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快讯】王海川:当“缝纫机、雨伞邂逅于手术台”
2017-09-02 20:26:00 谢媛
王海川(右)与本次展览策展人康学儒(左)
艺术家王海川个展“缝纫机、雨伞邂逅于手术台”于9月2日起在艺术+上海画廊展出。
本次展出作品种类丰富,主要以绘画作品为主,王海川在形形色色的媒材上作画,其中不仅有寻常的画布,稀有的藏纸,甚至还包括木箱和木窗框。
王海川个展“缝纫机、雨伞邂逅于手术台”艺术+上海画廊现场
王海川,1968年生于中国吉林省,现生活工作在北京和重庆。1997年毕业于四川 美术学院油画系,王海川曾经从事建筑和景观设计多年,是一位得到广泛认可的 视觉艺术家。 他的作品往往打破个体和社会看似和谐的表面,试图抹去现实的踪 迹,让时间的遗物取而代之。
《乌托邦Utopian》布面丙烯Acrylic on canvas180x200cm2017
《展览exhibition》藏纸丙烯Acrylic on Tibetan paper50x50cm2017
王海川的作品构思精妙、意趣横生,涵盖绘画、装置、影像、摄影 和现场艺术项目等多种形式,颠覆了艺术流派的常规表现方式,彰显不拘一格的意象,并对社会模式和个人心理进行了细致入微的体察。
《领袖leader》藏纸丙烯Acrylic on Tibetan paper120x200cm 2015
《新女性Modern women》藏纸丙烯Acrylic on Tibetan paper120x200cm 2015
十九世纪法国诗人洛特雷阿蒙(Comte de Lautréamont)在《马尔多罗之歌》 (Les Chants de Maldoror)中写有“像缝纫机和雨伞在手术台上邂逅那般美丽”的 诗句,将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相互并置,挑战了人们对现实认知的预设,经由安 德烈 布勒东(André Breton)的发现,成为了超现实主义运动的根本原则,也深深影响了王海川的构图手法和美学准则。
他将对象从日常语境中剥离出来,作为绘画元素融入到画面语言之中,形成一种独特的叙事方式。乍看之下,这些作品 犹如信手拈来的创作冲动,实际却是深思熟虑、反复推敲的成果。
王海川, Animal 动物, Acrylic on canvas 布面丙烯,150x150cm,2016
王海川, Diary 1 铜元局日记 1, 102cmx125cm, Mixed media on recycled windows 玻璃窗户综合材料, 2017
王海川的意向元素来源颇广,从高端文化到通俗文化,从具象到抽象,从自然界的五光十色到人造的建筑景观,这些片段在他的画面中呈现出最为世俗的,却兼具宗教的,乃至神圣的意味。
艺术家用自己的感官体验记录并延展着生活中的微小细节,同时反映个人的情感和记忆。他将现实、梦境和隐喻交织在画面之中,但并不沉溺于对意向元素过度描摹与发挥,而是专注于为观者讲述那源自现实却游离于现实的故事。
王海川, Perfume 4 花香四 , Acrylic on Tibetan paper 50x50cm
但徜徉在本次展览的作品海洋中,我们应如何把握欣赏的方向呢?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康学儒任职多个主流艺术杂志的主编,在他看来,王海川的作品将各种意象元素从原始语境中剥离出来,以一支妙笔将之塑造为全新的视觉结构:雨伞为什么能和缝纫机在手术台上偶遇,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能看到,它们的图像虚妄的连接在一起,组合成一幅共同的,完美的绘画。”
而王海川自己则说,在大家都习惯于传统的焦点式绘画的观画方式之后,他试图改变这一方式,所以这些看似无意义、无任何联系的图像被组合在一幅作品、甚至多幅作品自由组合之后,这种观看方式是发散性的,将观看的主动权回归观众,观者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画面进行观看。
《懒洋洋lazy》藏纸丙烯Acrylic on Tibetan paper50x50cm2017
所以如果过于纠结作品中某个单独意象的含义,而陷入苦思,会忽略了整个画作,最终只会是见木而不见林。也许,试着浅尝辄止,一知半解,这时你会蓦然发现,原 来一段奇妙的故事正在展开......
王海川,175, Mixed media on wood 木上综合材料, 2017
展览将持续至10月29日。
(责任编辑:谢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