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知人论艺——米芾的艺术人生概述

2017-11-01 13:00:03 未知

  米芾(1051—1108),初名黼,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襄阳(今湖北襄樊)人,迁居丹徒(今江苏镇江)。

  一、生平

  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18岁以恩补浛光尉,历任长沙掾、杭州观察推官、润州州学教授。

  元祐七年(1092)为雍丘令,多有德政。旧党失势,乞监中岳庙。

  绍圣四年(1097)为涟水军使,历江淮荆浙等路制置发运司管勾文字、蔡河拨发,迁太常博士,转权知无为军。

  崇宁五年(1106)为书画二学博士,迁礼部员外郎,故人称“米南宫”。知淮阳军卒。

  二、成就

  米芾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氏山水”。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他是“宋四书家”(苏、米、黄、蔡)之一,又首屈一指。

  著有《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宝晋英光集》、《海岳名言》等。

  三、其人

  (一)、出身低微

  神宗熙宁元年戊申(1068年),恩荫入仕为秘书省校书郎当在本年。——《米芾年谱简编》

  “以母侍宣仁皇后藩邸,恩补校书郎……。”——《全宋词》

  《京口耆旧传》、《襄阳县志》、翁方纲《米海岳年谱》等载:“黻以母侍宣仁后藩邸,恩补秘书省校书郎。”

  米芾母阎氏曾为英宗高皇后接生过,他踏入仕途也是凭借这层“藩邸旧恩”的庇荫,因此他这一被世俗视为“冗浊”的出身,一直压得他抬不起头。

  (二)、颠

  在宋代乃至整个书法史上,像米芾这样的怪异之才可谓绝无仅有。

  “冠服效唐人,风神萧散,音吐清扬,所至人聚观之。而好洁成癖,至不与人同巾器。所为谲异,时有可传笑者。无为州有巨石,状奇丑,芾见大喜曰:‘此足以当吾拜’,具衣冠拜之,呼之为兄。”——《宋史》

  1、冠异服

  “元祐间米元章居京师,被服怪异,带高詹帽,不欲置从者之手,恐为所污。既坐轿,为顶盖所碍,遂撤去,露帽而坐。”——《何氏语林》

  “冠服用唐规制,所至人聚观之。……视眉宇轩然,进趋譫如,吐音鸿畅,虽不识者亦知为米元章也。”——《蔡志》

  2、洁癖

  “米元章有潔癖,屋宇器具,時時滌之。以銀為斗,置長柄,俾奴僕執以盥手,呼為斗水。居常巾帽,少有塵,則浣之,乃加於頂。客去,必濯其坐榻。”——宋·张知甫《可书》

  “世传米芾有潔病,初未詳其然。後得芾一帖,朝靴偶為他人所持,心甚惡之,因屢洗遂損不可穿,以此得潔之理。靴且屢洗,餘可知矣。又芾方擇婿,會建康段拂,字去塵,芾擇之曰:‘既拂矣,又去塵,真吾婿也。’以女妻之。”——宋·陈鹄《西塘集耆旧续闻》

  3、石癖

  米芾喜欢石头,他放着好地方的官不做,主动要求去涟水当小官,因这地方靠近安徽灵璧。他收藏了不少灵壁石,每块都题其名目,经常把玩,终日不出。杨次公按察使,管一路司法和官吏考核,视察到涟水时,对米芾严肃地说:“朝廷将千里郡的地方交给你,你怎么能终日玩弄石头?”米芾从左袖中取出一灵壁石,嵌空玲珑,峰峦洞穴俱全,色极清润,在手中翻转抛接给杨察使看:“这石头怎么样?”杨不看。米芾将石纳入袖中,又取出一块石头,叠峰层峦,奇巧得很,杨仍不看。米芾又纳入袖中,最后取出一石,极尽天划神镂之巧,看着杨说:“这种奇石,怎么能不爱?”杨忽然开口道:“并非只有你爱,我也很喜欢它。”他即从米芾手中抢过此奇石,径直登车离去,米芾逃过考核一劫。

  又一日,米回人书,亲旧有密于窗隙窥其写至“芾再拜”,即放笔于案,整襟端下两拜。——《清波杂志》

  米芾将死之际,沐浴更衣,命人将自己抬入棺材之中,口念偈句,双手合十而终!

  米芾的颠狂有一半是对世俗的抗争,迹有一半却是哗众以取宠,因为他深知不如此则不能引起世人的注目。

  四、其书

  1、历代评价

  “特妙于翰墨,沉着飞翥,得王献之笔意。”——《宋史·米芾传》

  “余尝评米元章书如快剑斫阵,强弩射千里,所当穿彻,书家笔势亦穷于此。然似仲由未见孔子时风气耳。”——宋·黄山谷《山谷题跋》

  予尝评海岳翁书如李白醉中赋诗,虽其姿态倾倒,不拘礼法,而口中所吐,皆成五色文。——明·宋濂《宋学士文集》

  于右军得骨得髓,而面目无毫厘相似,欲脱尽右军习气,乃为善学右军。——清·王文治

  苏之点画雄劲,米之气势超动,是其长也;苏之浓耸棱侧,米之猛放骄淫,是其短也。皆缘天资虽胜,学力乃疏,手不从心,藉此掩丑。——明·项穆《书法雅言》

  米海岳软笔作书,下笔极细,钩剔极粗,放荡散漫,太无规矩,终不为佳也。——清·梁巘《承晋斋积闻录》

  米书史有定评,究其成功之处,不外有三:

  一是专心师古,取法乎上;

  二是把握传统精髓,在笔法这一关节上别有会意、重点突出、高屋建瓴,尊重了书法艺术的本体规律;

  三是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超出常人的学习毅力。

  其余如广泛的交游以开阔视野、丰富的收藏以充实学养,都为其书法艺术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2、学书历程

  米芾自述: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为集古字,盖取诸长,总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

  米芾《学书帖》释文:余初学先写壁,颜七八岁也,字至大一幅,写简不成,见柳而慕紧结,乃学柳《金刚经》。久之,知出于欧,乃学欧。久之,如印板排算,乃慕褚,而学最久。又慕段季转折肥美,八面皆全。久之,觉段全绎展《兰亭》,遂并看法帖,入晋、魏平淡,弃钟方而师师宜官,《刘宽碑》是也。篆便爱《诅楚》《石鼓文》,又悟竹简以竹聿行漆,而鼎铭妙古老焉。其书壁,以沈传师为主,小字,大不取也。

  由此可知米芾书法由楷书入手,先学颜、柳,又及欧、褚,后上溯魏晋,以《兰亭序》为宗,得“二王”书法之正脉,又于《诅楚文》《石鼓文》《刘宽碑》等得篆隶之法。

  元丰五年(1082)米芾长沙任满,从水路赴京,沿江而下,特地到黄州拜谒了已谪居三年的苏轼。这是两位大家的初次识面。

  温革云:”米元章元丰中谒东坡于黄冈,承其馀论,始专学晋人,其书大进。”

  苏氏对米书的赞语“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当与锺、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也是作于黄州雪堂。

  东坡关于世人学沈传师”如小人跳篱蓦圈脚手”的贬语似不会不对元章直陈,否则米芾恐难以震慑而幡然悔改.高人的指点,导致了米氏书风的丕变,这一转捩,可谓是元章一生中的大事。

  六、书论

  米芾论书极少涉及哲学、伦理,主要集中在形式、技巧等领域。

  1、意足我自足的书法创作观

  艺术创作中的愉快纯然是个人的愉快,就是为了这种愉快,人们才创作。

  我之所以写作,就是因为它给予我最大的艺术家的愉快。——英国·王尔德《致编辑》

  米芾寄薛绍彭信论晋帖中误用的字:

  何必识难字,辛苦效扬雄。

  自古写字人,用字或不通。

  要之皆一戏,不当问拙工。

  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

  “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片时废书也。”

  “学书须得趣,他好俱忘,乃入妙;别为一好萦之,便不工也。”

  2、提倡明白的艺术批评语言

  “历观前贤论书,征引迂远,比况奇巧,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是何等语?或遣词求工,去法逾远,无益学者,故吾所论要在入人,不为溢辞。”

  3、崇尚率真古雅的书风

  “欧、虞、褚、柳、颜,皆一笔书也。安排费工,岂能垂世。”

  “徐浩为颜真卿辟客,书韵自张颠血脉来,教颜大字促令小、小字展令大,非古也。”

  “石曼卿作佛号,都无回互转折之势,小字展令大,大字促令小,是张颠教颜真卿谬论。盖自有大小相称,且如写“太一之殿”作四窠分,岂可将“一”字肥满一窠,以对“殿”字乎!盖自有相称,大小不展促也。余尝书“天慶之觀”,“天”、“之”字皆四笔,“慶”、“觀”字多画在下,各随其相称写之,挂起气势自带过,皆如大小一般,真有飞动之势也。”

  米芾《草书帖》释文: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辄,徒成下品。张颠(癫)俗子,变乱古法。惊诸凡夫,自有识者。怀素少加平淡。稍到天成。而时代压之,不能高古。高闲而下,但可悬之酒肆。光尤可憎恶也。

  米芾书作虽涉猎广泛,诸体皆能,但以行、草书影响最大、成就最高。其传世作品较多,如

  行书《苕溪诗帖》《蜀素帖》《珊瑚帖》《研山铭》

  《彦和帖》《箧中帖》《三吴帖》《多景楼诗帖》

  《方圆庵记》《自叙帖》《乡石帖》《叔晦帖》

  《李太师帖》《张季明帖》《竹前槐后诗帖》

  行草《临沂使君帖》《伯充帖》

  草书《论草书帖》《元日帖》《吾友帖》《中秋诗帖》

  《海岱帖》等。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陈耀杰)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