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保利香港秋拍 “惟墨维新”当代水墨艺术专场精品推荐

2017-09-15 12:15:32 未知

  保利香港2017秋拍将于10月3日呈现「惟墨维新——当代水墨艺术」专题,汇聚多版块水墨艺术精品。其中不仅囊括二十世纪水墨先驱吴冠中、林风眠等艺术家的重要作品,也涵盖「墨韵」版块,展现当代水墨艺术家们的探索进程,亦有香港及台湾水墨版块,从多维度尽览百年来水墨艺术向当代的迈进之路。

  吴冠中

  吴冠中三件重要作品<年华>、<墙>及<春忆>领衔本次专题,全面展现吴冠中融汇中国传统水墨与西方现代艺术的独特艺术语言。

  「要在客观物象中分析构成其美的因素,将这些形、色、虚、实、节奏等等因素抽出来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这就是抽象美的探索。」

  ——吴冠中<关于抽象美>

  吴冠中 <年华>

  68.5 x 137 cm

  设色纸本

  1993年

  展览

  「中国现代水墨画大展」,台湾省立美术馆,台北,1994年。

  出版

  1.<中国现代水墨画大展目录>,台湾省立美术馆出版,台北,1994年3月,第92页。

  2.<吴冠中作品收藏集Ⅱ>,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2003年9月,第254-255页。

  估价 HK$ 4,000,000 - 7,000,000

  作品<年华>的表现方式和色彩搭配类似西方现代抽象表现主义油画的常见形式,但是作品的材质却不是抽象表现主义常用的油画,而是传统的中国水墨,并且墨色上有丰富的变化,这正是吴冠中对古老的中国水墨加入了形式美和抽象美的更新改造,是他所开创的独特的艺术风格。整幅画面底色为淡墨的灰色,淡墨之上用浓墨表现出填满画布的茂密的枝叶,色点穿插于缝隙之间,茂密的枝叶肆意生长,光影斑驳。

  杰克森·波洛克 <鍊金术>

  1947年作

  意大利 威尼斯 佩姬·古根汉收藏

  通过对比<年华>与抽象表现主义大师波洛克的<鍊金术>,或许能更加明晰吴冠中水墨艺术的精髓与独创。 在格林伯格看来,一部现代主义绘画史就是不断地走向绘画平面性的历史。波洛克的滴彩绘画就是对柏林伯格理论的最直接表述,<鍊金术>看上去象是颜料在画布上的自觉行为,那些色彩的流动、转折,线条的律动、纵横,堪称一首视觉律动的交响乐。对比吴冠中的<年华>,他们的相似地方显而易见:抽象、点线面的交织、随性纵情的画面效果、画面没有主题也没有视觉中心焦点。不过,仔细观看两幅作品,他们的区别也正是基于它们的物质媒介和理论基础。<鍊金术>油彩和画布带来的视觉感受是明晰的轮廓线、厚重的肌理;而<年华>水墨与纸本给我们更加微妙的东方美学体验:墨色的洇染、色彩的内敛,所以我们能看到「墨分五彩」的细微变化。这种差别也正是东西方文化的异质性的体现。

  吴冠中 <荷塘>

  1997年作

  144 × 368.5 cm

  保利香港拍卖2016年秋季拍卖会

  成交价: HKD 106,200,000

  「素白的墙,诱惑画家的创作欲望,但却被爬山虎之类的藤线抢先占领了。藤由青春、中年而老年,缓缓延伸其生命之网络,网络中织进了春秋之轨迹。春之新芽,秋之残红,疏疏密密的斑点,轻击着藤线之琴弦,招惹垂柳飘摇,群燕纷飞,都入画图协奏中。」

  ——吴冠中

  吴冠中 <墙>

  68.5 x 137.5 cm

  设色纸本

  1993年

  出版

  1.<吴冠中作品收藏集Ⅱ>,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2003年9月,第248-249页。

  2.<吴冠中全集7>,湖南美术出版社,长沙,2007年,第221页。

  估价 HK$ 5,000,000 - 8,000,000

  江南水乡的白墙黛瓦,是吴冠中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主题,他用水墨与油画等多种材料在数十年间不断尝试对水乡精髓的表现。作品<墙>融合了吴冠中的艺术语言,是其这一重要题材中的精彩佳作。吴冠中在这幅画中主要探讨的是线条的表现力,线条的抽象之美。白墙上点缀着错落的黑瓦,天空中漂浮着点点云朵,极简的笔触轻巧地勾勒出了江南建筑独有的淡雅秀丽。藤蔓在白墙上张狂伸展,赋予了静止的墙以肆意的生命之力。

  <墙>局部

  怀素<自叙帖> 唐代

  28.3 x 775 cm

  台湾 台北 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线是最基础的造型元素之一,在中国传统画论中,线被艺术家们看成是最简洁、最质朴和最富于表现力的造型手段和表现形式。尤其书法艺术更是高超的线的艺术,而书法中又数草书对线条的表现力发掘得最为极致。对比<墙>与唐代书法家怀素的<自叙帖>就可以看出其中的传承,<墙>中的线条并不同于西方抽象艺术中线条,而是包含了丰富笔法的线条,从其中的飞白与停顿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吴冠中运笔的速度,转折处的微妙变化正是艺术家提按搅转笔法的体现,那一根根如同浸润的天地灵气的线条,生生不息,朝气蓬勃。<自叙帖>堪称中国草书的第一高峰,肆意潇洒,狂放不羁,乃是纯粹的线条的艺术,只不过还是受囿于字形的限制,而吴冠中所做的则是解放了线条,使其不再是形象的附庸,将中国传统的线条之美推向极致。

  彼埃·蒙德里安 <灰色的树>

  1912年作

  78 x 107 cm

  荷兰 海牙 格敏特博物馆藏

  在西方现代艺术史中也有一批艺术家执着于点线面的呈现,其中蒙德里安更赋予抽象艺术以理性与精确的设计感。他的早期作品<灰色的树>,树枝纵横交错,灰色块与黑色的线条近乎剥离了形象与形式,这幅作品预示着蒙德里安将走向纯粹的抽象。对比<灰色的树>与<墙>,很容易发现这两位艺术大师都在讨论线条的表现,蒙德里安的线条更加坚实、稳定、具有雕塑感;吴冠中的线条则更近灵动、飘逸、诗性。吴冠中并没有舍弃形象而完全走向抽象,他的抽象形式皆取自于自然形象,保持与生活「不断线」的联系,这恰是中国大写意精神文脉的延伸,是「似与不似」审美观与西方抽象理论的贯通。

  吴冠中 <周庄> 1997年作

  148 × 297 cm

  保利香港拍卖2016年春季拍卖会

  成交价: HKD 236,000,000

  吴冠中 <墙上秋色>

  1994年作

  61 × 93 cm

  北京保利拍卖2011年春季拍卖会

  成交价: HKD 14,031,891

  吴冠中 <狮子林>

  1988年作

  144 × 297 cm

  北京保利拍卖2011年秋季拍卖会

  成交价: HKD 137,395,460

  作为郭熙的后裔,我永远在探寻树的精灵。到江南写生,要赶早春,杨柳枝条已柔软,才吐新芽,体态裊娜,一派任东风梳弄的妩媚风韵,远看如披了轻纱,诗人说:柳如烟。

  ——吴冠中 <说树>

  吴冠中 <春忆>

  50 x 45.5 cm

  水墨纸本

  出版

  <吴冠中画集>,P G Publishing Pte. Ltd.,新加坡,1991年,图版63。

  估价HK$ 2,000,000 - 3,000,000

  在吴冠中的笔下,树赋予了一片土地灵魂,也极易让只身在外的游子产生发自灵魂深处的依恋与回想。除了撰文写树,吴冠中亦不知疲倦地为树画魂,从80年代的<滨海树林>、<迎客松>、<误入崂山>到90岁时的<天涯>,树成为了吴冠中最擅长、最具特色、也是最能体现其艺术理念和艺术追求的重要题材。

  <春忆>是这一题材中的精彩水墨作品,茂密的新林,在春风的抚慰下抽芽吐绿,吴冠中依托现代艺术的感受,摆脱了形的束缚,在构图和形象处理上逐渐简化,提炼绘画语言至点线面的概括,在粗细、疏密的细微变化中,林木的繁茂与叠错,真实而生动地跃然纸上;细软的枝条与新生的嫩芽随风摇曳,春意盎然。

  吴冠中 <松林>

  1987年作

  88 × 69 cm

  保利香港拍卖2017年春季拍卖会

  成交价: HKD 10,266,000

  林风眠

  林风眠被誉为「中国现代艺术之父」,他的创作如同中国现代美术与传统书画之间的分水岭,扮演着中国艺术现代化的奠基者角色。林风眠摆脱传统绘画的造型方式,将立体派的几何图形、野兽派与表现主义的主观用色方式融入创作,以色彩、线条、构图等要素透过中西艺术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糠」,力图在两方协调沟通的基础上,为现代美术史开创全新的一页。

  林风眠 <翎羽图>

  33.5 x 33.5 cm

  设色纸本

  展览

  1.「融古开今——京津绘画对话展」,天津美术馆,天津,二○一四年。

  2.「融古开今——京津绘画对话展」,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北京,二○一四年。

  估价 HK$ 150,000 - 300,000

  林风眠以简洁的线条与色块,轻松描绘出正在枝杈上歇息梳理翎毛的鸟儿。枝杈对平面的分割,突破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模式。动态的捕捉与环境的渲染,都在几笔中完成,简洁而不简单的画面,形成了静势与动势和谐统一的画面效果,为内在感受的表达留出足够空间。

  林风眠 <打渔归来>

  69.5 x 68 cm

  设色纸本

  估价 HK$ 1,000,000 - 1,500,000

  在艺术实践中,林风眠以宏观的历史视野充分审视中西方艺术,通过吸纳民间艺术并使之与西方现代艺术语言相融合,生成全新的视觉图像,从而将中国画从传统推向现代。此作品中大片墨色渲染的远山,衬托着细舟与渔人,画面一片淡然祥和。天色渐晚,渔人满载而归,停舟靠岸,在欢笑声中结束一天的劳作。林风眠以其独特艺术语言,将风景概括与浓缩。

  林风眠 <芦雁图>

  66 x 66 cm

  设色纸本

  估价 HK$ 800,000 - 1,200,000

  此幅作品是林风眠最擅长的题材之一,采用其以往贯用的正方式中景图式。画面中三两只芦雁排成一列悠闲地滑翔于广阔的湖面上,湖侧芦草的线条具有非凡的速度和韧性,表现出的中国文化含蓄、优雅、宁静、清冽、刚健的特质。以及西方推崇的希腊艺术特有的「清穆的哀伤」特质,都被林风眠以宽大的人文胸襟化为充满生机、静谧和谐、孤寂与优美的审美整体,这是林风眠的独特之处。

  关良

  关良青年时赴东洋习画,师从留学法国的日本油画家,学习油画。返国后在上海美专、上海艺专和上海艺术大学任教。他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基础上结合了西方绘画的手法,独树一帜的创造了自己的风格,创作尤以人物为多,也兼有风景作品。此次呈现多件关良作品,不仅有精彩的京剧人物创作,也有较为少见的风景作品。

  关良 <火眼金睛>

  35.5 x 43cm

  设色纸本

  估价 HK$ 50,000 - 100,000

  关良 <小判官>

  68 x 45 cm

  设色纸本

  估价HK$ 100,000 - 300,000

  关良的戏剧人物画表现出的是中国传统水墨风格,线条简约,重神似而不求形似,正如郭沫若为关良作品题词所写:「寥寥数笔,虎步鹰蹦,呼之欲出,如闻大钧。」关良本人在自述其作画心得为「造型」、「构图」、「笔墨」、「传神」、「笔势」,这正是中西方绘画大师们的美学意趣。

  关良 <水粉风景>

  36 x 27.5 cm

  设色纸本

  估价HK$ 30,000 - 50,000

  「墨韵」

  当代水墨,看其表面,是沿用水墨媒介在当代中的创作;但更确切地说,是水墨气韵在当代的延续。「墨韵」版块中,徐累、阿海、姜吉安、秦艾、谭军、彭薇、徐华翎、杭春晖、沈勤、潘汶汛、李关关、马灵丽这些艺术家的作品,都一贯的饱含着东方水墨韵味,同时探索当代艺术面貌。

  姜吉安将舞台还给物本身,让物自身说话,正如艺术家本人所言:物画一体的作品结构,包含一种非对象化的世界观,启发于中国儒、道思想传统,以「归零」和「无我」的状态进入以物观物的方法论。秦艾将生灵设置在空旷的建筑空间之中,奇异的画面如梦似幻,不知是隐喻人的走失,或是生灵的侵入。谭军的作品是其与精神世界的桥梁,他不断尝试去建立一个让「我」与自身、现实、历史或空间等关联起来的系统,并沉浸其中。对于彭薇,传统中国画中的山水、湖石、花卉是她具象的主题,用来营造写意精神下半抽象的古雅世界。沈勤将水墨空间的营造发挥到了极致,通透空灵的山水之间,了无人际,他所营造的空间是出世的,是褪去繁华后的静观自心。潘汶汛的作品远离现实,营造缥缈的神像,捕捉不被世俗所侵扰的永恒。李关关捕捉传统艺术中的宁静与淡雅。马灵丽将西方艺术灵光细腻捕捉,封存在装置作品中,双层的画面前后掩映,自成一段对话与故事。

 

  徐累 <世界观——衣>

  66 x 132 cm

  设色纸本

  2007年

  展览

  1.「个案——艺术批评中心的艺术家」, 圣之空间艺术中心, 北京, 2008年。

  2.「『秘响』徐累」,JoanB. Mirviss画廊,纽约,2010年。

  出版

  1.<东方艺术·大家>,东方艺术杂志社,郑州,2008年6月,第73页。

  2.<幻象·本质——「当代」工笔画之新方向>,安徽美术出版社,合肥,2008年4月,第21页。

  3.<个案——艺术史和艺术批评中的艺术家I I>,湖南美术出版社,长沙,2008年7月,图版。

  4.<「秘响」徐累>,龙美仙艺术,2010年,第44至45页。

  5.<徐累 XU LEI>,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2013年10月,第196-197页。

  估价 HK$ 2,000,000 - 3,000,000

  徐累在<世界观——衣>中创造了三维的幻象,营造剧场的效果,传递出一种「境」的感觉,有很强的超现实空间的磁场。<世界观>是徐累重要的系列作品,相似的场景,不同的布局与主体物件,构成了作品中的「剧场」。世界观系列展现了艺术家以对环境的观看角度,对世界的思考方式,通过对画面世界的布置与设计。呈现在平面之上的地图或月亮,是艺术家埋下的暗语,目光继续向画面深处延伸,一件礼服静静悬挂于中心。人物缺失,在空荡诡谲的剧场,作品中预设的因由,曲折,以不明朗的方式进行。

  这就是徐累所追求的「境」,「境」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作品中的地图之上散布着文字,既有来自<诗经>的 「抱衾与裯」或宋词的「綉裳五色」,还有中国历朝服饰的古称如「鞑帽」、「将巾」等,与画面中心的礼服形成对话。这是艺术家试图进行的虚与实的游戏,正如艺术家的阐述:「地图是世界的平面微缩,它对人的存在,有切实的安慰,但是,现在我想让它的归宿也成为虚无缥缈的东西,因为我也不知道,现实隐喻和文本隐喻哪个是更真实的,哪个是更可信赖的。」

  徐累<月落> 2009年作

  114 × 208 cm

  保利香港拍卖2015年春季拍卖会

  成交价: HKD 5,900,000

  「港墨历程」

  保利香港延续对香港水墨艺术的梳理与呈现,本次汇聚水墨艺术自20世界下半叶以来在香港发展各阶段的重要艺术家作品,从早期求学于日本后移居香港的丁衍庸,到兼学众家的方召麐,再至岭南画派传人何百里所创立的「何家山水」,这些艺术家的丰富艺术面貌,都是港墨历程的极佳见证。

  丁衍庸 <峡江渔情>

  97 x 44.5 cm

  设色纸本

  1977年

  展览:

  「衍艺呈新—牛君画会卅十七周年特展」,香港大会堂高座七楼,香港,2015年。

  出版:

  <衍艺呈新—牛君画会三十七周年特辑>,牛君画会,香港,2015年8月,图版6。

  估价HK$ 30,000 - 50,000

  早年求学于日本,之后活跃于大陆的丁衍庸,自1949年,在其47岁时移居香港,在中西方艺术交流与美术教育事业上都做出较大贡献。丁衍庸留学日本期间,受马蒂斯野兽派风格启发,但未满足于单统模仿、移植。他迈向于更高的立足点,寻求以中国的艺术形式来演绎出西方表现主义精神。

  方召麐  <盼归>

  70 x 43 cm

  设色纸本

  1990年

  展览

  「人间寄情——方召麐百年诞辰纪念展」,雅品艺舍,香港,2014年。

  出版

  <人间寄情——方召麐百年诞辰纪念展>,雅品艺舍,香港,2014年,第29页。

  估价 HK$ 120,000 - 200,000

  方召麐兼学众家,大器晚成。她先后师从钱松喦、赵少昂、张大千,从精巧的花鸟入手,到奔放的抽象笔墨,再回归山水创作。半个世纪的颠沛流离造就了她豪迈不拘的气度,她开始尝试打破传统的皴法,替代为大刀阔斧的笔法,以书法入画,率意描绘那些她因饱览河山而刻于心中的山川景致、风土人情。在<盼归>作品中,她将稚拙和豁达融汇贯通,将豪迈与深情尽收其中。

  何百里 <黄山晨光>

  98 × 98 cm

  设色纸本

  2017年

  估价 HK$ 800,000 – 1,200,000

  此次呈现多件何百里精彩作品,<黄山晨光>以泼墨渲染出晨光初照,在黄山的山峦间瀰漫开来的震慑之景。

  何百里作品中的山川河流按个人设想来布局,多为梦化,他统一了画面的中心,多为宋元山水,多清空,画面虚幻与「重浊」相接合,糅合泼墨、破墨、渍墨和撞色法,彩墨交融的背景有重浊的现实味,把幻想的现实、见不到的境地,用透视法、解剖学,及明暗、虚实的关系,以理想的、重意境,讲究形体阴阳、气势开合的方式表达出来。

  「水墨台湾」

  此版块囊括众多正活跃于台湾水墨艺术领域的艺术家们。台湾地区的水墨艺术对于题材的选择趋向于台湾本土性的关照,在表现形式上则更扩大了传统水墨画的媒材,加入了新的表现方法和观念。早期探索者刘国松、陈其宽对于传统水墨艺术进行扩展与融合,又有刘墉这位画法全面而独具文学意蕴的艺术家。以刘墉为代表的水墨艺术家们,用来自五湖四海的多元思潮造就了台湾现代水墨乃至台湾艺术的生机与活力。

  刘墉 <国香共和>

  45 × 63 cm

  设色绢本

  2013年

  估价 HK$ 160,000 - 180,000

  刘墉的文学创作举世闻名,所着种散文小说及文学理论作品畅销华文世界,也由于在诗文上的涵养,使他的绘画作品,境界深遂。他的水墨作品,无论山水、动物、花卉,都意境深邃,秀丽典雅,并透过画面将人引入无限的空间中,那是一片诗意的、空灵的、超越物象与时空。此件<国香共和>展现牡丹花之雍容姿态,并被附以题识点题,颇富深意。

  保利香港2017秋拍「惟墨维新——当代水墨艺术」专题本次呈现众多精品,不同版块都各具其佳,值得关注。

(责任编辑:段维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