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李文子的艺术化生存——律政媒人身份转换问题

2017-08-18 10:33:18 杜卡

  她是一位优雅知性的靓丽女人,她一手创办了国内首家女性画廊——四分之三画廊。

  转来跳去的过程是不断寻找合适自我的过程

  殊不知,在李文子90年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后到四分之三画廊开幕前这将近15年的时间,她前进的道路就像若干个佐罗胜利的符号——艰辛而绚烂的“Z”。每一个迂回,都为今天的厚积薄发储蓄各样的能量,而迂回的最终方向,则落到了她自己的画廊。这是一个身份不断转换的艺术化生存历程。

  86年到90年,李文子在中国政法大学学习政治学。政治社会的中国永远都不能规避,但她大学接触最多的是西方哲学和政经。这些教会她思考问题的方法——同时那几年的自由风潮、民主意识和法治思想也烙印一般影响了她。

  毕业后她渐渐成为一名法律顾问,后来又转向当时热门的投资管理,然后又是北京青年报、北京电视台、广告杂志的工作,成为公众媒体人。律政媒人的身份不断转换,李文子坦言:“我转来跳去的过程是不断寻找合适自我的过程。”

  而立之年去美国学习大众传播并在欧洲游历,给她本来丰富的工作经验锦上添花。这期间她开始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关注艺术。“我去国外的时候开始很迷茫,有心要研究中美广告文化比较的问题。后来发现傻,有差异的事物纯做理论研究有什么意义呢?然后在大街上走、进出美术馆和画廊……看见女人精彩、艺术有趣,于是自然而然就过渡到艺术上来了。我骨子里是行动主义者,愿意体验冒险,解决问题。”

  路永远在脚下

  不停地迂回,但是,路在何方?

  路永远在脚下。回国后李文子工作的798长征画廊和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展览部,又是两个进入艺术圈的高平台。李文子谦虚,说是运气好,并感恩道:“人生路口遭遇选择的时候总有天时。我去798是偶然,非典来了我去世纪坛又是必然。这两个平台都是独一无二的,一个是国际氛围的民营自发艺术社区,另一个是国家体制的官办艺术馆。两种经历对于我了解中国当代艺术有十分大的帮助。”

  蛹子破茧出蝴蝶

  为什么在经历了如此多迂回后,最终选择勇敢地脱离出来,单独经营一家画廊?而且是国内首家女性画廊?这也许是很多人的疑惑。

  对于此前,李文子无怨无悔:爱好艺术是天然的,多年职业的变换都只为这一刻艺术的灿烂:法律让她理性;经济使她从容;而复合媒体的经验,则教会她如何面对大众,实现有效传播。

  对于此后,李文子有自己的从容考虑:女性画廊的定位是我比较深思后的结果,她的必要性和意义日后可以看出来。

  我在出国之前,我是做法律顾问和投资管理和媒体的工作,我有一门功课是女性研究。我是从2000年接触到西方女性艺术,然后又开始了解我们自己的。中国的女性艺术比西方晚了20年,这个历程是从90年代中期到现在,10年左右的时间,但是我们差不多走了西方女性30年的道路。我01年回国之后接触的是当代艺术的圈子,感同身受的是,很多的女艺术家才华横溢,很优秀。但是在这么一个当代艺术的圈子里面,在目前社会还是男性主流话语较多的时候,中国女性很少展览机会。所以我希望搭建和打造一个平台,给国内优秀的女艺术家一个机会,就是说能够让她们有展览可以参加,能够让她们创作的艺术作品可以卖出来,我愿意做她们的代理人,我希望把她们推到台前,希望帮助她们。这是我最真实的想法。

  李文子的“她”理论

  美不仅来自于她的容貌,更来自于她坚韧博爱的宽广胸襟。对于女性,对于女性画廊,李文子想说三句话:第一句,不管你是什么行业类型,或者身份的女人,我觉得女人最美的地方就是你的女人特质,请保持你们身上女人的特质。第二句,女人之间的友谊其实很伟大。三十岁以前我们可能意识不到,但是三十岁以后我们会意识到,女朋友是大家相互支撑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请珍视和爱护你身边的女朋友们。第三句,艺术是人类的风景,女人也是这个社会的风景,我相信女人和艺术的搭配是这个上最美的风景。

  李文子并不是女权主义,我更愿意用具有女性省思能力来描述她。

  一个有智慧有慈悲心的女人,并不是要与男人世界争夺话语空间。不是对抗,而是交流,是平等。男人和女人是伙伴也是朋友,是这样一种关系。

  结语

  对四分之三画廊的期许是什么?

  江湖成败气息存。我希望她活下来,活得好,我会跟她同在。

(责任编辑:张桂森)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