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小孩与鸽子

2017-10-31 14:12:12 蒋代平

  

  小孩题材的作品,多出现在父亲晚年时的创作中,而这些创作的原始素材,要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中国美术馆收藏的蒋兆和作品中有一幅《小孩蹦蹦跳》:“伯伯叔叔不会叫,只会小手拍拍笑。等到明年春三月,青草遍地蹦蹦跳。”这是父亲第一次画小弟,那时小弟1岁了。父亲抱着他来到照相馆,给小弟单独拍了一张照片。小弟身着合体而时尚的短袖连体毛衣,脚上穿一双白色的小皮鞋,神气十足;由于头发稀少,只有头顶长着一撮儿毛,大姐拿红头绳给他梳呀梳,于是父亲就画了一个梳着朝天椎的小弟。

  1954年,父亲并不清闲,上班教学,下班画画,他一闲下来就会抱抱小弟。曾给好友白蕉写信吐露内心苦闷的他,在天真无邪的小弟那里如“拨开迷雾”一般——他重新找到了创作方向,一边逗小弟,一边画速写。他随手在一张纸片上勾画了一幅小稿,小弟在地上爬,伸出小手臂,努力向前抓着什么,这正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有趣、最可爱的动作。父亲情不自禁地要将这个动人的瞬间留在纸上。

  《小孩与鸽》就这样创作出来了(上图),父亲很得意。每次学生到家里来,他就会指着一天天长大的小弟说:“那个抓鸽子的孩子就是他。”

  从1953年小弟出生后,我就发现小后院的窗台上多了四五只鸽子,父亲常常透过客厅的后窗户来观察它们。这扇带点洋味的大玻璃后窗,使北屋的光线透亮了许多。他速写窗外的鸽子,把鸽子与小弟联系起来,为每一幅作品赋予新的主题与内涵。

  父亲说:“多少年来,我对自己的家世和童年闭口不谈,因为那太少欢乐的童年给我留下的只是痛苦的回忆。”而我们的童年是快乐的,小弟给了父亲以极大的满足与创作动力,父亲的一笔一墨,都是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

  上世纪60年代,父亲根据留下来的小弟的速写,创作了各种角度的小孩题材的作品。《东风到处果儿红》是1960年国庆节时画的,画了苹果树下的男孩,坐在地上低头在捡地上的一个苹果;1961年朱章超编辑的《蒋兆和作品选》,封面采用了《小孩与双鸽》,画了一个侧身掰脚指头的小男孩,望着前面的两只鸽子;1963年,他画了荔枝树下的侧身孩童、木瓜下的孩童、桃树下的孩童等,更多想表达一种意趣。

  1979年,父亲再度创作了《小孩与双鸽》,小孩的形象与1961年创作的那个扇面上的小孩相同。这是父亲拾起残留下来的画稿,重新进行创作的。那年他75岁,他刻了一方印章“七十有余”。尽管这是他的“丰产”年,但作品完全不是随意之笔、应酬之作。无论多大尺幅,他依旧要站在大画板前,站立着作画。他的身体很虚弱,画一会儿,便需要躺下来抽支烟。《小孩与双鸽》尺幅小,但他所花费的精力,绝对不比他的代表作《小孩与鸽》少。

  这张《小孩与双鸽》发表在《广州文艺》1981年第6期的封面上。1978年,《广州文艺》开辟了“中国画人物线描水墨技法经验随笔”专栏,编辑杨家聪邀请父亲来写一篇,没想到父亲一口气写了14000字,远远超出了编辑部4页篇幅的要求,而且有段时间,他怎么也不肯精减文章。我能理解父亲,他在表达自己的一种“渴望”:渴望和平,渴望安定,渴望重返讲堂……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雷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