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于明诠:文学内容与汉字书写渐行渐远,是一种遗憾

2017-07-17 10:08:50 未知

  新文学与当代书法创作

  今年是新文学100周年,那么新文学在100年来,它的这个发展应该是波澜壮阔,产生了许多不朽的经典作品,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但是他们的文学作品,跟当代书法这种毛笔书写汉字的行为,渐行渐远没有关系了。

  这样一个情形下,书法家们可能不太关注,因为我跟欧阳江河先生都是爱好书法的,我们对文学也不陌生,当然他是著名的诗人。所以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就感触比较深刻一些,觉得这终归是一种遗憾。从历史上来说,一个时代的文学成就,它一定会反映在书法艺术作品当中。换一个说法,任何一个时代书法艺术的艺术内容里面,除了包括书法的技法以外,一定包含着文学内容。文学内容其实也是构成书法艺术内容部分。

  于明诠  草书张枣诗《镜中》

  我举一个例子,1990年第三届中青展的时候,有一件作品,作者是当代的书法家石开先生,他用一个六尺斗方的形式,写了四个大字“看看大海”,其实“看看大海”这句话跟我们经常写的“观海听涛”意思很相似,而“看看大海”就是具有新文学意味的书写内容,“观海听涛”就是具有非常典型的古典文学意味的内容。在当今这个社会里面,在这样的一种语境当中,我们来写观海听涛其实远远不如“看看大海”这四个字具有感人力量。仔细推想一下,“看看大海”这四个字包括了“观海听涛”之外的内容和意韵在里面,如果我们在一个展厅里面,不管他多么著名,当他写一个“观海听涛”的时候你不会在意他的书写内容,你可能只关注他的书写的技法技巧。

  如果换成这样一个内容,谁走到这幅作品面前都会在欣赏书写技巧、韵味和高度的同时,绝不会忽略它的文字内容。这个文字内容和书法技法结合起来所产生的感人的力量,是传统意味的书写内容所不具备的。换成新文学内容的时候,这件作品就会产生一些新的意韵,新的力量和时代的变化。所以我想让书法和文学再结合起来是很有探索意义的,也是很有探索价值的。我们两个人的力量来做这样一个展览可能很单薄甚至说可能不成功,但是我们毕竟是做出了这样一个努力,可能会给大家带来某些想法吧。

  于明诠  行书自作联

  我的创作构想

  我们选择内容的时候,主要考虑到我们自己喜欢的作家、诗人,比较喜欢的作品,比较喜欢的诗句,甚至是他们的书名,我们选取了这些点,来作为我们书法创作的内容。

  我自己在这里面,大致上有这么几类:一类就是新文学经典作家们的一些诗文选抄,我把它写成了传统书法四条屏、六条屏、甚至八条屏这样的一种形式,或者斗方,或者扇面,或者对联。另一类就是我把我喜欢的这些作家的名字,他们的作品、书名题目,我做了一些对联,这些对联可能在平仄对仗方面欠工整,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有些名字是不能改动的。我基本上就是按照上联落在仄声上,下联落在平声上,字数相等大意相对。比如我自己比较得意的“鲁迅彷徨老舍,巴金寒夜冰心”,熟悉新文学的朋友,对他们的名字当然是熟悉的,那么这里面有两幅作品,一个是鲁迅写的《彷徨》,一个是巴金写的《寒夜》,把这两件作品镶嵌在里面比较有意思。

  于明诠  行书自作联

  再比如我把贾平凹先生写的四部长篇小说的书名做了一个对联,我自己认为还是有点意思的。“古庐坐佛,老生带灯”可能书法圈里的很多朋友对文学可能不是很熟悉,或者对贾平凹先生同一个作者的所有作品不是很熟悉,那么通过这一个对联的形式把它写出来以后,大家看了之后肯定对这个书名会产生兴趣,那么他可能从此会关注他的文学作品。我觉得这个也是一个比较好玩事。我觉得这样来写他们的名字,一个是表达了我自己对这些作家们敬佩和喜欢,另一个也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让新文学通过书法作品,书写的一种形式能够得到强调和推扬,我觉得这也是我的一点想法。

(责任编辑:王林娇)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