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意石雕”精巧绝伦、巧夺天工
2017-08-11 17:10:45 未知
薄意是寿山石雕刻的一门独特技艺。其由浅浮雕与阴刻等技法演变而来,以“重典雅、工精微、近画理”著称,尤其田黄薄意作品,材质佳,重布局,刻画精细,蕴含诗意,融雕刻、书法、篆刻、绘画于一体,是寿山石传统文化中的一块艺术瑰宝,彰显着有别于其他雕刻技法的特殊审美魅力。
田黄薄意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自清初杨玉璇、周尚均于印台四周雕刻纹饰,奠定薄意雏形始,薄意兼收金石、青铜器、画像砖等众多艺术元素作为雕饰题材,进一步丰富图案样式,并在同治、光绪年间由潘玉茂兄弟继承杨、周遗法,浅化雕刻层次,为后来的薄意雕发展夯实了基础。
清末民初,素有“西门清”之称的林清卿别开生面,以国画画理融入田黄雕刻,使薄意兼具绘画与雕刻之魅力,成为寿山石雕的一个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将薄意推至一个全新的境界。西门派田黄薄意“按材施艺,因色构图,避格取巧,掩饰瑕疵”,以圆顺之刀法,讲究作品气韵,追求画面意境,自成一格。后期王焱栓、王雷霆、林棋俤等人继承林清卿技法,加以发展,使“西门薄意派”技艺传承有序,达至鼎盛。
而与西门派风格迥异的“东门派”,其田黄薄意之艺术表现亦别具特色。其刀法矫健华丽,造型伟岸讨巧,清新隽永,雅俗共赏。东门派中,林友清秉承家学,将浮雕技法与薄意艺术的结合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在东门派的薄意探索中起到了开拓性的作用,被尊为“东门清”,与林清卿齐名。此派后期亦有林友琛、林寿煁等艺人将薄意技法发扬光大,在吸收传统的基础上自出新意,成就斐然。
东、西门两派在田黄薄意艺术效果呈现上虽各有千秋,然薄意因其特有的画面感及文化内涵,常常成为艺人们施展个人才艺的首选。而如何以适宜的材质映衬薄意,亦至关重要。对寿山石雕刻家来说,一块上好的田黄石即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下图所示藏品编号为:ZX170807,大:115.2g,小:92.2g。藏品呈不规则状,色泽为黄棕色,纹饰清晰,整体造型精巧,包浆质地柔和,手感舒适,保存较好。
图片来源:隆邦古董鉴定
(责任编辑:李璞)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