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新技术将大大释放艺术创造力

2017-10-31 14:20:16 林明杰

圣佛朗西斯科教堂中乔托所画壁画拱顶

一个观众与变成自己头像的雕塑合影

  想了解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人,去意大利一定会去佛罗伦萨,但很少有旅游者去阿西西。阿西西位于佩鲁贾,是建在山上的一座中世纪古镇。那里有一座大名鼎鼎的教堂——圣弗朗西斯科教堂(也译作“圣方济各教堂”)。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发祥地。就是这座教堂斑驳的壁画,激发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兴起。

  这些13世纪的壁画出自意大利文艺复兴先驱及“欧洲绘画之父”乔托·迪邦多内之手。他的画第一次把神画得亲近了人,把人画得栩栩如生,不再像拜占庭式宗教绘画那么僵硬森严。乔托的这些带着人性温暖的绘画作品成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分水岭。

  被恩格斯称为“这是一次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从人文主义关怀入手,倡导个性解放,巨大地激发了人的创造力,改变了人类文明格局。所以说,艺术并不仅仅是风花雪月的余事,它和科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双翼。

  人类的艺术发展到今天,已是天翻地覆。就算乔托再世,恐怕也看不懂了。但探讨这个话题很容易被理解偏颇。因为当今的艺术如果乔托都能看懂,那这样的艺术就没有意义了。这就像是今天的数学,阿基米德如果都看得懂,那也没意思了一样。

  不过艺术如果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也是荒诞的,那就是只求小圈子的自我认可,而不顾公众的需求。甚至某些艺术家和理论家以被看得懂为耻、看不懂为荣。当然,如果作为艺术家个人,有让人“看不懂”的权利。即使作为一种手段故意如此,也能理解。但作为一种艺术氛围和学术语境都倾向于此时,就值得商榷了。

  在当今某些艺术权威眼里,谈艺术的人文关怀已经过时。但是,艺术如果不是人性的抒发,还能是什么呢?艺术如果连人都不关怀,还能关怀什么呢?

  从文艺复兴至今,人类艺术逐步从为小众权贵服务进步到为大众服务乃至大众共同参与。说到为大众服务,又容易有一个误解,这并不意味着大众可以左右艺术家的创作,艺术自由、学术自由仍然是艺术繁荣必不可缺的保障。但是大众有选择艺术家以及艺术作品的自由。

  甚至,新的科技手段,将使得大众拥有更多表达自己艺术主张和想法的自由。最近,美国马修·莫尔工作室在俄亥俄州哥伦布市议会中心安放了一座4.3米高、由85万盏LED灯构成的3D可变头像雕塑。作品名为《我们是》。观众可以走进雕塑背后的自拍室内,29个摄像头会拍出你头部的所有角度。你选定自己满意的影像后输入,那件巨型雕塑就会呈现出你的头像来。

  或许我们的艺术圈并不把马修·莫尔视为艺术家,只把这件作品视为新技术的玩意儿。但不要小瞧了这件作品,它可能预示着新技术时代艺术格局的一种改变趋势。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梦想,每个人心里可能也都有自己美好的景象,但大多数人缺乏表达的技术。西方现当代艺术发展至今,某种角度来看,是艺术表达手段与人类想象力磨合阶段。想象力的大爆发与技术手段的捉襟见肘,于是产生了各种千奇百怪、鱼龙混杂的形式。智能技术时代将令人类表达艺术想象力的技术手段大大提升,有可能让每个人的心中的艺术想象力都能表达出来。这将是人类创造力的一次释放。博伊斯“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口号将会成为现实。另外我们会看到,当每个过路人都能在马修的雕塑中呈现自己的头像时,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能享受到被公众观瞻的待遇,而这种待遇过去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拥有。

  当今,我们需要再次认识艺术对人的关怀,对社会的关怀,对世界的关怀。艺术正在与公众,与每个人贴得更近。意大利文艺复兴虽然过去了数百年,但艺术对人的关怀,非但没有过时,而且正在进入更加全面的普惠时代。

(责任编辑:杨晓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