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把时间揉进雕塑中

2017-08-17 08:48:30 未知

  隋建国一直是中国当代雕塑的领军人物,被评论家誉为“在观念主义方向上走得最早也最远的中国雕塑家”。在三十多年的艺术实践中,隋建国对于作品形式、时空经验、媒介处理方面都产生了自己独到而深入的理解,这些思考也熔铸在他不同时期的创作之中。

  最近,隋建国的个展正在香港展出。日前,隋建国以“偏离17.5度”为题,在深圳举行分享会。在活动开始前,隋建国接受晶报记者的专访,畅谈了他对于时间、空间与艺术的思考。

  50岁的顿悟 让他将时间融入雕塑

  隋建国生于1956年,早年是工人出身。当年,工厂旁是文化馆,里面有一个叫工人业余雕塑创作组的队伍,隋建国一出手就被认为是做雕塑的料子。于是,他在考学时就毅然选择了雕塑专业。可以说,从最初的“业余选手”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之一”,他与雕塑有种冥冥注定的缘分。

  上世纪80年代,隋建国开始进行关于创造中国现代雕塑的探索,将个人命运与社会脉动相结合,创作了《平衡器》系列、《卫生肖像》等作品,作品反映且关注个体精神表达。90年代起,反思过去的喧嚣,隋建国开始重视于自我主体与时空坐标在对话中的建立,这也成为此后其艺术创作贯穿始终的线索。

  50岁生日那天,隋建国突然顿悟时间对于个体生命的意义,“不同于少年时对时间的随意支配和流逝的无感,到了知天命的年岁,基本消磨了大半的生命,人开始产生对于时间的焦虑感。”隋建国开始希望能够捕捉到时间的痕迹,企图把抽象的时间具象化地呈现,而作品便成为其注入思想的最好载体。

  用雕塑记录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时间的形状》是隋建国从2006年12月 25日开始进行的一项持续的创作,它并非一件静止的作品,而是与时间一起变化发展的。隋建国坚持每天将一根钢丝在油漆中蘸一下,随着时间的积淀,油漆在钢丝上越粘越厚,从逐步有了厚度到渐成小球。日复一日,小球日渐变大,变重,甚至于需要支架加以支撑。

  如今这个作品被安置在一个独立的房间,已由棒棒糖大小发展到直径40厘米左右。在这个作品中,时间以一种黏性的包裹形态存在着、生长着、流逝着,这其中具象化地呈现了隋建国对于时间的认知与思考。这个作品从2006年开始从未间断,隋建国计划将之一直做到自己生命的尽头。

  如果说《时间的形状》是以日为单位记录时间的变化,那么《偏离17.5度》就是以年为单位对时间进行记录。2007年,根据浦江华侨城相对南北轴线向东偏离17.5度的特质,隋建国度身创作了名为《偏离17.5度》的大规模公共艺术作品,并年复一年地进行创作。此次深圳讲座正是以此为题,隋建国表示:“深圳作为一个中国最有未来的城市,它的城市性是最有意思的。所以我选了一个跟城市相关的主题,城市一定是跟住在城市里的个体生命相关,也是跟空间、时间相关的。”

  近年,隋建国开始有意识地在作品中展现时间的元素。比如他正在香港举行的最新个展,呈现了艺术家创作于2017年的数件纸上作品及早期雕塑代表作。其中的新作采用的是一种凝固得很快的材料,“创作须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几乎来不及想,要凭借身体本能去工作,所以创作出的作品感觉很原始,材料本身就携带了时间因素。”

  无论用什么材料做的都是雕塑

  隋建国的作品中尝试运用的材料众多,不管是早期用破烂桌椅、铁丝网等材料制作的《平衡器》系列,还是2014年以泥塑为主的《盲人肖像》系列,都在打破人们对于雕塑概念的认知。甚至于,有时候观众会觉得这是一种“跨界”艺术,而不再是雕塑。但隋建国并不认同,他说,“我无论用什么材料,做的都是雕塑。”

  在隋建国看来,他的创作始终是由雕塑逻辑出发的。他认为,平面创作的最高境界是将形象变成符号,画家如果做一个与空间相关的作品,出于习惯,他会更加重视符号概念,媒介与空间将变成次要的;而雕塑家则会将空间与媒介作为最主要的元素,符号和形象仅仅成为附带的产物。因此,他的创作只是拓宽和延伸了雕塑的概念,并没有失去雕塑的核心。

  那么,观众该如何欣赏这些雕塑呢?它们会不会影响观众对艺术的认识?隋建国认为,形式上的相融是艺术概念越来越普及化的过程,这种拓宽反而提高了公众参与艺术的可能性。

  传统就在我们身上无须刻意寻找

  近些年,艺术家们都特别热衷于回归传统,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对此,隋建国表示自己是坚定的 “改革派”,在作品创作中不会有意识地到传统文化里去寻找艺术。但他提到1973年到大学恢复招生期间,他曾拜师学山水画,“那是了解中国传统特别好的一段时间,对我后来搞当代艺术特别重要,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于回归传统,隋建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艺术发展不是一味从祖宗那去找寻东西,而应该是对新的外来文化进行消化与吸收,壮大复兴现在的文明。” 他表示传统文化也是随着时间不断演进发展的,从某一种形式或者某一个时期去找传统文化是一种表面化的做法,“每个中国人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都是与传统密不可分的。传统就在我们身上,我们拥抱未来,就是传统拥抱未来,并不需要落实到具体形式的追寻上。”

(责任编辑:王飞)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