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设计师眼中的上海,惊艳到你了吗?

2017-09-28 11:28:42 张熠

  7月,由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等单位主办的“创意上海展”结束了在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的展出。展览集结沈浩鹏、姜庆共、赵佐良等16位上海设计师创作的近30幅主题海报。9月16日至22日,“创意上海”海报展又回到上海,在大隐精舍进行为期一周的展出。开幕当天,设计师分享会同时举行。

  设计师眼中的上海

  走进大隐精舍,数十幅有关上海的海报细致地悬挂在走廊两侧,正在买书的读者停下了脚步,边拍照,边寻找海报里的上海元素,“这是石库门、东方明珠,还有上海中心……”

  《上海高度》姜庆共。从龙华塔到国际饭店,从石库门民居到上海中心,设计师从历史、文化的角度,选择了上海地区35幢极具代表性的建筑,以其高度的变化,反映上海千年的繁荣和发展。

  《上海杂货铺》姜庆共。设计师运用手绘的形式,推介上海以手工方式制作日常生活用品的师傅,以及既实用、又环保的日常生活产品。

  平面设计师姜庆共的设计主题是“上海杂货铺”。海报是手绘风格,左上角是菜篮、勺子,右上角是洗脚盆,此外还有铁锅、东方明珠造型的塑料玩具、竹壳热水瓶、兔子灯与蒸笼、蒲扇,“都是上海市民还买得到的日常用品,还有一些上海老师傅在制作这些。”从事平面设计20多年了,姜庆共说,从一开始,自己便以设计师的身份、更以上海市民的身份,研究上海建筑、文化的历史。他的设计作品《上海字号》曾获“中国最美的书”称号。去年,新书《上海高度》出版,用电脑绘图创作了关于上海这座城市的绘本。就连他的个人工作室也取名“上海风景”,“记录城市生活的变化。”

  《魅力上海》饶正杉。浦东的陆家嘴是现代建筑的杰作,而浦西的外滩凝结着厚重的历史,一东一西承载着城市的发展。清晨日出浦东,晚霞日落浦西,画面中的彩条带来了丰富的律动,象征上海无限的活力。

  《我爱上海》赵佐良。作品以东情西韵的设计手法,诉说上海城市精神。海报画面主体犹如一条由上而下,用I♡SH连接的河流,色彩渐变艳丽。中文“我爱上海”四个字,则用黑色仿宋体与彩色水滴表现。

  高级工艺美术师、上海交大媒体与设计学院硕士生导师赵佐良出生在城隍庙,也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他的海报作品大胆直接,画面主体犹如一条由上而下、用“I ♡SH”连接的河流,奔腾不息,色彩渐变艳丽。河流两侧是中文的“我爱上海”四个字,用黑色仿宋体与彩色水滴表现。“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这造就了它‘上善若水 海纳百川’的城市文化特性。我爱上海,就是爱它的城市文化精神。”

  《上海之巅》沈浩鹏。作品以上海中心的视觉形象为主体,同时展现了上海的传统和现代风貌。在标题字体设计中,英文采用ArtDeco风格,中文采用中国印章的样式,线条与整个画面浑然一体。

  “我的作品是命题创作,名为《上海之巅》,以上海中心的造型作为主体,线条方式的处理是现代的,和卡通、动漫有点类似。但色彩上,又整体采用了青花瓷的感觉。”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设计师沈浩鹏说。高耸入云的上海中心两侧,还有金茂大厦、中华艺术宫、东方明珠等标志性建筑。右下角的“上海之巅”四字采用印章的样式,线条与整个画面浑然一体。在另一张创作于1999年的《上海爵士之夜》海报上,他提炼出宋词中有关音乐的字样,与英文的“Jazz”创造性地融为一体。“爵士是自由奔放的,和中国书法的某些特色很像。”沈浩鹏说,“海报的理念是为了体现中西文化的结合。从事设计创作以来,我一直想把中国线条和西方线条之间的关系揭示出来。”

  “缺少张贴海报的空间”

  从月份牌到宣传画,再到如今的百花齐放,上海的海报设计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赵佐良说:“上海海报的历史,可以代表中国。”沈浩鹏说,海报是平面设计综合功能的体现,色彩、字体、造型,都能在一张海报中出现,“因此设计师都偏好海报设计。”

  在沈浩鹏看来,海报是艺术与设计的结合。“我去法国的时候,参观设计师的工作室,他们的房间里,一半是设计,另一半是绘画,并且这些作品画得非常好。设计师本身也是艺术家。”他认为,在当代艺术的发展脉络下,艺术与设计的界限已经逐渐模糊了,“很多的设计,通过重复、放大、重叠,就变成了当代艺术。”

  但令人忧心的是,从世界范围来看,海报在走下坡路。“为什么呢?因为缺少一个可以张贴的地方。除了欧洲,美国、中国都没有专门张贴海报的空间。”

  前不久,经过地铁南京东路站换乘时,姜庆共看到了公益日展出的自闭症患者的绘画作品,“这种绘画的尺幅也适合海报,可以让海报展走进地铁站,走进车厢,让更多的普通市民也能看到我们的海报设计。”在他看来,“创意上海”海报展的意义在于,上海的设计师主动“走出去”,去国外办展,而以往都是设计师“被动”提交作品,让西方设计师去评选。正如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的工作人员说:“每年文化中心会举办十几次展览,但只有这次,每位参观者是一张一张地挨个去拍照。

  《上海小日子》俞同舟。画面用海派腔调的字体设计人物对话,呈现出海派文化的不断的传承和发展。作品还通过增强现实技术让平面变成三维,将2040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美好愿景呈现出来。

  《上海爵士之夜》沈浩鹏。作品试图将英文字体和中国书法相融合,表达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兼蓄。其中,中国书法内容取自于唐代白居易关于描写古代音乐的诗句。两种字体的融合,也体现了爵士乐感。

  沈浩鹏说:“对老设计师而言,最大的压力来自年轻人。设计最难的点是如何被未来接受。我们不能落伍,要追上时代。”

(责任编辑:彭菲)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