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艺术不以费时长短论优劣

2017-09-28 09:19:46 未知

  刘祥亮近日在《中国文化报》上发文说,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有些人看到一幅画画得很工整细致,或构图很饱满,画了较多的东西,就认为这幅画不错;与之相反,如果看到一幅画是逸笔草草,或是构图简约,则认为是应付之作。究其原因,前者费工夫较多,后者费工夫较少。“看似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的这两句诗是形容文学的,用在国画上也很贴切。国画不是工业品,也非工艺品。它的特质决定了不能以费时长短论英雄。只要符合佳作的条件,用时再短也是好画;要是不符合佳作的要求,用时再多也是平庸之作。

  “巨制”未必能成“鸿篇”

  近日,杨宇全在《光明日报》发文说,相当一个时期以来,书画界出现了一种“贪大求长”的现象,一批批大而无当的“巨幅作品”便横空出世。而“巨大”不等于“伟大”,“巨制”未必能成“鸿篇”,作品的感染力不在大小,而在于其所蕴含的文化气息与人文内涵。其实,书画家在小幅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巧妙与灵动、精致与完美,会让观赏者感受到另一番绘画境界和艺术享受。因此,方寸之间气象万千,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小幅作品同样能够打动人心、流芳后世。

  画家的见识影响艺术格调

  著名画家杨福音近日谈起格调与见识的关系时说,一要见,二要识,见多识广,这是基本的。若有福分见到罕见的,且又能识货,那你就会知道世上的好,好到何种程度。或者哪怕是平常的事物,你选择了与自己心性相投的,也就难能可贵。这就叫有见识。一个画家,有没有见识,见识的高低深浅怎样,对于他的审美追求和艺术情趣是很有影响的。有见识的画家,他的眼光既然不一般,手就会要一步步跟上去,又有鉴赏能力,手里又拿得出真家伙,这才算完成了一个叫做画家的学养和本事。他必然真正的耐得寂寞,耐得清贫,耐得长远,耐得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样的画家,谓之有格调。

  博物馆如何应对“故宫跑”?

  张丽近日在《北京晚报》上发文说,就算是不喜欢看展览的人,大概也听说过一个词“故宫跑”。两年前“石渠宝笈特展”,大家跑的是《清明上河图》,如今牵动观众的心和腿的,是《千里江山图》。当然,从故宫的层面来说,“故宫跑”是肯定更是鞭策。该怎样针对专业观众和一般观众的需求,调剂出灵活的场次;该不该开放夜场;该不该准备一些高还原度的仿品供人近距离赏玩……希望包括故宫在内的大大小小的博物馆们都能想出更好的办法,拿出更好的服务,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王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