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贾方舟:艺术市场问题面面观

2017-09-24 14:11:07 贾方舟

  艺术市场问题面面观

  贾方舟

  进入九十年代,中国社会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在商业浪潮的席卷下,从一个政治社会迈向了商业社会。这种社会的转型,使中国人始料不及地从一个“政治人”变成了“经济人”。商业的冲击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人的生存观念,也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曾一向以清高为荣的艺术家们,现在也大都成了商业社会的顺民。艺术不再如以往那样崇高,被视为一种无价的纯精神载体,而是降格为可以换钱的商品。于是,一些走运的艺术家受到市场经济的青睐,转眼间成了商业社会的宠儿、投机者追逐的的对象。而另一些艺术家则由于市场的兴起反倍遭冷落。他们大多是对社会和文化持批判态度的前卫艺术家。但对于多数艺术家来说,市场的兴起使作品有了出路,从而程度不同地改善了他们的生存境遇,也激活了他们的创作热情,不能不说是件好事;甚至可以说,市场的支持,是比任何其他的支持更为实在,更为持久也更靠得住的支持,包括那些反对商业倾向的艺术家在内,生存的现实也在时时提醒他们不可放弃任何一个商业机会。因此,生活在商业社会能不与商业打交道的艺术家是不存在的。问题只在于,艺术家在介入市场的过程中,如何能使自己的学术目标不受到商业操作的干扰。而国内艺术市场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又大多与此相关。现试列举如下:

  一、画廊

  画廊是艺术市场中的基本环节。艺术品如何转化为商品要靠画廊的运作,严肃的艺术家只创造艺术品而不制作商品,画廊的职能是将艺术品通过流通渠道转化为商品,而不是根据市场需要让艺术家直接生产商品。这样既毁了画家,也毁了画廊自己。因为如果画廊经营的是“行画”而不是艺术品,也就把自己降低到最低的档次。画廊的意义在于通过规范的商业运作为艺术家的成长和成功创造条件,如果画廊运作的结果不是成就艺术家,而是把他引上商业斜路从而断送了他的艺术前程,那么,画廊的意义何在就是值得怀疑的。遗憾的是我们看到许多画廊正是这么干的。不以艺术家为本,只图杀鸡取蛋的短期效益,这对于艺术市场的正常发展是极为有害的。

  二、拍卖会

  拍卖会兴起于九十年代的中国内地,曾一度成为“热点”,造成一种虚假的繁荣景象。当一件作品以令人兴叹的天价落槌时,人们不免会追问一下其中的奥妙。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下,拍出去的价格并非这件作品的真实价格,甚至与画家私下出售的价格相去甚远。这是人人皆知的“秘密”。这结果便是将拍卖会变成弄虚作假的场所,从而为某些画家行销作品大造声势提供了机会。拍卖会本来应该起到为拍品作市场定位的作用,从而成为为某一画家的价位提供参照的依凭,但人为的炒作使拍卖变得无真实可言,画价虽然上去了,但画却成了有价无市的摆设。

  三、博览会

  博览会本应是画廊业发展的结果,但中国的艺术博览会却是在画廊并未充分发展的情况下出现的。画廊的滞后与博览会的超前,其结果便是把画家推到一个十分的尴尬境地:在没有画廊出面代理的情况下,以自产自销的小农经营方式,租一个展位坐台卖画。这不仅有失一个艺术家的身份,在心理上也会给艺术家带来不良影响。严格讲,博览会应该拒绝艺术家以个人名义参展。但如果博览会组织者目的是靠出租展位赚钱,他就不会拒绝任何照付租金的参展者。这就助长了艺术家的亲自出场,变成自己作品的营销商。很难让人相信,这样的“艺术家”推销的会是艺术品。由此可知,没有画廊业的支持,博览会就是一个不健全的产物。

  四、艺术家

  在艺术市场这根链条中,艺术家处在重要位置,因为他们是艺术的创造者,市场中的一切行为,都是从他们的“造物”中生发出来,经营者、批评者、拍卖者、收藏者,无不围绕着这些被神化的“造物”。而对“造物者”,他要寻找的却不是市场,而是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眼睛盯着市场的不是艺术家,而是以艺术为职业的人。真正的艺术家永远不会认同于市场,他只有可能被市场所认同。因为对于艺术家,“市场”所意味的就是为公众所认可的审美趣味,而一流艺术家,从不迎合公众的审美趣味,他是用自己的创造去改变和引领公众趋向新的审美趣味的人。因此,他不会为市场所左右,不会向商业就范,更不会为金钱所“招安”。但对于多数艺术家,都会程度不同地接受市场的反馈,注意到市场的需要。对于艺术家,市场既是一个天仙,又是一个恶魔,它成全了艺术家,又毁灭了艺术家。因此艺术家在向市场“求爱”的同时,就不能不对市场保持高度警惕。

  五、批评家

  批评家大多是不懂经济规律,缺少商业头脑的文化理想主义者。九十年代初,一些批评家曾热衷于参与艺术市场的创建工作,但却不切实际地急于把前卫艺术推向市场,一厢情愿地将学术强加于市场,最终因操作失控不得不放弃初衷。批评家与投资者常因相互求爱而结合,又因同床异梦不欢而散。批评家在稳定市场秩序、给画家以学术定位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他们又常常扮演着“市场天敌”的角色。他们对于多数在商业上得宠的艺术家都不屑一顾。像陈逸飞、丁绍光这样在商业上获得巨大认可,可以说,在国内至今尚无一位重要批评家对他们的艺术作过正面评论。也许是批评家的偏执,但他们保持沉默也并非没有道理,那就是这些艺术家的艺术太顾及公众的趣味。由于批评家总是本能地关注那些独辟蹊径的和具有艺术史意义的艺术家,因而对于那些迎合公众趣味的商业倾向(不管它取得如何的成功)均不以为然。因为在他们来看,一个艺术家一旦为市场所趋,他所具有的开创意义也就不复存在。因为市场所需要的,就是不断重复他自己。虽然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任何艺术行为都难以避开商业的浸染,但真正的艺术创造的原始趋动力却绝对是非功利的。因此,就这个意义看,批评家永远不会成为市场的同路人。批评家虽然也非常希望那些精神漂泊、生活也处于流浪状态的前卫艺术家能够在经济上得以改善,但是他们不愿目睹这些艺术家真有一天变成市场的猎获对象。艺术家的生存状态一旦改变,由这状态所滋生的艺术还能否保持原有色彩,乃是一个未知数。但就批评家个人而言,他们也同样存在一种为市场所猎获的可能性。批评家一旦成为市场这根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还能否葆有一个批评家应有的冷峻和尊严,同样是一个未知数。

  六、收藏家

  收藏家是为艺术品提供归宿的人。收藏家的第一天性是爱艺术。真正的收藏家是保存人类文化的功臣,他的行为是非功利的。但在艺术市场中,作为买方的收藏家却可能是出于不同的目的:附庸风雅、作为财富的积累,作为投资的一种选择抑或是为了转手大捞一把,等等不一而足。但严格意义的收藏行为不是投机。收藏家作为艺术市场链条的终端环节,是推动市场发展的关键部分。正是收藏,支持着市场的正常运转。画廊业的举步维艰,就是没有一个庞大的收藏家族群作为它的后盾。就这个意义看,画廊业能否发展,关键在于收藏族群的规模和实力。而艺术能否通过市场的正常运转得以发展,关键在收藏家能否关注当代艺术。而收藏家能否关注当代艺术,关键又在他是否有足够的判断力和预见性。而就目前看,中国的收藏家族群还没有真正形成,更没有划时代的大收藏家出现。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还有赖于一个有经济实力又有远见的收藏群体的出现,寄生在外国收藏家肌体上,中国的艺术市场就难以健康地发展。

  从对以上几个方面——不妨归纳为一廊(画廊)、两会(拍卖会、博览会)、三家(画家、批评家、收藏家)问题的分析不难看出,中国的艺术市场还没有进入一种有序的发展状态,或者说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正常的市场秩序还没有建立起来,许多环节对市场经济这个“环境”还不适应,因而不能严格按照商业规则办事。而中国当代艺术能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正常发展,正有待这些问题的逐步解决。

  (原载《荣宝斋》2000年第3期)

(责任编辑:张桂森)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