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国有博物馆已经告别“野蛮生长”
2017-07-31 09:31:25 未知
今年初,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成为全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获评为国家一级馆的非国有博物馆,引发社会热切关注。从2010年七部委出台的《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到国家文物局于近期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进一步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健康发展。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春天已悄然来临。
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符合社会需求
截至2016年底,全国经正式登记注册的非国有博物馆有1297家,占全国博物馆总数比例达26.6%.
1905年,实业家、教育家张謇筹建南通博物苑,让博物馆从私家玩物存放间变成面向社会的公众窗口。100多年来,正是一代代民间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成就了非国有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如果不是他们及时介入相关领域,我国在民族民俗文物、近现代文物、现当代艺术品等方面可能会出现收藏断层。”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伴随着我国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已进入深耕期。从2013年起,非国有博物馆数量快速增长,其身影遍布于城市乡村的大街小巷,填补馆藏门类的空白。“在人们文化喜好多元化、个性化、时尚化的当下,非国有博物馆主题性强、接地气、与当地群众生活联系相对密切等独特魅力愈发明显。”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宋向光表示。
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紧密联结。“一方面有助于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一方面能激发社会力量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指出。
重点整治行业乱象
业界普遍认为,非国有博物馆存在的管理不规范、重建馆轻运营、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只是表层问题,更深层则是创办者私人财产权和博物馆法人财产权混淆不清,藏品真实性、来源合法性堪忧。许多非国有博物馆更像公开的私人储藏室,创办者个人主观感情色彩浓厚,与国际标准相差甚远。
针对这些由来已久的问题,《意见》首次提出,在非国有博物馆领域探索建立信息公开和信用档案制度,并明确要求对藏品进行登记确权,加强对征藏活动的指导;提出建立健全理事会制度、完善退出机制和落实法人财产权,意在从根本上解决市场规范问题。
在上海大学历史系博物馆学教授吕建昌看来,政策法规的日趋完善,标志着非国有博物馆将在管理上步入正轨。“办馆人要同时提高思想认识,首先意识到自己的展馆属于需要向社会负责的公共文化服务,而不再是随意性较强的个人行为。”
登录备案藏品,完善资产确权……在大唐西市博物馆馆长王彬看来,从建馆之初就依照不落后于国有博物馆的行业标准进行严格管理,是其实现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在一些优秀的非国有博物馆负责人眼中,做好基础性规范管理工作是先决条件,进一步思考如何扩大社会影响更是改善现状的有效举措。比如,建川博物馆长期致力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物证的抢救性征集,定位清晰、特色鲜明;上海玻璃博物馆通过开展一系列优质品牌教育活动辐射周边群众,口碑良好,社会效益显著。
切实解决实际困难
《意见》针对当下非国有博物馆现存突出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政策优惠重点针对的是那些积极上进,有真正文博事业追求的博物馆。”吕建昌表示,政府扶持来了,也意味着要求提高了。加大扶持的首要任务,依然是推动非国有博物馆从“混乱无序、野蛮生长”到建章立制、规范运行,进而实现繁荣发展。
《意见》明确了差别化支持的概念,探索引入质量评价体系,一系列优惠政策将向特色鲜明、制度规范的高分评价展馆倾斜。“结合各地出台的具体扶持标准,一套相对科学的扶持体系已经成形。”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青岛汉画像砖博物馆是一座去年新建的民营博物馆,因得到一定程度的政府资金支持,目前已通过开展特色活动实现了收支平衡。《意见》让该馆创始人张新宽看到了新的诉求:“除了资金支持,人才支持同样重要。专家业务指导、博物馆技术特派员等都是我们发展的现实需求。”
有的博物馆做的是公益事业,却注册为企业身份;有的举办者可以拿到扶持,但却并不知情……信息不对称是困扰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家文物局通过开办非国有博物馆长培训班等一系列举措,强化了地方和民间的有效沟通,参与学习者热情高涨,成效显著。
“《意见》一方面是积极促进各类国有资源与我们有效对接,另一方面是为我们实现独立发展创造政策便利空间。这些切实举措,都很振奋人心。”广大非国有博物馆负责人普遍感到欣慰。
关强指出,下一步,国家文物局将通过做好藏品确权和登记备案工作、积极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加强工作督导等推进政策落地。
(责任编辑:房卫)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