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中的声音艺术装置——仓声·品

2017-10-19 10:19:24 未知

  2017年10月15日开幕的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上,其中一件空间艺术装置作品以其独特的造型和声音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那就是《仓声·品》。

  《仓声·品》  摄影:小李贵人

  本月开幕的“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以“连接This Connection——共享未来的公共空间”为主题,其中主展览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民生码头8万吨筒仓区域,主策展人为斯坦法诺·博埃里(Stefano Boeri)、李翔宁和方振宁。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苏丹教授作为参展人之一,与知名作曲家张荐、艺术家王宁一起完成了空间声音艺术装置作品《仓声·品》的设计与制作。《仓声·品》位于民生码头8万吨筒仓中的一个内,该筒仓曾是亚洲最大的粮仓。

  主展览场地:上海浦东新区民生码头8万吨筒仓区域

  《仓声·品》从概念策划到最终成形,因为各种原因,方案几经变化,可谓一波三折。由于各种原因,《仓声·品》的展场前后变化了4次,从最初的展馆外墙最终改为仓筒内部。由于声音艺术装置展示的特殊性,空间的变化往往意味着装置外形、排列方式甚至声音本身的一系列变化。尽管困难重重,但是苏丹教授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多年的教学和从业经验拯救了作品,每一次空间变化,团队总能及时调整出更契合的作品方案,最终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第八版的方案。参展团队始终试图通过该作品,向公众展示声音在空间叙事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该作品填补公共艺术作品中声音的空白。

  大粮仓和现代化的面粉生产曾经是有声音的,生命颗粒的粉碎声终结了生命却又养育了嘈杂的社会;面粉是分子化的物质粮食,它可以塑造出千变万化的诱惑形态,最大可能得回应“饿”的呐喊,“饿”的声音才是粮仓合法性的由来。

  而在今天,储备粮食的粮仓已经被废弃,仿佛是现代社会对“饿”的嘲笑。但我们却知道,人类社会构建以来,“饿”从未消失。在今天这个物质“饱”的中国,空空如也的粮仓正在被艺术重新填充,来补偿大都市精神上的“饿”。

  方案1.0 仓筒外的作品形式

  方案2.0 仓筒外的作品形式

  方案3.0 仓筒外的作品形式

  方案4.0 仓筒内的作品形式

  方案5.0 仓筒内的作品形式

  方案6.0 仓筒内的作品形式

  方案7.0 仓筒内的作品形式

  方案8.0 仓筒内的作品形式

  在最后的两版方案中,团队在声音装置外,逐步引入了“碗”的概念。碗是中国人常见的承载粮食的器皿,是介于“饿”和“饱”之间的媒介和符号。同时碗与莲花形声音装置的结合的“碗生花”形式,也十分富于诗意。

  布展现场的碗  摄影:王宁

  布展过程图  摄影:王宁

  作品局部  摄影:王宁

  苏丹教授在检测声音装置的发声情况  摄影:王宁

  “饱”字形的声音装置矩阵  摄影:王宁

  从展场看仓筒的天花  摄影:小李贵人

  小观众  摄影:小李贵人

  作品最终被命名为《仓声·品》,既是对空间场所的说明,也是对作品声音装置属性的暗示,而众口而成的“品”不仅反映了粮仓的特性,更是人类呼喊“饿”与“饱”的发声器官。在现场,1000个莲花形太阳能发声装置与1000个形态各异的碗,在粮仓这个特殊的空间中组合形成了一个具有感染力的声场。场所的特质和食用器皿的组合打消了音乐的模糊性,它们相互引导构建出了新的寓意。

  光开启了声音的叙事,过去的粮仓被转化为一个精神食粮的发声器。苏丹教授戏称《仓声·品》是一个“吃饱了撑出来的作品”,而且,“吃饱了状态下喊出的饿,才是真的精神上的饥饿”。

  作品名称:《仓声·品》

  作者:

  苏丹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王宁 艺术家

  张荐 作曲家

(责任编辑:陈耀杰)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