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林明杰: 纳凉图的凉意哪儿去了?

2017-07-18 15:47:20 林明杰

  入伏之苦热,虽有空调,亦头脑昏昏。难怪古人喜作纳凉图,或有望梅止渴、赏画消暑之功也。

  历史上很多著名画家都画过纳凉图,大多格局都是依山傍水处,幽篁古树间,置一疏简小屋,屋内高士作读书或摇扇状,也有二人席地,默然闲坐。而很多山水画作虽未名以纳凉,但自有一种清凉意。而这种清凉意,是中国古代文人画的普遍意趣,所以也可以说,中国古画大多可以当作纳凉图看。

▲ 金廷标《莲塘纳凉图》

  上海博物馆有一幅清朝宫廷画家金廷标的《莲塘纳凉图》,据说是根据杜甫诗意而作,但我觉得他未能体现杜甫诗意。杜甫原诗如下:

  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

  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

  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

  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

  杜甫的诗是潇洒的,而金廷标这幅画却是矜持的。尤其画中男子虽然翘着二郎腿,眉目中也是威严的。画面左侧两个女子画得畏畏缩缩,如履薄冰,而且构图故意使之位置偏下,令男子坐着也比其他人高一头。看这纳凉图,毫无清凉意。

  不过,你要知道他画的男子是乾隆皇帝,而他又是乾隆的御用画家,那就不奇怪了。

  中国古代文人绘画中有一股潇洒的意趣,那是文人画家用不以画谋生换来的可贵自由和潇洒。这种自由在元代以前,是中国远远领先于世界的文明。

  大多数古代纳凉图,都是山水画,人物只在其中起点缀作用。而以人物为画面主角,却又画得精彩的纳凉图,我印象最深的是海派绘画领袖任伯年画的《蕉荫纳凉图》。不知道为什么,任伯年特别喜欢画吴昌硕。或许是他觉得吴昌硕的形象特别萌,特别入画吧。他把吴昌硕画成了半裸状,手持破蒲扇,坐在竹榻上。那真是画得栩栩如生,风趣幽默。我最佩服任伯年的是,他在土山湾学过西洋画造型技术,但他后来画的画,呈现出的完全是地道的、高超的中国画笔墨韵味,只有在造型的微妙处,你能感受到他经受过西洋绘画训练。

▲ 任伯年《蕉荫纳凉图》

  在中国画现代化历程中,任伯年和程十发都是洋为中用,化洋为中而不露痕迹的高手。不像是有的画家,用中国的毛笔和宣纸去模仿西洋人的炭笔素描——那不是犯傻吗?而且这种画法还成了学院派国画的典型风格。唉,不说了,说了生气。心静自然凉,心静自然凉……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王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