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范一直:翰墨纹枰缘深厚

2017-10-16 14:10:34 范一直

  有作家在围棋高手的对局中领悟到书画之美。如“赵治勋的棋局是一丝不苟的工笔画”“武宫的棋是泼墨大写意”(南帆:《心仪武宫》)这是审美上的通感。其实,书画和围棋直接有关。满纸春心墨未干,闲敲棋子落灯花。中华传统“四艺”将琴棋书画并置,翰墨纹枰,佳缘深厚。

  围棋是传统绘画题材之一,美术史上不乏相关名作。以“烂柯”为题的,有宋郑思肖《烂柯图》、明张以宁《烂柯山图》、徐渭《王质烂柯图》等。传统人物画多有表现对弈情景的,如五代周文矩《重屏会棋图》、唐周舫《围棋绣女图》、宋人《十八学士图》、清任伯年《弈棋图》等。画题中含“棋”字的山水画虽以描摹自然景色为主,但约略有下棋情形。如晋顾恺之《水阁会棋图》、宋李唐《水庄琴棋图》、明周臣《松窗对弈图》、清陈洪绶《对弈图》等。傅抱石《水阁围棋图》,人文气息浓郁。

  历代书画家中不乏围棋爱好者,甚至有高手。明朝诗画家相礼(生卒年不详),乃明初围棋国手。史传称其能诗善画,“尤精于弈,当世无敌。”陆曙轮(1900—1980),又称柿园老人,昆山锦溪人。工诗、书、画并擅长围棋,上世纪三十年代曾代表国家迎战日本棋手。沈子丞(1904—1996),嘉兴人,号听蛙翁,别署淳然居士,潜心学向,擅长绘画,且精熟书法、围棋、诗词、画论。其著述除《历代论画名著汇编》,还有《围棋与棋话》《历代围棋名局汇编》等。

  有的书画家虽未必懂围棋,但也沾上棋缘。启功虽不下棋,但分别为“聂卫平围棋道场”和沈果孙《围棋棋理与妙手》一书题词。黄永玉曾赠世界冠军罗洗河《国手》一画。更有业余爱好围棋的书画家喜欢在纹枰上“过把瘾”。著名画家娄师白下围棋也有湖南人刚、锐、任、勇的“骡子”脾性,非要赢对手不可。“新文人画”代表人物朱新建,斋号为“下臭棋,读破书,瞎写诗,乱画画,拼命抽香烟,死活不起床,快活得一塌糊涂斋”。将“下臭棋”列在“快活得一塌糊涂”之“第一要务”,想必被木野狐所迷。朱的美人图其线条“敏感得几乎神经质”。如谁在纹枰上也身怀这种“敏感”,那无疑弈林高手。不过,与朱的名士做派形成反衬的是,齐白石题《竹院围棋图》诗:“阖群纵横万竹间,且消日月雨转闲。笑侬尤胜林和靖,除却能棋粪可担。”把下棋和挑粪并提,齐大师之“人民艺术家”情怀也。

  专业棋手对弈时大多有手持折扇的习惯,扇面一般题有名人书法。这几乎成了棋盘外的一种定式。日本棋手不乏有向书法家学书法者,而日本书法家十之八九喜欢围棋。日本书法界围棋团还曾来华访问交流。当年的“力战型”国手江铸久九段,虽已退出职业比赛,但书法水平已近专业初段。

  2015年全国智运会期间,有关方面举办了首届国际围棋艺术品拍卖会,其中不乏围棋书画。古代有关围棋的画,棋通常只是点景而非主体。近年,有一位女职业书画家兼围棋教练阚玉敏,自觉致力于围棋书画创作。围棋在其作品中成了主体对象,甚至呈现棋局的具体内容(如有关中国最早棋谱的《孙策诏吕范弈棋》图、《珍珑图》等)。其画作《开天辟地之局》,描述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聂卫平最后执黑胜藤泽秀,写下中国围棋开天辟地一页。聂棋圣见此画惊讶:“这不就是我下的那盘棋吗?”此作品被中国围棋协会主席王汝南拍下并收藏。阚女士自述:“围棋我所欲也,书画亦我所欲也。不舍围棋,亦不舍画,以围棋入画,即可得兼也。”当然,就书画艺术而言,“围棋书画”只能说是特例。

  围棋一子一字下,书画一笔一笔落,棋理和画理不乏相通处。四川花鸟画家秦天柱说:“除画画外,下棋便是我的最爱……画画和围棋这两者有许多共同的地方,围棋非常锻炼人的大局观,朋友们评价我的棋风是武宫一路的,非常喜欢大模样,有时不惜弃子,说看我的画,再看我的棋,感觉有相通的地方。” 棋分黑白,而“知白守黑”乃书画艺术之妙谛。那些若有若无、忽远忽近、时淡时浓的笔墨,如“日日新”的棋局变化,或轻灵、或厚重;或华滋、或淡涩;或宏阔、或精微;或灵动、或端凝。不知棋乎?画乎?

  (作者为浙江省安吉县委党校高级讲师)

(责任编辑:刘倩)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