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探究艺术本体 展现宇宙奥秘——张芳邨“BZ艺术”解读

2017-10-19 14:06:58 王端廷

  

  文/王端廷(著名艺术批评家)

  从一定意思上说,一部西方现代艺术史就是一部不断追寻艺术本体、深入探索万物本质的历史。从印象派开始,艺术摆脱了宗教和政治的束缚,而走上自立自主之路。正所谓“画什么”不重要、“怎样画”才是最重要的。于是后印象派、新印象派、野兽派、表现派、立体派、未来派和抽象派等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流派纷纷出笼。经由这些流派的步步推进,题材的意义被完全消解,具象因素被彻底褫夺,在抽象主义作品中,艺术变成完全独立于客观世界的自足世界。法国现代诗人阿波利奈尔(Guillaume Apollinaire)于1913年发明了“纯艺术”或“纯绘画”(Pure art / Peinture pure)概念,指出了上述各流派艺术的共同品性。他主张绘画没有文学和实用的内容,应该像植物一样纯粹。

  实际上,虽然形式主义艺术抛弃具象,强调“点线面”等形式语言本身的独立价值,但正如抽象艺术之父康定斯基(Vassily Kandinsky)所说“数是一切抽象表现的终结”,纯形式的抽象艺术仍然是有内容的,这就是生命和宇宙的本质。也就是说,形式主义兼有回归艺术本体和揭示世界本质的双重使命。应该说,形式主义艺术的纯粹性是一目了然的,而作为与形式主义完全对立的观念主义竟然也是艺术纯粹化的同盟军,可能让人不易理解。观念主义者将非形式的现成品、装置和行为作为艺术,是基于这样一个理念:既然艺术来源于人的思想,那么思想本身就是艺术。对于绝对观念主义者而言,艺术就是头脑中无形无象、不可见的思想。由此可知,不管是形式主义还是观念主义,探寻包括艺术在内的世界的本质是现代艺术各个流派的共同方向和最终目的。

  

  超现实主义艺术大师贾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曾经说过“真实仿佛躲在一层薄幕的后面,你揭去一层,却又有一层,一层又一层,真实永远隐藏在一层薄幕的后面,然而我似乎每天都更进一步。就为这个缘故,我行动起来,不停息地,似乎最后我终能把握到生命的核心。”他的这段话不仅是对他那些火柴棍般的雕塑人像的阐释,也不啻是对整个西方现代艺术发展历程的总结。

  张芳邨的艺术道路并不奇崛,像当今绝大多数中国艺术家一样,他接受过学院派写实主义绘画基本功的训练,但当他开始独立艺术创作时,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成为他追求的方向。张芳邨的第一批成熟的作品是一系列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式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这些作品尺寸大多比较大,其中一幅名为《创世记》的作品的尺幅是312x3680厘米,堪称宏幅巨制。2006年,他携这批作品在国家博物馆举办个展,随后又于2008年在德国、法国和奥地利巡回展出。虽然这批抽象表现主义绘画为张芳邨赢得了一定的声誉,但真正使他受到学术界关注的缘由是他发明的“BZ艺术”及其创作成果。

  

  张芳邨是一位对科学充满热情的艺术家,早在1997年,他就发现了“BZ反应”理论并萌生了将这种化学原理用于艺术创作的想法。所谓“BZ反应”是苏联科学家别罗索夫(Boris Pavlovich Belousov)和扎鲍廷斯基(Anatol M.Zhabotinsky)在1958年共同发现并以他们各自姓氏中首字母命名的化学反应原理。这种反应呈现的是一种“化学振荡”形态,又被称为“化学钟”。两位科学家通过试验发现,柠檬酸溶液在金属铈作为催化剂的条件下被溴酸钾氧化时可呈现在无色和淡黄色两种颜色间规则的周期震荡,就像水面上荡漾的波纹。随后,人们发现了一大批可以产生化学振荡反应现象的含溴酸盐的化学物质。由于“BZ反应”产生的结果是颜色的变化,而颜色正是绘画的媒介,因此张芳邨想到将其用于艺术创作。经过长期的摸索和试验,他最终掌握了“BZ反应”应用于艺术创作的技术,2015年他发明的“BZ艺术”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证书。

  “BZ艺术”的诞生意味着张芳邨的艺术实现了从形式探索向材料研究的转换和飞跃,这是形式主义艺术发展到极简主义之后现代艺术合乎逻辑的发展,是人类向艺术本体更进一步探究的新里程。

  

  我们知道,经过现代艺术一百多年对艺术本体的追寻,所有的形式问题都已解决。仅就抽象艺术而言,所有的色彩都被用尽,所有的几何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菱形、梯形和圆形等)都被画尽,甚至所有的色彩(从黑白灰到三原色,从光谱色到各种复合色)都被画成了单色画。由于再难创新,后来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变成了内涵空洞、彼此雷同的装饰品,以致美国艺术批评家瓦尔特·罗宾森(Walter Robinson)将这类作品称为“僵尸形式主义”(Zombie Formalism)。

  在极简主义之后,材料和物性成为艺术进一步发展的新的探索领域。事实上,20世纪70年代初在法国曾产生过一个名叫“支架-表面”(Support-Surface)的观念主义艺术流派,该流派艺术家出于反绘画的动机,分解绘画的组成元素,将画框、画布和绳索等绘画材料作为作品展示在博物馆里,表达了“绘画的物体即绘画本身”(L'object de la peinture est la peinture elle-même)这一观念。

  张芳邨的“BZ艺术”将原本作为绘画材料的颜色从服务于形式的功能中脱离出来,从塑造形象、乃至绘制“点线面”的用途中独立出来,呈现其本身的物理和化学性状,让我们领略色彩本身的神秘、奇异和美妙。这是一种独一无二而又史无前例的艺术创造。

  

  张芳邨的创作让我联想起西方现代艺术史上一个著名的颜色发明案例:法国新现实主义艺术家克莱因(Yves Klein)曾于1956年在一位名叫爱德华·亚当(Edouard Adam)的化学家的帮助下合成了一种独特的天青石蓝色,1960年他为这种颜色申请了发明专利,称为“国际克莱因蓝”(International Klein Blu,简称IKB)。他用这种蓝色创作了大量“单色画”(monochrome)。这些“单色画”不仅是克莱因的标志性作品之一,也是极简主义绘画的代表性作品。如果将“国际克莱因蓝”与张芳邨的“BZ艺术”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克莱因的蓝色仍然是形式的媒介,在他眼里,蓝色代表天空、水和空气,他甚至赋予了这种蓝色以精神性的寓意;而张芳邨的“BZ艺术”更纯粹,色彩就是色彩本身,色彩就是作品的全部。换一句话说,在“BZ艺术”作品中,色彩既是形式也是内容,色彩既是语言也是主题。

  应该说,张芳邨的“BZ艺术”是人力与天工合作的结果,他的作品中那些美妙色彩的呈现一半源于艺术家的选材和配比,一半来自造物主的魔力和神功。如果说抽象艺术是人类对宇宙内在本质的揭示,那么“BZ艺术”则是在一定程度上让宇宙内在本质自动呈现出来。从理论上说,宇宙是无限的,宇宙的本质和奥秘也是无法穷尽的,因此,就揭示宇宙本质和奥秘的方向和目标而言,“BZ艺术”还只是刚刚起步,但这是一个拥有无限未来的起点。我们相信,张芳邨将会在“BZ艺术”的探索中取得越来越丰硕的成果。

  王端廷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研究员

  2017年9月29日于北京

  

  王端廷:著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当代中国艺术评论家,西方美术史研究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外国美术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美术系教授,研究生导师。

(责任编辑:李璞)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