程。我们要有一个新的态度,将传统的东西通过转化后创造出新的、适合今天的艺术。

  美术文化周刊:这几年抽象艺术和实验艺术在国内的普及度前所未有地高,应该说政府也提供了很多支持的举措。你怎么看这些变化?未来趋势如何?

  谭平:中国的抽象艺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处在一个边缘的状态,大家每当看到抽象艺术作品时,首先会问“什么意思”,这体现出我们的传播还不够。过去所有人都把抽象艺术与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导致大家都避免触碰它。现在大家认识到抽象艺术是一个艺术形式的问题,这个改变很重要。身为艺研院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的负责人,我想应该利用这个平台推动观众的认识更深入。2016年初我们在今日美术馆举办了“中国抽象艺术研究展”,汇集一些老抽象艺术家的作品做一次梳理和回顾,还有论坛和讲座,后来又移师上海,这十分有利于大家的理解和传播。今年则准备做青年和多媒介方面关于抽象艺术研究的展览,希望更完整。

  实验艺术更需要政府发声。上一届艺委会建立了一个网络,即在各个省美协设置了实验艺术艺委会、各院校建立了相关专业和学科,这方面我们做了很大的努力。此外,最核心的工作是开辟了全国美展的实验艺术展区,首次以独立展区的面貌为大众呈现了中国近些年的实验艺术生态。三年之后的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我会更关注实验艺术语言的创造性,希望有更多新的媒介在展览中呈现。另外,还要有思想上的创新,选择体现批判性、体现思考和提出问题的作品。现在实验艺术特别关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勾连,如何在这样的基础上有新的观念出现和形式上的创新,我们很期待。

  服务,

  立足于创作和管理基础上思考

  美术文化周刊:2014年9月,你从中央美术学院调至中国艺术研究院担任副院长,这种身份的变化是否也影响了你的创作?另外,如何在行政工作与创作之间自由转换呢?

  谭平:对我来说,两者都是服务,一个是服务于年轻学子,另一个是服务于成熟的艺术家。服务的对象不一样,思考的东西也就不一样。在美院,抓基础教学工作,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4年的本科生涯中找到自己,知道“我是谁,我喜欢什么,我将来要做什么”。而艺术研究院大部分是已经成熟的艺术家,我们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从事艺术创作的舒适环境和展示机会。在此基础上,对他们有严格的要求,不仅出优秀作品,还要通过展览提出问题。艺术家如果纯粹按照自己的语言不断地生产,却不知道自己的艺术实践到底针对什么问题,而他又是如何解决的,那他的作品就失去了部分意义。在领导支持下,目前我院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青年艺术家系列展,就是以这样的要求来策划举办的,希望既能激励艺术家更认真地对待创作,也能增强艺研院画家们的凝聚力,从而带动整体上的有益发展。

  创作和管理这两种身份是互相影响的。在艺术创作领域,我给自己的定位是“业余画家”,因为我的主业是行政管理。一方面现在接触的各项事务多,视野比原来更广阔,对我的艺术创作是有帮助的;另一方面当我接触到社会方方面面变化的时候,我更关注自己能否产生新的观念,因为如果自己能表达出来,那就是对这个社会很准确的表达。现在我接触的范围非常广,与社会的联系更紧密,直接面临各种问题,也能感受到更多矛盾,很多都需要做出真正负责任的决定,这与当艺术家肯定是完全不一样的。

  美术文化周刊:当下的艺术创作生态更为广阔丰富,年轻艺术家面临着很多机遇,也会产生迷茫,你的建议是什么?

  谭平:我想说两点。一是心态要沉下来、静下来,专注于创作。现在社会各种诱惑多,变化也大,尤其信息的碎片化让人容易迷失,这对艺术创作是很不利的。艺术创作就像读一本很厚的书,需要一点点从头看到尾才能有收获,才能把作品做得深入、到位。二是艺术家要保持敏感。虽然社会复杂多变,但能敏感把握到这种变化的本质是非常重要的。艺术家要养成思考的习惯,多问自己为什么。艺术家要知道这个社会在发生什么、观众需要什么,找到个人与今天的联系,才能创作出更新鲜、更符合时代的作品。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 叶旭栋)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