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讲堂3382期】夏更起:珐琅工艺在中国的发展
2017-08-25 08:41:40 樊玮
主讲人介绍:
夏更起:中国世家鉴定收藏网著名鉴定专家、博宝艺术网杂项鉴定专家、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鉴博艺苑收藏品鉴定委员会委员。
夏更起
导语:
珐琅器最早诞生于希腊,希腊普鲁斯岛出土的公元前12世纪的六枚戒指和双鹰权杖首,被公认为最原始的掐丝珐琅。在12世纪,掐丝珐琅器由阿拉伯地区直接或间接传入我国。事实上,阿拉伯地区的掐丝珐琅传入我国,应分为两个阶段:先是由彼地制作的掐丝珐琅器,经由东西贸易的兴起,随着一般番货传入我国;而后又由于蒙古人统治欧亚大陆,建立大元帝国,由于人种的迁徙与文化技艺频繁的交流,掐丝珐琅的制作技巧随着西方艺人传入我国。明初,掐丝珐琅已经被某阶层的人士使用,到了景泰年间,珐琅工艺臻于鼎盛。
主题:掐丝珐琅宫廷艺术赏析
第一部分:珐琅工艺在中国的发展
夏更起:我先从珐琅工艺的引进讲起,珐琅工艺发源地应该在西亚或者是再北一点就是希腊。目前说最早的掐丝珐琅是公元前12世纪就是3200多年,出土在希腊的一个小岛,希腊1000多个小岛,在南边一个小岛叫做普鲁斯,出土的什么东西呢?一个权杖的头,是一个双鹰,另外还有六个字,醉倒的倒。后来我们收集到的出土的或者是传世的,有埃及的,有伊朗的,有叙利亚一带的,我们收集到的都是千年以上的。
那么什么时候传到中国?因为没有直接的记载,从其他零散的记载历史背景去推测,说法不一。除了大的历史背景来说,从唐宋元都有可能,唐代长安的西市就有大批的阿拉伯人,而且还有阿拉伯人在唐朝的宫廷里边做官,这个完全可以引进。宋代主要是南宋,通过海上贸易通道来了大批的阿拉伯人,大概有一千多户,就常住下来了,他们那个大清真寺非常大,通过那个图腾传来了石刻。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元代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
元代可能性更大了,一个是成吉思汗打到阿拉伯的时候俘虏了大批的工匠,放到上林,就是现在外蒙古一个城市。后边还有一个机会就是忽必烈打下云南以后,因他的防务和生活需要,那会儿比打下北京早30多年,他调了1000多阿拉伯人到云南为他服务,所以这也可能是一个机会。后边的就更直接了,30多年后打下北京,在北京建都,他宫廷里边的总管,管理宫廷事务的总管就是阿拉伯人,而他一家子三口,他的两个儿子也都在做官,所以这个时候传承来也很有可能,但是这个时代背景是这样子,但是查文献,这阶段都没有直接的记载。所以什么时候传入中国争论比较多,但是元代已经传进没有争议,有实物,所以我们现在讲掐丝珐琅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就从元代开始讲。
另外关于唐代传进来的说法没有直接记载,但是两项实物需要说一下。一个是青海出过一个唐代墓,里边有四片方形的佩饰,中间是玻璃纸,纯白的,珐一般很少纯白的。是唐代的,但是是哪国造的,杨伯达先生出《珐琅图录》把它放到唐代,但是现在有争议,到底是从波斯哪儿来的不知道。
第二件是日本正仓院存着一个珐琅镜,造型、纹饰,唐代的没问题。但是好多篇文章,各说各的道理,有的说中国造,有的说阿拉伯造,通过中国传到日本的,没有结论。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晚期掐丝珐琅鸳鸯形香熏
二十多年前我正好到日本去,因为我知道这个珐琅镜我就专门去看了一趟,我一看就感觉吃一惊,为什么?轻,是银胎的,珐琅工艺的创始都是红铜打胎上釉,黄铜是收缩率不一样不能上釉,它是银的,第一次见银胎的珐琅。再一看它是低温釉,低温釉我们现在看到的实物只有清代以后才有。它那个是低温釉,我估计大约500、600度,不会像800多度,达不到。所以更迷糊了。因为历史上没有这个,明代以前,清代以前没有银胎珐琅,它是银胎,看了以后更疑惑了。大家知道就行了,有这么两个,争论不休的唐代珐琅。
(责任编辑:樊玮)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