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钟泰信札拍卖看信札市场行情
2017-10-03 16:39:23 王文凯
现在,微信的流行、科技的发展使我们逐渐远离了传统交流的手段,昔时鸿燕传书的慢节奏沟通方式,也已经不能适应这个时代急躁的心情。然而,在拍卖市场中,信札市场却悄然走红。信札作为中国“朋友圈”传统的交流手段,已有千年的历史。随着学者对信札、书札艺术价值的挖掘不断深入,其收藏价值也日益上升。
中国书法史上也不乏经典的信札、书札作品,如王羲之的《丧乱帖》与陆机的《平复帖》。而就目前国内情况来看,名人信札、书札的收藏热则以近现代的名人书家、学者书信为主。
2015年12月16日的朵云轩秋拍中,“名人书札”专场惊艳亮相。在“彭城信札”“康有为书札文献”相继与藏家见面之后,前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文史馆馆员钟泰先生的330余通信札在拍场中引起轰动。其中大部分书札在此次秋拍中悉数成交,总成交价达361.1万元。钟泰先生这批信札不仅展示了其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社会名流往来的书信内容,更从中呈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学术争论事件内幕,仿佛是一匹收藏黑马奔腾而来。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朵云轩顾问承载,对这批信札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他发现,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与钟泰先生常有通信往来的人数多达100余位。钟泰先生学术造诣深厚,先后著有《中国哲学史》《荀注订补》《国学概论》《庄子发微》《春秋正言断词三传参》《顾诗笺校订》《管子侈靡篇》等。钟泰先生的“朋友圈”同样实力雄厚。不仅有马一浮、熊十力、柳诒徵、吕思勉、夏承焘等一批闻名遐迩的大师,也有李宗仁、陈铭枢、江彤侯、江朝宗、林志钧、王伯群、尹石公、岑学吕等社会名流,更有马宗霍、王焕镳、任铭善、吴恩裕、苏渊雷、吴寿彭、蒋礼鸿、陈从周、王苏宇等著名学者。
参与这批拍卖的信札里就有与钟泰先生交情甚深的熊十力的书信。熊十力年长钟泰先生三岁,其信中有云:“我不甚赞成庄子而却甚喜庄子,昔年曾想写一书,分天化、人生、治化三篇,今决不能,无此精力,惟望兄能成大著,功不必自我也。”从这可以看出熊十力的坦荡、直白。熊十力对《庄子发微》一书评价极高,曾有语“大著诚不朽之作,庄子之学,如后来有人研究,必不能忽视此书也”。在“熊十力致钟泰信札一通三页”“熊十力致钟泰信札一通四页”“熊十力致钟泰信札一通二页带封”“熊十力致钟泰一通一页及明信片二通,附许思园致熊十力信札一通”等多件拍品中,都有探讨庄子之学的内容。而且据承载考察,熊十力与钟泰先生探讨庄子之学的书信是截至目前熊十力面世的信札中最长的一通。彰显出熊十力与钟泰的学问之渊博、情谊之深厚。
2015年上海朵云轩董事长张晓敏主持的《钟泰友朋信札》专题研讨会邀请了众多学者以及上海图书馆、上海文史馆、南京大学图书馆的专家。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熊月之特别指出:钟泰的信札是研究学术、历史、文化不可多得的文史资料。这里对于学术问题的讨论是深入的、具体的。其中甚至还包括了许多在今天几乎不为人所熟知,却在当时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书信。不仅如此,这些信札鲜活地呈现出20世纪中国学人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当时的知识分子人群的方方面面,可以看到他们颠沛流离的人生,以及他们对战争的感受和对人民蒙受苦难的反思,如此珍贵的资料难能可见。现在的拍卖收藏应该引领一种风气,让这些虽被市场忽视,却极具学术价值的物件重新得到公众的关注和了解,让它们的价格与其真正的价值相匹配。拍卖市场,尤其书札市场,正在进行着一场悄无声息的收藏革命,这场革命首先就是去深度剖析挖掘信札的多维度价值。
拍卖黑马驰骋 信札市场俏红
近几年来,收藏信札十分受追捧。其实,俗话说物以稀为贵,更何况拥有丰厚学术价值的孤本信札。尤其是一些民国时期的名人学者信札,因其数量的稀少,人们对它们的收藏热情远高于从前。
民国时期仅短短30余年,名人信札产出的数量相对于其他时期较少。而且20世纪战乱仍频,一些名人信札能够流传下来实属不易。如钟泰和熊十力探讨庄子之学的有趣秘闻,既体现了二人历经沧桑后的豁达,又透露出他们博古通今的渊识。丰富的历史内涵,让这些信札收获了极高的价值认同感,更具有收藏潜力。也有藏家总结出:“信札在收藏方面的特点是集史料、文献、文学、书法、文物等多方面于一身,故而模仿较难,赝品较少,也是最考验收藏者知识水平的门类之一。再有民国是距离现在最近的,也就是现代人最能读懂的,并且其中的内容与现今社会联系最为紧密,自然受到更多的追捧。”
明清时期历时数百年,其信札传世量很大,可以说是占据了拍卖市场的半壁江山。许多信札拍卖的专场也因其数量较多而难创佳绩。当然由于基数大,这其中也不乏高价之作。比如金农的书札以无底价的形式来上拍,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最终以115万元成交。而朵云轩在信札专场的设置方面显得有序,其对于这一专场的重视程度显而易见。信札、书札市场正在借着人们怀旧情绪的升温而悄然走红。
信札的拍卖早就开始了。对名人信札的关注最早可追溯到1994年,当时在翰海的秋拍上,一册15通徐悲鸿行书信札,当时估价10万元,平均每通6000多元。可惜最后遭遇流拍。在2004年,翰海又将3通徐悲鸿的信札拍出24.2万元的价格,每通平均8万元。由于信札的价格更加亲民,收藏市场的潜力正在悄然被激发。
一般来说,信札也具有即兴笔墨的性质,且大部分名人信札、书札的价格并不高,所以信札市场的蓬勃发展是大势所趋,未来市场潜力很大,升值的空间更大。因信札的唯一性、真实性对严肃的历史有补充的作用,还有不断被挖掘的价值。随着高古信札作品的资源逐渐被开发殆尽,很多作品真假难判。这对鉴定是一个考验,对市场更是考验。2015年的股票市场红红绿绿、大起大落,但收藏市场却是在稳中求胜,从朵云轩一系列的信札、书札拍卖专场来看,信札收藏一路飘红是必然的。尤其一些民国政要、文人学者类的信札,其拍卖价格更是天价林立。2005年上海嘉泰秋拍中“古籍善本专场”中,郁达夫致王映霞的8封情书竟以34万元的价格成交。而钱钟书致吴祖光的信札,就是一张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的便笺而已。在这不到十行字的内容里,真实地记录了钱氏夫妇与吴氏夫妇的惺惺相惜。然而,这几行小字最后以2.3万元成交。在2010年的嘉德秋拍上,内容为齐白石嘱托叶恭绰将卖画所得“三百二十四圆七角”汇入他的中国银行账户的书札,以33.6万元拍出。
在北京匡时拍出的2.16亿元的“过云楼”之后,名人信札、书札便成为古籍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门类。2012年,朱自清楷书七言诗札竟以161万元成交。赵之谦的信札九通也拍得了120.75万元。同时,赵孟頫的信札十通也以299万元高价拍出。2015年1月6日的南京经典秋拍中国书画专场上,造就了中国文人手稿拍卖最高成交纪录。其中,茅盾的手稿《谈最近的短篇小说》经过44轮激烈竞价,以1050万元成交,其最终成交额更是达到了1207.5万元。而中国嘉德2015春季拍卖中的“笔墨文章——信札写本”专场则总成交额高达1507.08万元。
名人的信札、书札虽然只言片语,随着研究挖掘其价值日益凸显,也逐渐成为炙手可热的藏品。南京文投集团旗下的南京十竹斋2015秋季拍卖于12月29日举行,而最令人瞩目的是其中一批名人信札的亮相,而这其中也包括关于钱钟书的信札。
2015年12月7日,北京保利十周年秋拍“情愫东瀛——山田家藏大千遗墨”专场举槌,共呈现84件拍品。最耀眼的则是863号拍品“张大千致山田喜美子信札”以8000~9000元估价上拍,最终以70万元高价落槌,成交价更是达到了80.5万元,超过了最低估价的100倍之多。
同年12月9日上午,保利十周年秋拍“简素文渊——香书轩秘藏名人书札·下册”专场在北京四季酒店举槌,共推出635件拍品。
拍卖有风险 捡漏需谨慎
近几年来名人信札的价格则每年至少以30%的幅度攀升。一些行家认为,艺术品拍卖市场遇冷。而名人书札、信札类的拍品价格的稳步增长、后劲十足,这说明市场对于兼具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信札、书札的认识愈加深入。另外,朵云轩的相关专家还从许多特别的角度对此次信札拍卖进行了收藏价值的探讨。比如,这些信札中的书法行笔;所用笺纸也极具特色,对于喜爱收藏信笺的人来说,机会难得。信札、书札市场的走俏并不是偶然,其作为收藏品的价值不容忽视,尤其名人信札、书札极具艺术魅力,市场更是火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信札的收藏市场走红,但是收藏信札也需要慎重考量。比如,是否孤本;作者的书写水平、名气、历史地位如何;信札内容是否涉及重大历史事件或私人秘闻,等等,都要从自己的学识、修养以及专攻的收藏领域几个角度来综合考虑。
来源:中国美术报
(责任编辑:洪镁)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