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书斋追古 国家大剧院开展

2017-11-02 15:07:58 未知

由中国室内装饰协会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北京市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中国国家大剧院联合主办的《书斋·追古——中国生活艺术展》在国家大剧院东展厅展出,并于2017年10月21日,已经开始对公众开放,10月28日将正式开幕,展至11月11日。

策展人智吉(佘文涛)力图通过文化学者于丹、古琴艺术家王鹏、艺术策展人贾廷峰、设计家梁建国、设计家吕永中、文学家祝勇、传统文化推动者李亚鹏、文化学者田家青、禅修者、画家王子璇等九位当代生活艺术家与九位古代文人墨客的跨时空对话,与大家一起探讨当代中国人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如何结合现代的生活方式,使中国传统文化当代化的同时,获得安顿身心的生命状态。

古人把书房称为“书斋”,“斋”字有净化和静寂的象征,它是文人雅士“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内在体现。

近几年,“中国书房”这个名词传播广泛,反映了东方文化在当代社会的意义,以及以家庭为单位的精神文化空间“书房”对于人类心灵修复与提升的重要性。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唯一不变的是“书房因为有人才得以存在”,当我们关注空间中的每一本书、每一件器物时,仿佛会看到一位位充满品格与才情的人物,他们的心理能量让我们在这并不完美的世界中感受到生命的温暖和美的力量。

本次展览,以九间中国式书房与一间未来书房构成。

“九”在中国数字象征中有“无限”的意思。九间中国式书房各选取一位古代文人墨客的书斋号,并由一位当代生活艺术家作为主人来进行设计。呈现在空间中的书房场景,虽然没有人而又仿如有人在,是古与今跨时空的精神“对话”。

“未来”是任人畅想的,但也决定于我们生活的每个当下之中。当智能时代来临,如果一个小小芯片植入我们的脑神经中就可以让我们拥有无穷知识,那时,“书房”的意义又将产生什么转变?或者我们会追问“知识对于人的生命意识有多大的作用?”并重新站在智慧的高点审视当下的生活。

生活美学,是一个可以把人心导向良善境界的载体。我们的生活通过设计与艺术的结合,即可达到精神与物质的一体性,这也是中国传统文人精神给予我们的启示。我们将以有形的生活审美方式为载体,逐步走向浑然一体的生命本质:“当您忘记自己是生活着还是在艺术中时,才是人生最为美好的状态”。

古代主人及书斋号简介

归去来馆

东晋·陶渊明

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李白《九日登山》: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

竹里馆

唐·王维

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有“诗佛”之称的摩诘居士,所作诗画多表达山林幽寂情趣,意境高雅闲淡、超拔脱俗。苏轼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雪浪斋

宋·苏轼

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 美哉新堂成,及此秋风初。 我来适过雨。物至如娱予。雅竹真可人,霜节已专车。 老槐若无赖,风花欲填渠。 山鸦争呼号,溪蝉独清虚。寄怀劳生外,得句幽梦余。 古今正自同,岁月何必书”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

达观轩

宋·朱熹

徽州婺源(今江西省婺源)人,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达观轩的“达观”二字,取自“达人大观兮,无物不可”,是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的语句,化用自自庄子《齐物论》“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责任编辑:陈峰)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