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专栏】 王鲁湘:史前陶器(序)——人类文明一次伟大的跳跃(上)
2017-10-25 10:31:05 王鲁湘
作者简介
王鲁湘,生于湖南,1978年进湘潭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留校, 1984年进北京大学研修中国美术史,并获哲学硕士学位。
现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香港凤凰卫视高级策划。
历任凤凰卫视《纵横中国》总策划、《世纪大讲堂》主持人、《文化大观园》总策划、主持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导,北京凤凰岭书院院长。
【雅昌专栏】 王鲁湘:史前陶器(序)——人类文明一次伟大的跳跃(下)
高润民先生积十数年之功编辑而成的《中国史前陶器》一书,在经历了诸多困难之后,即将付梓,这不仅是他个人的幸事,也是所有彩陶爱好者的幸事,当然,更是中国史前文化研究的幸事。
高先生是画家,长居兰州,职业的敏感和居地的便利,使他很早就开始接触中国西北地区出土的陶器,过眼过手的各种陶器上万件。古人云“阅千剑而后识器”,他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彩陶收藏圈中的名人和鉴定专家。很早以前他就确立了一个志愿,要编辑一本中国史前陶器的大图录,类似于百科全书,读者一册在手,就如同走进一个中国史前陶器的专题博物馆:论年代,从距今20000年到距今4000年左右,纵贯16000年;论地域,则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长城内外、东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华南地区和台湾地区,统统囊括;论形态,生活器皿、工具、礼器、乐器、人物造型、动物造型等无所不包。
对于一个民间学者来说,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要去叩开一扇扇公立博物馆的重扉,去拜访一家家重要的私人收藏者的秘室,不放过一件有代表性的陶器,不遗漏一件怪异的器形和一个奇特的纹饰。然后,他要打足精神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在数万张图片中排列组合,分门别类。光是替每件陶器进行学术命名,测量尺寸,归口文化类型,就是一件多么浩繁的工程,更何况还要给那些代表性的器物写出学术解读和美学短评。嗨!高润民,我真服了你。
对于中国史前陶器的出现机缘,分布范围,发展阶段,以及各地域各阶段陶器的工艺特点和美学风格,高润民在他的长篇前言中都做了精辟的阐述;对于中国史前陶器的史学价值,思想价值,艺术价值,他也在前言中有了宏观的论述。这些,我就不再重复和赘述。
我想特别強调的是,从玩石头到玩泥巴,是人类文明一次伟大的跳跃。人类第一次改变了自然材料的物理属性,通过水与火,让土变成了陶。人类首次进行了有高科技含量的生产。此前上百万年打击和磨制石器的劳作,与此相比,形同小儿游戏。所以,当20000年前的人类用水和出掺有砂粒的泥,捏成歪歪扭扭的罐,放到柴堆上平地堆烧,烧出凹凸不平、厚薄不匀,胎壁厚重,质地疏松的灰褐色陶罐时,第一缕人类文明的曙光,就在历史的地平线上升起了。当陶罐的致密度和坚硬度经由技术改进而进一步提高后,人类就可以用它来盛水,炊煮。饮食由茹毛饮血和简单的烧烤提升到熟食这样一个文明的新高度,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饮食结构,而且改变了人类获取蛋白质的方式,从以动物蛋白为主逐渐转向以植物蛋白为主,这才为适应炊煮谷类食物需要的定居生活和耕种农业的出现准备了条件。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小的陶器,是10000年前发生在地球上的那场伟大的农业革命的催产素。
制陶→炊煮→定居→大型聚落,复杂的社会组织开始出现,人口增加,分工趋细,文明进步加速。
不知道其他文明是如何从制陶这一行为中激发灵感从而产生各种哲思玄想的?在中国,制陶以及陶器本身,确实启迪了先哲。有一个词叫“陶钧万物”,表明先哲曾经认为造物主也是一个制陶高手,宇宙万物就是祂陶钧出来的。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把人类的起源同捏泥人这样的儿戏联系起来,大量的史前陶塑,有人物,有动物,还有人形器,在创造它们的原始观念里,活跃着一个像女娲这样的母亲形象,“创造之母”。有理由相信,史前陶器的创造者,可能以女性为主。
陶由泥土烧成,中国五行说认为土有五色。社稷坛又称“五色土”。有趣的是,中国史前陶器的陶色也是五色:灰、白、红、黑、黄。或许这是巧合,但为什么持续16000年之久的史前陶器烧制,颠来倒去,就这么五色呢?五色土的观念,到底来自于土,还是来自于陶?
先哲老子的目光,曾经久久地盯视过制陶。完了,他说:“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哲学上有和无的关系,在陶器上就能很好地表达出来。
翻阅高润民的《中国史前陶器》,我感觉我跨入的不只是一个史前中国的陶器世界,直接跨入的是一个史前世界。先人们用陶器塑绘了一个活色生香的史前世界,这个世界可视、可触、有形象,有灵魂,有浩渺的天象,有激湍的河水,有舞蹈的人类,有奔走的牛羊,有缤纷的花叶,有游弋的鱼龙。有对生殖的激情欲望,有对母亲的隆重礼赞。先人们一会儿仰望星空,对宇宙之浩渺兴无穷之浩叹;一会儿近察自身,对生育的奥妙发狂热之欣喜。对于史前人类来说,砑光过的陶器表面,是极好的书画材料,虽然洞壁与岩石也是他们书画的材料,但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不可与陶画同日而语。
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同是史前人类所为,为何洞穴壁画和岩画的题材更多趋向于写实风格,而陶器上的绘画,则更多趋向于抽象和装饰风格呢?难道是陶器本身的几何形状制约了陶画向写实风格靠近吗?还是另有原因?比如,画洞穴壁画和岩画的人多半是男人,而画彩陶的人多半可能是女人?男女性别的审美差异也许是导致这几种原始艺术产生这么大的风格差异的重要原因。或者,洞穴壁画和岩画都有重要的巫术功能,从感应巫术的角度要求写实;而陶器是实用为主的,它上头的彩绘纹饰以装饰生活家居为主。所以,对称,平衡,有序,和谐,处处可见恰到好处的比例,曲折优美的线条,繁而不乱的装饰,主从分明的图案,一切都是那么理性、优雅、平和、从容,一颗美丽的心灵,一双优雅的纤手,在风和日丽的天空下,在鸡犬相闻的村寨里,无忧无虑地画着堆在身边的陶器,然后装进窑里,点起一把窑火,在熊熊火光里,她们跳舞,唱歌。显然,制烧陶器并不是一件多么繁重艰苦的工作,反而充满创造的愉悦。陶器的生产数量也无一定计划,虽然是易碎之器,但还是供过于求,于是,多余的陶器就挖个土穴窖藏起来,以至于许多窑藏竟然从未被打开启用。几千年之后,我们一不留神挖到,艳惊天下。
我认为史前制陶绘陶者多半为女性,还有彩陶纹饰的依据。许多彩陶纹饰其实取材于织机和织物图案。如1923号的彩陶人面器口壶(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此件陶壶的纹饰中出现环形十字纹同双胜纹共处的情况。这两个纹饰都应是织机上的部件,因此壶身上另一种回形纹饰也是织物纹(马厂类型彩陶上最常见的折带回纹也是织物纹)。那么,这整件陶壶的造型就可以理解为塑造了一位当年的织女:高昂的头颅,脸上有十道美丽的面纹(不是如有人所解读的为眼泪),长长的脖颈,丰腴的身躯,身着华服,服上的纹饰与纺织有关。当年的妇女可能主要从事纺织和制陶这类高技术低体能的活儿,顺便可以照顾老人小孩和管理村寨。
《中国史前陶器》
书籍信息
此书收录的陶器来自86家博物馆和研究院、文物考古所
及近百位民间收藏家
用2700张图片、20余万字向读者呈现了
公元前18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
中华先民制作的2478件精美陶器
其中彩陶1505件、素陶973件
重点突出了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彩陶和齐家文化陶器
(责任编辑:杨晓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