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光影交错 一片虚无

2017-09-19 21:18:02 未知

  纽约是全球十大最嘈杂城市之一,餐厅内的嘈杂高达90多分贝,呼啸的地铁大约是100分贝,啸叫的飞机引擎是110分贝,在这样一个嘈杂的城市里,何处会是静土?

  今年,纽约所罗门·古根海姆美术馆便在这个充斥噪音的城市里打造出了也许是世界上最为安静的地方之一。古根海姆美术馆联手道格·惠勒( Doug Wheeler ),展示装置艺术“PSAD 合成沙漠三号”(PSAD Synthetic Desert III),我们对安静的定义是环境噪音在30分贝左右就可以了,而惠勒的半消音作品只有10分贝。惠勒将声音、光线与空间构成奇妙的组合,使“半消音室”内的环境噪音消减至最低水平。该装置甚至局部采用了原本只用于声学工程试验/测试的消音技术,房间里600块椎体和400块楔形体采用具有优异吸音性能的材料巴数特软质开孔结构三聚氰胺泡沫,多余的噪音会立刻被它们吸收。光线和布局的设计营造出视觉上的浩瀚感觉。在惠勒看来,“PSAD 合成沙漠三号”给人的视觉和听觉印象与他在亚利桑那北部沙漠的亲身经历十分相似,近乎死寂的环境深刻地影响了距离的视觉感受。

ItFciJra1oIgfxY6TPbgV9TgigIsS7Vbf0F9rJ3WERrN51505787436195transferflag

  艺术家道格·惠勒

  《PSAD 合成沙漠三号》展览现场

  道格·惠勒何许人也?他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南加州“光与空间”运动的先驱者,其后的詹姆斯·特瑞尔更是将“光与空间”艺术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开来,并将之哲学总结为“我们通过皮肤将光吃掉,喝掉。”人们更为熟知特瑞尔,而道格·惠勒其实也是其中之佼佼者。在惠勒的作品中,光线主宰着一切,重塑着时间和空间,观者的感知也随之在真实和虚幻、自然和人为、饱满和空虚中摇摆。

  《PSAD 合成沙漠三号》草图

  出生于1939年的道格·惠勒自孩提时代起就想成为一名飞行员,长大后他也真的成为了飞机师。在翱翔天际时,坐在驾驶舱的他有着十分有利的视野位置,时常瞥见天空让人着迷的变幻莫测而又虚无缥缈之景象。每当接近一个逐渐退去的地平线时,飞机上的人们能够快速地看到地形的变化,仿佛它是一个摆在他们面前的舞台布景,而事实上,他们的飞行轨迹勾勒出了地球的轮廓。飞行的经验和直观的视觉感受让惠勒在后来的创作中展现出一番别样的追求,通过模仿地球的旋转牵引和曲率的感觉,惠勒改变了传统的静态观看经验,打破我们固有的平衡感并制造出一种地球移动、地平线遥不可及的感觉。

  装置作品《旋转地平线》

  后来,惠勒在亚利桑那州开始了他作为画家的职业生涯。上世纪60年代早期,他在洛杉矶的乔伊纳德艺术学院学习(现为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在成为光与空间艺术家之前,惠勒是一名极简主义画家,当时在绘画和雕塑领域掀起的这项艺术运动为惠勒后来的创作奠定了厚实的基础。根据批评家、策展人约翰·科普兰斯(John Coplans)的说法,惠勒作为一名艺术家的主要目的是“重塑或改变观众看待世界的知觉。”

  装置作品《旋转地平线》

  装置作品《无限的环境》

  惠勒的首次个人展览与1968年在帕萨迪纳美术馆举行,接着陆续在ACE画廊、施梅拉画廊(Galerie Schmela)、塞尔瓦托画廊(Galleria Salvatore Ala)举行;七十年代,他参加了包括泰特美术馆、艺术和城市资源当代艺术中心、威尼斯双年展等在内的一系列重要展览。1969年,惠勒创作出的《RM 669》,展现的曲面白墙与地板和天花板浑然天成,形成虚幻的视错觉,置身其中,慢慢地一步一步向后退去,却仿佛迈向置于远壁的光的广场,观众无法把眼睛固定在任何表面,从而引起错乱虚幻的感知。

  惠勒持续创作的小型装置《装箱》系列

  光与空间运动艺术的出现背后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近者可回溯至战后东方思潮对西方艺术的影响,极简主义的出现便是这个影响下所生发的其中之一。五六十年代西方艺术在某程度上完成了一次转型,这次转型是从传统的对物体、围绕形式与风格为中心思考的关注转移到对观众经验为导向的创作方向上去。光与空间运动艺术的特点在于对感性现象的关注,如光、数量和规模,使用玻璃等材料的霓虹灯、荧光灯铸造,开发树脂和丙烯酸等新型材料,以完成创作构思。他们将最新的技术融入作品,无论是将自然光的流动,物体或环境内的人工光源的嵌入,或是使用透明、半透明或反光材料,艺术家们用光和其他感官现象使观众置身于特定的的经验体验条件下。

  “装箱”(Encasements)是惠勒持续创作的小型装置,他第一件光的装箱构思于1967-1969年间,当时他用丙烯酸和霓虹灯制作出来。在2016年将这系列进行展览时,观众可以从彼此间领略不同的发光气氛之间微妙的变化。真空成型的塑料大面板,霓虹灯沿内边缘嵌入,构建出来的作品陈列在一个没有建筑细节和环境光线的白色房间里。“…光绘画消失了,它使观众浸泡在聚集着大量颗粒的光的空间里。”

  惠勒持续创作的小型装置《装箱》系列

  2012年,惠勒加入大卫•茨维尔纳画廊时,举办了一场展览“无限的环境”(Infinity Environment),在白色、明亮无边的房间里,弯曲的墙壁和倾斜的照明减少了阴影,以此给观者一个盯着连续体的幻觉。没有视觉参考点的房间给人一种不知道多远的空间扩展感,正如标题所说的“无限的环境”,似乎无限、空间就在睫毛和鼻子前存在。这是惠勒为了实现“无限”这个概念而做出的努力,人类几千年来对这个概念的认识,至今对大多数人来说,仍然难以掌握,而惠勒愿意尝试探索,用他的光与空间,去探索这个极为深层的概念。加州大学宇宙学家和物理系主任安迪·阿尔布雷克特(Andy Albrecht)说道:“无限的环境,在艺术装置的情况里,是一种错觉,是对无穷幻想的错觉,你可以想象一个无限的空间,扔一个球出去,它不会回来那种。”

  后来,惠勒展现出一种他称之为“旋转地平线”的装置作品 (rotational horizon work),沉浸在视觉上和概念上,他以前的作品,这种身临其境的环境强调了观众对空间的物理经验,将注意集中在光的轨迹上,不知不觉地便改变了地球转动地平线。这个作品也回应了惠勒年轻时当飞行员所获得的切身体验,他把在云上的体验,传达给了每一个进入这无限空间的人。

  惠勒在十八世纪的古老建筑里创作的作品《D-N SF 12 PG VI 14》

  2014年,惠勒在参加威尼斯格拉西宫的群展“光的幻觉”时,在十八世纪的古老建筑里创作了一个令人惊艳的作品《D-N SF 12 PG VI 14》。当时惠勒用强化玻璃纤维包覆了整个空间,并在玻璃纤维背后均匀地布满了LED光源,以此组成的大型装置将观众包围在一整片无垠白光中,连地板与天花都融进平缓的白色世界了,没有了任何维度的感觉,营造出的仿佛是一片虚空,小心翼翼地步入其中,没有了任何关于虚实、尺度、距离的感觉。

  对于光、对于空间、对于感知,道格·惠勒一直致力于通过沉浸体验引发观者的心灵沉思,在他制造出的各种光与空间里,他将人们引向更为深层次的思考之中,关乎时空、关乎无限、关乎宇宙。通过完全开放自己的心灵,融入宇宙整体,观者体验着无限的可能。

  惠勒在十八世纪的古老建筑里创作的作品《D-N SF 12 PG VI 14》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刘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