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快讯】李华弌:将当代意识注入中国文脉的“当代水墨”方式

2017-09-27 02:19:05 裴刚 

参加开幕式的嘉宾合影

  2017年9月27日,李华弌个人作品展“纸‧醉‧金‧ 迷”在苏州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共展出十八件水墨山水作品。此展对于李华弌来说并非回顾,而是表态,是他数十年艺术认知的呈现。展览作品精中选精,呈现李华弌各时期代表作品,涵盖了颇具代表性的 “经典山水系列”、“水系列”、“重屏装置系列”,以及近年最新创作的“金屏风系列”作品,使观者能深刻了解他近15年的艺术发展。本次展览由苏州博物馆主办,香港江苏社团总会协办,香港季丰轩提供支持,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策划。参加开幕式的嘉宾有:策展人、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苏州博物馆馆长陈瑞近,香港江苏社团总会会长唐英年,香港上海商业银行行政总裁郭锡志,季丰轩创办人及主持人季玉年,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尹吉男,艺术家李华弌,梁志天设计师有限公司创始人梁志天,关永权照明设计有限公司创办人关永权等以及众多收藏家朋友们。

苏州博物馆馆长陈瑞近在开幕式上致词

香港江苏社团总会会长唐英年在开幕式上致词

香港上海商业银行行政总裁郭锡志在开幕式上致词

季丰轩创办人及主持人季玉年在开幕式上致词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尹吉男在开幕式上致词

艺术家李华弌在开幕式上致词

展览开幕式现场

  展览的主题“纸 ‧ 醉 ‧ 金 ‧ 迷”此四字表像上的华丽,而每字点开,绵延的音韵隐喻着艺术家藏在灿烂背后的深层表述与当代意识。纸,为画之本;醉,为画之魂;金,为画之貌;迷,为画之情。画本就是让纸醉,令金迷的,这恰成了一个脱俗的过程。更有苏州园林的精致优雅,非是脱离尘世的寂寥,而是将一树、一水、一屋为人所用,故而所有回环曲折中流露的是极具人味儿的脱俗。李华弌敢于在此处戏嚯,也正因为他作品中疏离与寄情互文的力量。在艺术家李华弌看来自己的作品在这里举办展览是非常贴切的。

展览现场

  进入展厅,左首以松、柏、丘壑等碑性山川为主的“硬”因素,对应右首展厅为云气、大水为主要表现的“软”因素,而两个对应的因素都有“重屏装置”的呈现,‘重屏’是两层画作的重叠,后面是一幅或纵或横的通景,前面一幅重叠前置的是从‘通景’中拉近聚焦的精细局部可以细致观察,“这样的方式,从远处看可以形成完整的大作品,很有视觉的冲击力,又为想近看沉思,提供了静下来聚焦仔细观赏的方式。”李华弌对雅昌艺术网说,这样的方式是从古人与当代人观看的变化而进行的创造。继续向内走,就走到了“金屏风系列”,由于利用了日本金的视觉张力,使作品极具视觉的冲击力,这是极具当代意识与体验关怀的艺术思考。纵观李华弌屏风作品,其用笔精微表象之下的艺术思考。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尹吉男教授对雅昌艺术网说:“这个展览的主题,有‘金得松柏而迷,纸得山川而醉’的意境。面对全球化的背景,中国的当代艺术家要打通古与今,中与外的四层关系。对应中国也就是‘写实和写意,对于西方来讲‘具象与抽象’,要打通这四个关系,这也是李华弌先生的贡献。”

艺术家李华弌在展览现场

  今年已经69岁的李华弌,1948年生于上海。六岁师从海上画派晚期着名画家王一亭之子王季眉学习水墨。十六岁时,跟随比利时皇家艺术学院毕业生张充仁学习西方艺术。1982年,李华弌移居美国旧金山,于旧金山艺术学院攻读美国战后艺术,两年后获艺术硕士学位。上溯李成、范宽、郭熙,李华弌自九十年代初确立独有的水墨风格,其作品多为世界重要美术馆收藏,包括英国大英博物馆、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美国布鲁克林博物馆、美国克里夫兰美术馆、美国檀香山艺术博物馆、美国哈佛艺术博物馆、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香港M+博物馆以及香港艺术馆。

艺术家李华弌(左三)在展览现场与嘉宾合影

策展人、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右)与艺术家朱哲琴(左)在展览现场

季丰轩创办人及主持人季玉年(左)与蘇富比中国艺术部副主席龙美仙(右)在展览现场

  策展人、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认为:“李华弌,一位游走于古、今东西的艺术家。他早年师从海上名家王一亭之子季眉,又得留法雕塑、水彩大张充仁教诲初入艺苑即得东西一炉。跨越中国文革离乱漫漫十载,于上世纪80 年代求学美国,领略西方艺术之纷繁。见多识广恐怕是李华弌先生的底色。‘游走’并不可怕,怕的是很多人迷失在其中。或许,因为他‘华弌’二字, ‘弌’与「壹”同义 ,天然中便有 天然中便有 一 份守护之意,故而坚中华一脉的精神在他身上反成了件很自然的事情。在创作上,李华弌先生经过一段实验性探索之后,逐渐觅得自己的艺术语言,将当代意识注入中国文脉,方成一格,上世纪90年代即获得广泛的赞誉。近年,李华弌的作品更强化了古人所未能表达的奇景与前人未能全然解决的中国艺术当代意识之矛盾,建构着自己艺术空间。即将在苏州博物馆展出‘经典山水系列’、‘重屏装置系列’以及‘金屏风系列’即在彰显着他新的探索。”

  李华弌的作品初观古意弥漫,远接北宋绘画之大观气韵,彷佛非今人所为。细读则会探得他在理性地摆脱当代艺术积习中的藩篱,以东方精神中的不变应对万变。其画取势豪迈,又一丝不苟;用笔精微的表像之下,有任意挥洒的潜流涌动;传习古法之严肃中不失大胆的实验。他甚至无痕地勾连了传统与前卫,在其作品中产生出合力,的确是生面别开。

李华弌个人作品展座谈会现场

  在展览开幕当天的下午,举行了李华弌个人作品展的座谈,座谈会由此次展览的策展人、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主持,参加座谈的批评家学者有: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尹吉男教授、广州美术学院李公明教授、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杨小彦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王端廷教授以及李华弌的亲朋等等展开对其水墨艺术的探讨。

  首先发言的杨小彦教授,从岭南画派与江浙文人画的比较出发,去观察李华弌水墨山水形成的背景,进而提出李华弌“直追宋画心怀千古,还转向当代”的水墨意境和精神追求。李公明教授认为,李华弌的艺术实践是既有功力又有虔诚的艺术家,从“中国性”的概念,引申到艺术家的“回到高古”的精神追求,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与尊严等等问题提供了支撑的途径。

  王端廷教授提出李华弌山水作品的创作方式有别于古人有“高士、隐者”的山水,而是一个超现实的“幻想山水”,又保留了传统山水绘画中的优雅与宁静,不同于当代艺术的激进方式,并对传统有很大的改造。

  尹吉男教授从李华弌生活的背景和对古代山水的视觉经验出发,分析了李华弌艺术的精神尺度。并从历史中江浙吴门与文人画资源的关系,对照中国文人画发展的脉络变化,阐述了与当代中国水墨的影响和关联。

  从季丰轩画廊创始人季玉年的介绍中获悉,本次展览更邀请两位亚洲着名之专家,梁志天设计师有限公司 (SLD) 及关永权照明设计公司 (TKLC) 对展览空间及灯光布局进行再次营造,力求与贝聿铭先生所设计的苏州博物馆,这样一处经典的现代园林相辉映,从而达到作品、展览、空间与观者的合一。

  据悉,将展至12月17日,此次展览展期3个月,并即将迎来十一黄金周,为普罗大众广泛认识李华弌的水墨世界大开方便之门。

李华弌工作场景

李华弌 翔翥 水墨、金箔地日式屏风 212 x 376cm 2017

李华弌 古柏 水墨、金箔地日式屏风 170.5 x 170.5cm  2016

李华弌 崖间苍古, 水墨设色纸本  86 x 204cm  2012

李华弌 卧雪 重屏装置、水墨设色纸本 190 x 580cm (back) 214.5 x 104.5cm 2008

李华弌 无题 水墨设色纸本 181 x 96.5cm 2015

李华弌 此山中 重屏裝置、水墨設色紙本   369 x 145cm (back) 96 x 189cm 2010

(责任编辑:裴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