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赏析董源作品《夏景山口待渡图》

2017-09-24 14:03:50 默慈

  《夏景山口待渡图》为中国山水画鼻祖之一、五代南唐画家董源所画。董源(?—约962年),源—作元,字叔达,江西钟陵(今江西进贤)人,自称“江南人”。南唐李璟在位时曾为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南唐亡后入宋。画史载,董氏善山水人物、云龙、牛虎,无所不能,尤以山水画最为著名,开创南派山水。其画风对元明山水画产生重大影响。存世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夏山图》、《溪岸图》等。

  《夏景山口待渡图》曾入南宋内府、元内府,后相继为明代项元汴,清代耿昭忠、索额图和清内府收藏,民初被末代皇帝溥仪挟逃出宫,今藏辽宁省博物馆,流传有序。明代董其昌在此卷的引首题:“董北苑夏景山口待渡图真迹。”元代柯九思在卷后题:“右董元夏景山口待渡图真迹,冈峦清润,林木秀润,渔翁游客出没于其间,有自得之意。真神品也。”

  董源的山水画产生于对李思训、王维山水画图式、技巧的修正改造,同时又加入江南真山真水的启示,可以说《夏景山口待渡图》是董源江南风格典型作品。图中坡陀起伏,山势绵长,水汽若蒸,植被丰茂。起首处水面浩渺,远景中似有扁舟翩翩点点,稍近处渔船细节详实,渔人作业悠闲;中景山势重叠,洲渚“蟵洄”错落,林木疏朗温润,披麻皴出来的苔点蒙茸其上,为形似犬牙的峻峭群山铺上温情的植被,又有竹丛杂处隐见,茅屋房舍掩映,若有人烟;卷末渡船将来,汀岸官客招手待渡,点出主题。全图构思精细,设色雅淡,山形朦胧,整个景象如米芾所言“峰峦出没,云雾显晦……溪桥渔浦,洲渚掩映,一片江南”。此外,画面以平远取势构图,不以奇峭高远称胜,在幽深浑朴的真实里“得山川之神气”。

  尝有人言:中国山水画中若无活物,也就罢了,若有活物,则那可活动之物,形制虽小却往往为点题之处。《夏景山口待渡图》遵循这一贯律,却也有着著画之人的独特视角:画中被浩淼烟水萦绕的蜿蜒洲渚,似与世隔绝的桃源仙境,其间渔人撒网,农人耕作,也悠然得其乐,但他们都不是画中主题,唯有卷末似乎来自于另一个世界、着青冠红衣的官客,却成了著画者心灵的寄托:他欣赏这里,所以他乘船来到这里,可似乎还有尘世中未完成的事需要他匆忙乘船离开这里——山水茫茫,他将要远行去哪里?他是否还会回来?这江南的山水是他行旅的起点,还是他漂泊最终归来的故乡,抑或是他在尘世纷杂中心灵的皈依?而这散落的人烟点点,在这茫茫宇宙山林间哪一个不是人生若寄?卷末,留于观者多少遐思……

(责任编辑:王林娇)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