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志趣相投的金陵八家

2017-08-31 10:40:09 文/杨金仙(杭州文物有限公司副研究员)

  明末清初,在南京地区聚集了一批画家,他们遁迹山林,以诗画相酬唱,虽画风不同,但志趣相近,并且多以南京一带的山林风光为题材,画史上称为“金陵八家”。龚贤为八家之首,成就最大。

  龚贤,又名岂贤,字半千、野遗,号柴丈人、半亩,江苏昆山人,晚年隐居南京清凉山扫叶楼。他画山水注重写生,布置丘壑追求奇而安的境界,达到“奇”与“安”及实境与幻境的统一。他在用墨上很有特色,有别于当时“四王”的淡墨渲染。他继承和发展了宋人的“积墨法”,画山石中锋运笔,一次勾出轮廓,然后积染、皴擦,先干后湿,“一遍点,二遍加,三遍皴……待干又加浓点,又加淡点一道,连总数是为七遍。”(《柴丈画说》),这样,轮廓线与皴染浑然一体,层次分明,雄浑厚重。树木也是用层层烘染的墨法,湿润、浓郁,在用墨时,还注意黑白、虚实的对比,强调明暗层次,可谓匠心独运,在山水画上别开生面。

  “金陵八家”的其余七家是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他们的名望虽不及龚贤,但也各有造诣。

  樊圻,字会公,他用笔工细,皴法细密,劲秀清雅。高岑,字蔚生,山水有粗、细两种面貌。邹喆,字方鲁,多用粗笔勾斫,山石凝重,景色壮阔。吴宏,字远度,号西江外史,他的画风在七家中最粗放。叶欣,字荣木,山水画长于布局,用笔轻细,墨色清淡。胡慥,字石公,山水苍茫浑厚,花鸟比较工整,具宋人之法。谢荪,字缃酉,山水用笔细秀,山势奇险,花卉受陆治影响。

  八家虽非同一画风,但同是明代遗民,他们隐居不仕,洁身自好,钻研艺术,为后人留下了大笔文化遗产。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王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