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艺术走向心灵 就是走向世界

2017-07-31 09:24:16 王源远

  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门打开,西方艺术如潮涌般进入中国,作为“80后”,我从小就受到这些艺术的影响,日本动漫、美国波普等等,满眼充斥着这些形形色色的艺术。我从中国美术学院附中到研究生毕业,12年的学院学习,学的是西画专业,接受的图片、画册、展览等大量信息大多来自西方。西方的不少当代画家,如费希尔、霍克尔、森上方等作品也曾令我着迷。我的本科毕业作品《今夜无人入睡》《别了,纳尼诺》就有着许多模仿西方绘画的痕迹。直到研究生毕业创作阶段,我在几次画稿都被导师们否定、走过了一段弯路后,开始了创作的反思。觉得继续模仿西方绘画已经很没劲,开始把眼光转向东方,买了大量的中国宋代山水画册和日本浮世绘画册。我思考着如何走进自己的传统,琢磨着如何将传统与当代、西画与中国画之间作一个有机的嫁接,尝试过勾线、散点透视等手段。最后感悟到要用油画的材料营构一种东方情绪、氛围和意境。我画了一些作品,达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当毕业展出时,我的《红树林》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被评为林风眠创作金奖,并被中国美术学院永久收藏。这次创作的成功鼓舞了我,毕业后继续沿着这一思路探索。2014年12月以一幅《大风景》入围“中国新锐绘画”评奖,最终获得银奖。之后又有作品陆续参加国内多个艺博会以及在法国巴黎展览。

  从我的创作经历和艺术感悟来谈关于“中国艺术走出去,如何走进去”这个问题,我的体会是:艺术与国运相连。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大量西方艺术涌入国门,让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目不暇接,目迷五色。如今“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开放之策,随着我国对外投资领域的不断拓展,文化艺术走出去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那么以一种什么样的面貌走出去,就成了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这就必然关涉到走出去的目的。中国艺术走出去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外国友人通过艺术来认知中国。常言道:“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要走出去,首先必须考虑如何先走进中国自己的传统中去,即沉潜到中国乃至东方艺术的趣味、境界中,在传统中玩味、体悟、追索。在创作中融入、熔铸东方艺术精神,展现自身面貌,同时又不能泥古不化,还需有当代的艺术语言、艺术样式。我最近在上海龙美术馆举办了“人间烟火”个展,就出于这一艺术观点和追求,我试图在艺术的乌托邦与俗世的生活交汇地打开一个界域。

  另一方面,需要走进去的是艺术语言。要娴熟地掌握艺术语言,并不容易。除了一种上手的功夫训练,更重要的是对中国文化空间的营构,我觉得这种“空间”既不是西方传统的定点透视,也不是东方传统的散点透视,更不是现代装饰性绘画压缩了的平面构成。在当今这一科技高度发达,古今、东西文化交汇的时代,彰显和隐没同时存在于一个悖论之中,我们需要探索尝试这个时代的个性语言,在“彰”与“障”的辩证法中,表现物象的“可见”与“不可见”。

  如何走进去,我觉得还要厘清一些观念。一是关于当代艺术。现在对“当代艺术”的看法分歧很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其实,我们作为生活在当代的画家,都自然地打上时代的烙印。只是我们必须清醒,当代艺术不是西方的专利,我们作为东方人,应该建立基于东方美学的“当代艺术”思维,创造具有东方生活和意境的当代艺术作品。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走进西方社会,而不是成为西方当代艺术的复制,否则只能被西方人所唾弃。二是关于技艺手法。我认为中国绘画应该坚守中国绘画的基本语言,而与装置、影像、行为保持距离。这并不妨碍自己艺术的“当代性”。既坚守传统,又不固守陈规,注意汲取新的观念,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三是关于个性。艺术家需要个性。这几乎成为公论。以前我也是这样认为。所以,在研究生阶段,老师还说我没有走出叛逆期。但是,近几年的创作让我明白一个道理,艺术并不是自我发泄式的个性表现。相反,艺术需要广泛认同,需要引起人们的共鸣。所以,在我最近的创作中非常注重身边的生活,追求人性中深层次的,能够唤起人们普遍感情、触及内心最柔软处的东西。在个性形式中渗入共性的内涵,这样向心灵深处的行走,是人类艺术所共同需要的。如若这样,中国艺术走出去、走进去,何难之有?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王林娇)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