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作品的定价依据是什么?(十四)
2017-09-05 09:43:39 裘会军
|
陶艺作品的定价依据是什么?(十四)
作者:裘会军
笔者在上篇文章中述及:“尽管我们说艺术品无价,但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有助于我们逐步摸清定价依据”。
由于迄今为止陶艺作品的定价依据并无标准,而且其错综复杂的程度胜过我们对间歇式倒焰窑热平衡的计算。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计算倒焰窑热平衡用的是实际生产的经验数据。同样的,我们运用类比法、循序渐进法和排除法,对陶艺作品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将有助于我们拨开迷雾见太阳。
为了直观比较,笔者再次将釉上彩、苏绣和刻瓷瓷板画这三件作品图示如下:
黄玉双的刻瓷作品
邵炳荣的釉上彩作品
苏州高级工艺美术师的苏绣作品
笔者曾先后两次去过贵州省博物馆,笔者的一些亲人至今仍在贵州省苗族地区生活,耳闻目睹,印象深刻。为此,笔者将从横向和纵向进行比较:
1)题材设计和图案构思的比较
苏绣作品的致命缺陷在题材设计中暴露无疑,即:苏绣作品难以表达恢宏场面。因此,这件苏绣作品的题材和图案构思范围仅限于苗族姑娘从胸部以上到头饰顶部。这是因为苏绣为纯手工刺绣,针线细密,用线仅为1-2丝,有时甚至要将一根头发丝般粗细的丝线分解成40根进行刺绣。因此,我们很难见到大规格尺寸的双面苏绣作品(一般情况下,高度和宽度都不超过60厘米)。
反观黄玉双女士的刻瓷作品,其题材和图案构思范围不仅涵盖了苗族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包括但不限于屋顶为双斜面的“吊脚楼”和宝塔式的鼓楼建筑),而且还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苗族姑娘的银质头饰、颈饰、胸饰、长命锁、手饰、衣饰、背饰、腰坠饰等。不仅如此,她还把苗族银饰“以大为美,以重为美,以多为美”的审美观切切实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在图案构思的细化比较中,黄玉双女士的刻瓷作品不仅体现了苗族姑娘服饰中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而且表现了苗族姑娘的衣服没有衣领、衣长过腰、衣袖口子既大又短,以及胸前滚边、袖口缝制银花的特点。不仅如此,为苗族姑娘所喜爱的色彩斑斓的红、黑、白、绿、黄、蓝色,在其服饰中完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更为令人叫绝的是:由于银饰是苗族姑娘的标志,而银饰中的雪花银/白银是银饰中的上品。黄玉双女士对银质头饰、颈饰、胸饰、长命锁、手饰、衣饰中白银部位的刻画,用刀不深,留下白釉,借白釉体现白银之白。如果刻掉白釉,露出胎体,再来着色,效果就差了。
笔者将在下篇文章中,继续就这三件作品进行比较。
图片来源:裘会军
编辑:久久创艺苑
(责任编辑:商业-马晓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