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李戈晔:实践类博士的理想状态

2017-07-19 11:54:46 未知

  这几年读博蔚然成风,博士大军浩浩荡荡冲进艺术领域,艺术类博士的艺术创作与理论水平是否一致?画家是否需要读博?读博对艺术创作是否有用?读了博士对绘画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这些问题逐渐成为热门话题。

  作为艺术实践类的博士最理想状态应既是艺术家又是学者,要做到这两方面兼备需要坚实的学养和学识作为依托。艺术实践类的博士在艺术创作上要有自己的风格追求与建树,这本身就需要不断地提高审美水平和创作理念,因为艺术创作的个人风格不仅仅是建立在技术上的,更是建立在综合性的学术品格和审美能力上。博士阶段的学习是在专业创作能力培养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研究美学理论,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学识、心性等全方位的能力。对于实践类博士来说,注重传统绘画的理论研究和对当代艺术观念的研究,对于创作实践是必要的,研究艺术的历史对于艺术的发展趋势会有更好的判断和认识,对于推动个人艺术的发展有指导意义。读博士的目标并不只是拿到学位,更重要的是在博士期间,在学术上和创作上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加强和提升学术与创作水平,在专业领域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梳理。艺术实践类博士是以书画的创作实践为基础,书画理论研究为目标,努力实现实践与理论两高。

  理论研究对于艺术创作的提升有实际的意义和影响,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很难从美学上对绘画有深入的理解。艺术实践类博士在艺术理论知识架构上普遍存在不够全面的弱点,需要对文献进行梳理,阅读经典典籍,补充认识论上的不足。通过对理论体系的深入探索,锻炼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拓展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有助于绘画创作水平的提升。历史上真正伟大的艺术家都是兼具理性与感性的思维能力,才能将艺术创作不断向前推进。宋徽宗要求画院画家在绘画之外研读经书,提高学养,以诗入画,强调画外之意境,成就了诸多大家,出现了许多的旷世名作,使得宋代艺术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一座高峰。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艺术创作的发展都离不开理论的总结和观念的更新,对于个人来说更是如此。博士应该是专业领域的精英,博士阶段的研究领域应是更专业化、更区域化的。艺术类博士的设置本就是以学术为目标,深入地进行艺术专业领域的研究。作为有着博士学历的画家来说,具有丰富的专业学识是必要的素质,理论知识结构和创作能力都很重要,想要两者兼具需要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努力与辛苦。理论对实践的推动作用的效果有时候并不是显性的,也不是整体统一性的,存在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做艺术与做学问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的积累和领悟。

  (作者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师)

(责任编辑:邹萍)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