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兴宁非遗技艺传承人刘可为:痴迷版画半世纪 一把刻刀绘生活

2018-06-28 15:17:37 马吉池

  浓密的枝丫布满了整块椴木板,今年74岁高龄的刘可为正手握画笔,给作品上色,乍一看,仿佛绿色的枝叶要从椴木板上蔓延出来,给人生机勃勃之感。这是兴宁版画家刘可为近期正在创作的版画作品。

  兴宁拥有“中国南方版画之乡”的美誉,版画基础良好,创作绵延不绝,人才辈出。但新世纪以来,随着印刷术的提高,兴宁版画创作日趋凋零,创作队伍逐渐萎缩,也曾出现青黄不接的态势。

  为传承这一宝贵的民间艺术形式,让兴宁版画后继有人,2007年,兴宁版画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11月,刘可为被评为梅州市第一批“非遗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三代人的执念

  一张简陋的书桌,堆放着多块椴木板,最上面的一幅是近期刘可为正在创作的作品,画着满是葱绿的树叶。房间墙壁上挂着三幅版画,一幅是刘可为的第一幅版画作品《鲁迅》,另外两幅分别是他两个儿子之作。这是刘可为位于兴宁的家。屋外能看到热闹的街道,走进刘可为的房间,却感受到了别样的宁静。

  刘可为,1943年出生于梅州兴宁,画版画至今已近50年。他是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梅州画院画家,2007年—2014年任兴宁清桢版画会会长。版画作品多次入选广东、北京、中国港澳地区还有日本等地画展,其传略和作品被收入《亚洲艺坛》等10多部典籍。

  刘可为的父亲刘泰孚是一位小学美术教师,在他不到一岁时,父亲不幸被日军炸死。兴许是受父亲遗作的影响,自幼他便喜欢上了绘画。直到上世纪70年代初,刘可为有幸参加了梅县区举办的版画培训班,得到了著名的版画家罗映球、潘行健等老师面授技艺。通过学习,刘可为对版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他决定拜罗映球为师,开始自己的版画创作之路。

  在刘可为家,记者留意到了一本《刘可为版画集》。作品装帧简朴,翻开一看,一股清新的客家山乡泥土芳香气息扑面而来。40幅作品中,多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作,既有反映鲁迅、****形象的重大题材,又有小城、山谷、街市、农家、企业厂矿、小伙、村姑、侨眷、老妇的生活侧面,充满了浓郁的客家特色。看了刘可为的作品,曾与刘可为共事过的“老董”这样评价:“艺术家的成熟是渐进的,要达到炉火纯青境界非三五十年不可。刘先生的刀笔之花,从稚嫩到茁壮,由茁壮变硕果,时间不过一二十年。”

  兴宁版画曾有一段辉煌的历史。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新兴版画运动的第一代战士罗清桢、陈铁耕、陈卓坤、张慧、钟步卿、黄山定、邓启凡及稍后的罗映球、王立、荒烟、张运辉等著名画家,都出自兴宁。1980年,刘可为的老师罗映球先生倡导成立了兴宁市第一个版画组织清桢版画会。

  在兴宁版画开始兴盛的年代,刘可为深受版画的艺术熏陶,即使在兴宁版画没落的时期,他也从未放弃过手中的刻刀画笔。2007年,刘可为接任清桢版画会会长,当时清桢版画会存在青黄不接的现象,发展后劲不足,影响了兴宁的版画创作活动。因此,他一方面吸收一批对版画有兴趣的作者到版画会;另一方面,在兴宁市委、市政府,市文化部门的重视支持下,他多次举办了版画创作培训班。同时,注意培养青少年对版画的兴趣,在自己家里办了八期的青少年版画培训班,总共培训学员1200多人。前几年,他还协助兴宁市第一小学办起了版画特色班,对兴宁版画活动起到良好作用。

  至目前,兴宁清桢版画会共有会员逾百人,创作版画的热潮又逐渐在兴宁兴起。

  如今,已经74岁高龄的刘可为仍然坚持版画创作。受刘可为的影响,他的两个儿子刘天雄、刘练雄也热衷于版画创作,其中刘天雄还是清桢版画会会员。自2007年开始,刘可为已多次举办了与父亲刘泰孚,儿子刘天雄、刘练雄的“三代人”画展。未来,他希望儿子也能争取办个“新三代人”画展,把版画创作传承下去。

  不卖画的画家

  1970年,年仅27岁的刘可为,向当时的兴宁版画大师罗映球拜师学艺。据刘可为回忆,罗映球是一位严格的老师,他对学生有一个规矩,上门去他家拜访时,他会要求你一定要带上版画草图(构思)。

  记得有一次,刘可为带了一幅版画草图到老师罗映球家,希望他能给点指导意见。结果当天上午,罗映球看过后,并没有提意见,只是交代他刻的时候注意一点。

  直到那天晚上12时多,刘可为正在睡觉时,床头电话一响,突然接到了罗映球打来的电话。罗映球说,刚刚想起一件事要跟你说,现在不说怕忘记了。原来,罗映球发现了刘可为的版画草图中的一个欠缺之处。刘可为版画草图所构思的是元宵时节客家民居前放孔明灯的景象。罗映球认为画中孔明灯缺乏缓缓飞上天的动态之感,希望刘可为能画出那种感觉,这才半夜打了这通电话。

  对于这件事,刘可为印象深刻。那是一个冬天的晚上,天气很冷,但在听完罗映球老师的叮嘱后,他却不由得心头一暖。

  据刘可为描述,当年兴宁版画兴盛时,除了兴宁版画的领军人物——他的老师罗映球开了多处培训班外,其他大师也纷纷开设培训班。家长们纷纷鼓励孩子们学习版画,认为那是流行的趋势,是可赚钱的手艺。但到新世纪,兴宁版画创作日趋凋零,许多人觉得版画没前途,逐渐放弃,刘可为却坚持了下来,这是他的老师罗映球欣赏他的地方。在刘可为看来,版画是与金钱无关的艺术。

  近年来,刘可为的作品获得好些收藏家的青睐,希望能买到他的作品,但是都被他一一拒绝了。“我不是卖画的,我也不想卖。”刘可为说。但如果有亲朋好友开口,他还是会把自己的作品送给别人收藏。

  罗映球是目前版画实践时间最长的中国艺术家,他直到临终前几个月才肯放下刻刀。受老师的影响,刘可为在版画创作上也是情有独钟。由于常年埋头于版画创作,刘可为的脊椎有了问题,他的妻子经常劝他为身体着想,放下刻刀,但他仍然痴迷于版画的创作。儿子也只能支持他的工作,给他买了一台版画机,让他少些劳累。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蔡春伟)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